皇帝老兒的日子有這么舒服自在么?玉皇大帝的天宮有咱這里好看么?
陳隊長天天叨叨這兩句話。
.
簽署了服裝廠的股權書,以及其他一系列文書后,孫秀月將訂單和郁與梅交給了謝高安。
對的,郁與梅聽說孫秀月要另起爐灶后,就說要跟著孫秀月走。她已離婚,又沒有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雖然父母哥哥不說什么,可是嫂子的眼神還是不一樣的。
其實郁與梅不知道的是,她父母心里也是很郁悶的,畢竟,這個時候,離婚是件不光彩的事,雖然沒有孩子,但是二婚的女人很難找到好人家了。
知道的人免不了和不知道的人嘀嘀咕咕指指戳戳的,于是知道的人就越來越多,再加上智子疑鄰,她父母后來都不怎么愿意出門。
他們只是心疼女兒,不表現出來。聽說女兒愿意跟孫廠長去鄉下,他們也舒了口氣,孫廠長是女人,而且是個能干的女人,聽說廠里的東西都是出口的。
女兒能被孫廠長看中,他們覺得挺不錯的。雖然鄉鎮廠子比不上城里的,但是,鄉下人淳樸,也許女兒可以找到合適的人家。
反正孩子的戶口是跟媽媽走,人家看在女兒城里戶口的份上也會善待女兒的,至少,不至于再欺凌女兒。
郁與梅就這樣跟著孫秀月來到了劉河灘,村里竟然有小車去車站接人!
她住在“石水日民宿”,就是孫秀月以前的家,現在改為民宿了。
劉河灘的一切都讓郁與梅大吃一驚:無論是氣派的議事樓,還是占據兩層樓的家具用品廠,居民區、加工區以及便宜到不敢相信的瓜果蔬菜雞魚肉蛋,都讓郁與梅不敢置信。
尤其是村里房屋道路,整齊干凈,沒有污水亂流,沒有蠅蚊橫飛,一個農村,竟然有下水道和污水處理設備!
村子外圍還有片樹林,樹林里有幾塊明顯是修剪過的草坪,據說是供游玩野炊玩耍的,一條曲折的小水渠,穿插其中,沿岸都是各種盛開的花花,各品種月季居多。
村外阡陌縱橫,果樹成蔭,滿樹的果子!沒看到偷果子的,只看到站在梯子上間果的,據說每棵樹只保留一定數量的果子,其余的都摘掉。而間下來的果子也并不浪費,好的運到養殖場做飼料,蟲咬蟻啃的則去漚綠肥。
而養殖場,還有屠宰場、罐頭廠、禽肉加工廠等都用樹林和村子隔了開來。不時有大卡車小卡車從廠里出來直接上平坦的柏油馬路轉到大馬路。
這哪里是什么鄉下,這就是一個小型的城鎮啊!而且是世外桃源般的城鎮。
郁與梅的心一下輕松起來。
孫秀月看著郁與梅的變化,劉河灘都安撫她受傷的心的設想成功了呢!她之前就和郁與梅說好了,等她幫謝高安那邊把機繡的機器和人弄好后就可以隨她到劉河灘居住。
至于住處,郁與梅可以選擇:住村招待所,包食宿,住民宿,吃飯要自己弄,不過有飯補,當然,她也可以選擇和孫秀月同住。
郁與梅毫不猶豫選了民宿。
郁與梅作為合作社聘請的首位外聘高級人才,在劉河灘享受的待遇還是挺不錯的。
剛好合作社召開半年全員大會,會上把郁與梅隆重的介紹給了全體村民。村民一聽說是刺繡大師,不僅會手工刺繡還會機繡,還是縣服裝廠聘的機繡大師,看郁與梅的眼神充滿了崇拜。
村民不懂什么是機繡,但是大家知道繡花,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婦,誰小時候沒拿著針繡過東西啊,只是眼前這位竟然是“大師”!
雖然大家也不是很清楚“大師”是個什么師,但是不妨礙大家知道凡是“師”沾邊的,比如“老師”,比如“師傅”,那都是說明很厲害的。
于是就有半大不大的姑娘悄悄的在郁與梅附近轉悠。
郁與梅負責高檔手工刺繡這塊。
對的,孫秀月現在不僅做大眾的真絲刺繡出口,還準備開拓出精品的手工刺繡,主打貴死個人。
郁與梅都接受,反正孫秀月按月發她工資,至于孫秀月說的提成什么的,她還沒有那些意識。
孫秀月先安排“宿興服裝廠”,就是改制后的縣服裝廠,她并不想壓縮人員,自由職業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開源節流開源節流,排前面的是開源,既然人員富余,那就多找些訂單。
謝高安聽著熱淚盈眶的,孫秀月實在沒眼看,謝高安一直情緒外露,和他弟謝平安的不動聲色簡直是兩個極端。
孫秀月將服裝廠分為兩條生產線,挑選細致優秀的到真絲系列,其余的做棉系列,至于人員挑選以及后續管理就交給謝高安了。
謝高安感慨萬千:風十歲輪流轉啊!我謝高安竟然反過來成為孫秀月的代加工。
孫秀月不管謝高安如何感慨,她安排好服裝廠事宜后就將精力放在了劉河灘。
是時候給大家增加見識了。孫秀月建議合作社骨干成員包車去江南華西村參觀學習。
以前受介紹信制約,不適合搞這種集體活動。畢竟,這么一群人去江南,介紹信能否開到且不說,就是這個事它就會引起大轟動。現在,大家都辦理了身份證,憑身份證就可以購票住宿。
至于包車,現在旅行社很多了。孫秀月和旅行社敲定了行程后,一群人就出發了。
一群沒什么見識的鄉下人見到江南“最是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后都呆了,離開華西村先參觀了最普通的鄉鎮工廠。乖乖嚨嘀咚,那么幾層樓的工廠還是鄉鎮工廠?
然后去參觀紅豆針紡,這個大家熟,畢竟現在棉毛衫褲最出名的就是紅豆了。
只是,站在闊大高級的紅豆廠區外面,看著著裝整齊,一眼望不到頭去吃工作餐的工人。
一群人被震的稀碎。這!他!媽!的!是!鄉!鎮!工!廠?
櫥窗以及導游的普通話講解,人人都聽得懂,但是,難以想象。
回程的路上,一群人也不睡覺了,一路嘰嘰喳喳說的都是咱們有哪些不足,咱們怎么奮起追趕的話題。
孫秀月覺得,下個五年規劃,可以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