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還沒有后世的溫室效應(yīng),所以,冬天是很冷的。河里結(jié)著厚
厚的冰,水缸里也結(jié)著厚厚的冰。
一早,劉淼帶著妹妹,拿根棍子戳水缸里的冰,奈何冰塊和水缸口一樣大小,冰層又厚,所以,忙乎了半天,姐妹倆也沒能把冰撬起來。
連著下了幾場雪,所以屋檐下垂著長長的冰凌,劉淼就拿著棍子一路打過去,棍到處,冰凌布靈靈落地。
小時候,哥哥經(jīng)常帶著她一路冰棱砸過去確保不會化凍時掉下來砸著人,然后就拉著她在六塘河的冰面上溜冰?,F(xiàn)在,只能砸冰凌,石塔湖雖然也結(jié)冰了,但是沿岸水草多,冰面不牢固。
劉木林看著,淘氣的女兒,直笑。孫秀月瞅一眼,劉木林還是那么寵女兒。
孫秀月前些天一直不舒服,這幾天才好些。
劉木林的生日是冬月二十一,今年恰逢陽歷十二月二十九日,
陽歷十二月二十九日,是劉木林去世的日子,在三年后。
劉木林生日那天,她的心一直痛,撐著為劉木林做了一桌菜,晚上以累了為由拒絕了劉木林貼過來的犒勞。
今天是臘八,她早早起來煮了一鍋臘八粥,除了各種昨晚就泡的豆和米,還放了很多紅棗桂圓枸杞百合,因為各種原材料煮熟時間不一致,所以,沒用電飯煲煮。
劉木林外出帶回來的紅米黑米紫米,做干飯吃感覺一般,混一起煮臘八粥倒是還不錯。
劉淼劉晶都喝了兩碗,姑老太更是喝了三碗。
過后怪孫秀月盛粥的碗小了,叨叨著說:“就該買藍(lán)面碗吃飯,你看看你家的這些碗,酒杯大點,里面的飯扒拉兩口就光了。肚子哪能吃飽!”
姑老太說這話也是有因的。
前幾年讓孫建星來家里吃住的時候,孫建星說已經(jīng)找好了房子,要和同鄉(xiāng)同住,孫秀月因為和弟弟自小不在一起長大,并不太熟,也就罷了。
九月,孫建晨到農(nóng)校報到,孫秀月自然是要在家里招待這個小弟弟的,沒想到吃過一次飯后孫建晨死活不肯再來了,孫秀月一直都以為是小弟弟認(rèn)生。
直到劉木林過四十歲生日那天,老舅爹進(jìn)城看望兩個兒子,順道來給大女婿祝賀,老舅爹忍不住端著碗說:“秀月啊,你家就只有這樣的飯碗?
這碗比酒杯大不了多少,難怪你弟弟都不敢在你家吃飯。說是連吃三碗也沒多點飯,吃不飽肚子說出去倒是嚇?biāo)纻€人:三碗飯都吃不飽?”
于是大家才恍然大悟。
孫秀月以前看余蘭芬招到劉河灘人時拿鄉(xiāng)下人慣用的粗瓷藍(lán)面碗盛飯,而自家用的都是描金邊的紅花細(xì)瓷碗,她一直覺得這是余蘭芬看不起人的行為。
所以......
孫秀月覺得自己其實挺瞎的。
這會聽姑老太又提起碗的事,她一邊收拾碗筷一邊說:“奶,我一會就去買些藍(lán)面碗回來?!?/p>
買碗碟是要到土產(chǎn)店去購買的,土產(chǎn)店離家大約五六百米的距離,因為地面有冰,孫秀月走路去買碗。
藍(lán)面碗在土產(chǎn)店都沒有資格放玻璃柜里,用稻草繩捆著堆在土產(chǎn)店的后院里。店員示意孫秀月自己去挑。
孫秀月解開稻草繩,仔細(xì)的檢查著碗是否圓,是否有沙眼,是否有裂縫,都沒有,再放地上驗看下是否平穩(wěn)。
孫秀月挑出十只藍(lán)面碗放一邊,把之前解開的幾摞碗重新扎好。找店員要來撕力繩,將挑中的十只碗米字型扎起來。然后也不需要剪刀,將繩子打了個繩結(jié),猛的一拽,塑料的撕力繩就斷開來了。
年輕的店員看的嘖嘖稱奇,這種新型的塑料包扎繩,可比原來的小麻繩和牛皮紙繩結(jié)實多了,她可不敢硬拽,硬拽手都能捋破呢!
店員好奇的和孫秀月取經(jīng),孫秀月想這都是以前在倉庫發(fā)貨時練出來的技巧,這姑娘也就是工作不久,老店員練練就知道怎么用巧勁了。
不過店員既然虛心請教,孫秀月也就毫不隱藏的傳授著技巧,看著姑娘一次次的練習(xí),十多次后,終于成功了,姑娘高興的蹦起來。
孫秀月拎著碗告辭,姑娘特意送出土產(chǎn)店門。
“阿姨,我們店內(nèi)部在處理一批毛毯和呢料,都是厚實的料子。毛毯是新式長毛的,呢子有藏青和紫紅兩種,質(zhì)量都挺好的,你要嗎?你要是要我給你留著。”
孫秀月第一反應(yīng):嗯?我做阿姨了?
劉木林是長房長孫,孫秀月在家又是老大,所以,孫秀月日常被喊“姐”“嫂子”的比較多,喊她“阿姨”確實不算多,不過想想兒子也和這姑娘差不多大,這個阿姨,做得。
毛毯和呢子都是這時候的好東西,孫秀月自然是要的,雙方約定了數(shù)量和取貨時間。
到了約定的時間,孫秀月讓劉木林開車來取的貨。
呢子厚實細(xì)密,毛毯顏色明艷,和時下的毛毯比起來又重又大又厚,是兩面絨,摸起來溫暖順滑。
孫秀月很滿意,明年就是姑老太七十大壽了,剛好給她做一身呢子衣褲,再給劉木林做一件藏青的呢子大衣??上]有適合小姑娘的顏色。
至于毛毯,她買了三床。姑老太一床,劉老太一床,再孝敬老舅爹老舅奶一床。至于劉元年和余蘭芬那里,孫秀月沒考慮,以余蘭芬一貫的習(xí)慣,是看不上她買的東西的。
熟料劉木林也看中了這毛毯,問店員是否還有多的,要多買兩條,店員連連點頭說有,她爸就是土產(chǎn)公司的經(jīng)理,缺誰的貨都不會缺她的。
不過她日常不缺錢用,很少會幫人買內(nèi)部貨。這次是表達(dá)心中的感謝之意。她到土產(chǎn)店工作這幾個月來,其他的店員表面對她客客氣氣,實際上都離她遠(yuǎn)遠(yuǎn)的,就怕她抓他們的小辮子。
比如徒手拽斷撕力繩,老店員確實是知道如何使巧勁的,但是呢,就是沒人告訴她,不過她還是會了。哼。
孫秀月好奇劉木林多買兩條毛毯是要做什么?劉木林說,一條給爸媽,一條給干爹。開“為了民”時,干爹在省城那邊出了不少力,有一個火爆的省內(nèi)品牌電器就是干爹找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