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圍爐煮茶’?”
“這是文人喜歡的活動,咱們把小河沿岸繞著‘文化’打底蘊,好好規劃一下,多吸引文化人層次高的人,也有助于劉河灘的發展。
年輕人多接觸這些人,會成長的更好。
月靈,你有想法有闖勁,你去做一個旅游組組長的職責認定書,再做一份劉河灘的旅游規劃書,把剛才我們談的都歸納總結好,分一年四季做份計劃書,把你需要隊部支持的也列上。
咱們用人是以能勝任為前提,只要你能證明你可以勝任,我會投你的票。”
劉月靈激動的雙手一抱拳:“謝謝嫂子!”然后跑了。
劉四娘瞅著孫秀月說:“你就慣著月靈吧。她那么大點個人,哪能做組長?”
“四娘,你也太小瞧年輕人了,當年你家成大耶(伯父)還有俺爸他們一起鬧革命的時候,一群人有大有小,小的,也就月靈差不多年紀,怎么樣?還覺得月靈小?”
“那哪能一樣,俺大哥他們當年是戰爭年代,現在是和平年代。”劉四娘依然不樂意。
“四娘,你說的對,現在是和平年代,所以,隨月靈折騰唄,有你保駕護航,還怕她出什么錯不成?出錯也正常,不錯咋能成長?”
孫秀月轉向坐一邊抽著旱煙不知想什么的陳隊長。“像庭右,雖然年輕,可是做起事來有板有眼的,很有章法,頗有陳隊長的風范。練練,以后一準可以挑大梁。”
陳隊長臉色笑成一朵菊花,“秀月,你拿五爺說笑呢!”
“俺可不是說笑。獨木難成林,月靈一準會把講解隊的這群年輕人都拉進旅游組,以后,這個組就是咱合作社最年輕的一支隊伍了!
咱們就拿這個組去練年輕人有什么不可?不管他們以后在不在劉河灘,有本事在身,哪里都不愁。”
孫秀月最后這句話打動了劉四娘,月靈是她最小的孩子,她當然希望她以后過的好。有本事的人,才能什么時候都過的好。
職責認定書、旅游規劃書、四季旅游計劃書,這三樣,可把劉月靈給難為壞了。她什么時候考慮過這些?嚷嚷著要做旅游組組長就是憑的一腔熱情。
但是現在,她肯定不能后退。
她召集了一起做講解員的幾個人,一起做頭腦風暴。寫寫畫畫,查資料,連縣旅游局都去找過了,終于拿出了三種書。
于是,合作社繼果樹組、養殖組、加工組后又新增第四組旅游組。
合作社的董事會在聆聽劉月靈帶頭的三書講解后,還鼓勵年輕人大膽去闖,用心去做,認真去學,以后做國家棟梁,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為合作社發展貢獻年輕人的力量。
這些固定文本的激勵話語,對年輕人來說是新鮮的刺激的,一群年輕人興奮的臉都紅了。
年輕人激動起來后行動力是驚人的,家家戶戶基本都被這幾人光顧了。
于是,旅游組成立后,村里壓根沒有閑人了。
如劉老太這樣高齡的老老太太,也坐在院子里,拿著旱煙袋抽著旱煙,參觀的孩子聽著關于旱煙袋的講解,認真的觀察著劉老太手中展示的旱煙袋,以及身上穿的老式斜襟衣褲、腳上穿的小鞋。
這是字面意思的小鞋,因為劉老太裹的小腳,雖然不是三寸金蓮,但是也就五寸而已,就是大約五歲孩子的腳那么大,換算成碼數大概是24碼25碼的樣子。
.
陳庭朋找到史家聲,兩人嘀咕著也應該為合作社貢獻他們更多的力量。
六人講解員中,劉月靈、陳庭右從小就嬌慣著長大的,劉蓓梅是七歲后被家里哥哥姐姐寵著長大的,劉江林是早在合作社成立前就沒有什么生活壓力了。
只有陳庭朋,因為家里生的實在太多,史家聲,是后加入的,這兩人家境改善的時間比較短,所以,走的比其他人近。
兩人商量來商量去,因為夏天過后都要外出上學,所以,他們決定用好假期,拜師劉江林,跟他學點果蔬栽培、牲畜防疫。
這倆人找到劉江林說明了心愿,還特意強調,只是學點皮毛,為合作社更好發展貢獻力量,并不是以后學這個來搶他的飯碗。
劉江林笑了,他知道的,史家聲考上了財會學校,陳庭朋考進了縣中高中部。
他很認真的對倆人說:如果他們愿意學習他會的知識,他會認真教的。他并不擔心他們搶他的飯碗,相反,他希望他們比他更強。
他對陳庭朋說:“我以后的方向定下來了,主要就是在劉河灘實踐養護更多更好的果木,還有農田、家禽,都是最基礎的。
史家聲以后去學財會,方向算是定下來了。
只有你,學習好,一直都是第一,未來有無限可能,希望你以后比我們都好。
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前些年我們村大多數人家還都不能吃飽飯,但是袁隆平教授培育出了高產的雜交水稻,那以后我們村的人就開始吃飽飯了。
這幾年我們村種農科所培育的新品種蔬菜,我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這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你完全可以有機會考上大學,做個像袁隆平教授和農科所的科研人員那樣的人,讓更多的人過得更好,讓更多的村莊富裕。”
劉江林盯著陳庭聲的眼睛,非常認真的說。說完想起她大姐在城里工作十多年,和大姐夫贊的錢都買不起他們家小商品批發部的股份,于是他又補充一句:
“不僅是村莊,還有城里,城里人過的也沒多么好,反正沒有劉河灘好。也許你以后能幫他們過的比劉河灘......好?”
他本意是想說比劉河灘好的,可是又疑惑了,劉河灘以后肯定是越來越好的,城里人真的能過的比劉河灘好嗎?
陳庭朋和史家聲被他一個問句說的笑了起來。是啊!咱劉河灘現在的日子多好啊!
陳庭朋抓住劉江林桌上的書,對陳庭朋說:“我原本想著,以后和你一樣考農校,然后回劉河灘和你做同事。這樣還能照顧我爸媽。”
他激動的原地轉了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