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在家刷題。
學校參加市里的新年晚會,節目是舞臺劇,需要的人有點多,多數人員是在高一年級選的,負責此項活動的團委羅老師在校領導松口可以選高二年級學生時第一個把劉淼選上了。
劉淼并不想參加,上高中之前,她一直覺得自己是聰明的,所以學習雖然認真,卻從未全力以赴,成績一直維持著班級前五年級前十的水平。
上了高中后,她依然在快班,不過,高中的快班有三個班,比初中多了一個班,但是,高中的班級是初中的二倍!而且,大多數的學生是縣里考過來的住校生。
所以,保持原本學習狀態的劉淼在開學的第一次月考測試排名竟然跌出年級二十后她簡直懷疑人生,她又跑去找班主任王老師要求不當班長。
這個王老師當過劉淼初一的班主任,劉淼當年還下意識的喊過她一聲“媽”,所以,她對劉淼師生情之外心里還有著一縷憐愛。
她對劉淼很熟悉了,一開學就喊了劉淼去辦公室詢問情況,當得知劉淼父親已經回城時很是替劉淼高興,所以,她毫不猶豫的把班長的帽子又落在了劉淼頭上。
當劉淼因為月考不理想而找她辭去班長時,她當然沒同意,劉淼就說改做團支部書記,因為上高中后沒入團的人極少,所以,很輕松。
王老師笑,然后隱晦的提醒劉淼,高中需要全力以赴的學習,班務工作無需太認真。
劉淼恍然大悟,高中的班級門鑰匙在住校生那里,班長的日常工作比初中少了,但是她凡事認真,現在聽班主任這么一說,她就果斷的要求王老師把事情轉給副班長。
初中的時候并沒有副班長,高中不僅班級多了,班級的人數也多,像劉淼所在的班級,人數超過了六十,所以,設有副班長。
王老師聽劉淼說她的高考目標是帝都的最高學府時,就同意了。在王老師的協調下,諸如收班費這種一學期一次的事情還是劉淼做,諸如喊起立這種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落在了副班長的頭上。
班級同學議論紛紛,說劉淼因為學習退步被班主任收權了。劉淼聽了后覺得莫名。這也叫“權”?像她爸那種管一棟大樓能勉強算是有點“小權”吧?像她爺爺那種管著全市住房算是有“權”了?
就算有“權”又怎樣?劉淼對記憶中爺爺家每天絡繹不絕的上門人員很是不喜歡,她還記得當年和哥哥一起看小人書《春草闖堂》,春草一個小丫鬟都知道說縣令“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但其實,她是厭煩爺爺家只要來人她就得端茶倒水喊人送人洗杯燒水。
第二次月考劉淼進了年級前十,她自覺已很用功了,但是王老師和她分析了H市高中每年考入高等學府的人數,必須至少前五,前三才比較保險,王老師又將住校生的作息告訴了劉淼。
劉淼,劉淼好想哭啊!
早上六點早讀,六點半吃早飯,然后到班級參加七點的班級早讀,晚上七點半學校放自習后,到校門口吃碗面條或餛飩,然后八點前回到教室繼續自習,九點回宿舍洗漱后繼續自習,直至十一點熄燈,有的人,甚至熄燈后點蠟燭繼續學習。
以上只是高一住校生的作息,高二、高三的早起時間還要更早,睡覺時間還要更晚。
什么叫苦讀?這才是。
苦讀的劉淼摒棄了除哥哥妹妹外的所有人,雖然達不到住校生的那種程度,但是在姑老太的眼里,劉淼已經是個無時無刻都背書學習的好孩子了。
她老人家現在除了做飯和掃地,其他的家務活不用干,而做飯有電飯煲煤氣灶,洗衣的事劉木林攬了,一周用洗衣機集中洗一次。
姑老太每又天下午的出攤本來也是打發時間,因為劉木林每月都發錢給她,說是感謝她照顧了孫秀月十幾年的孝敬,她不要但是劉木林說的情真意切不由她不收。
現在看劉淼學習那么緊張,她就主動增加了在家的時間,接過了看劉晶學習的重任,只是她不識字,不懂怎么看孩子學習,就知道拿劉淼做樣板。
于是劉晶的日常就成這樣:玩耍的時候姑老太在一邊虎視眈眈,做作業的時候姑老太又嘀咕她“老頭當兵假積極”。
不愛說話的劉晶沒有去打擾姐姐,對姑老太的管教就是表面嗯嗯嗯,實際上該干啥就干啥。
劉淼上高二后,劉晶很明顯的覺得姐姐比高一緊張多了,所以,她要乖乖的,不給姐姐添亂。
劉淼上高二后自動對接了高一住校生的作息時間表,這種情況下羅老師來找她參加舞臺劇,劉淼怎么可能愿意。
她說不過羅老師就去找王老師,但其實王老師也沒辦法,學習是要緊,但是,這是學校的政治任務,羅老師拉了年級組長來找王老師,從站位高度說到學習效率。
總之,按照羅老師的說法,參加舞臺劇對劉淼緊繃的神經做了一個舒緩,有利于她后續更好的學習。
說的王老師也深以為然。所以,你看,教歷史的老師就是弄不過教政治的老師。
劉淼的性子是那種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那種,羅老師在劉淼初中時參加學校鼓號隊的時候這摸出來了。這其實才是羅老師選中劉淼的真實原因。
元旦之前的月考劉淼因為表演沒能參加,元旦之后因為節目被選去省里參演所以又浪費了兩天時間,前后近二十天的耽擱,盡管劉淼在排練空隙都背書做題,她拿了月考試卷自測后發現自己又跌到二十名去了,雖然,這成績和自己的期中考只少了一分半,和第一名只少了五分。
可是,期中考試第一名和第十名差距三分,和第二十名差距是十三分!現在第一名和第二十名差距是五分!大家都好拼啊。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命根少了怎么能行!
劉淼開始了瘋狂學習,作息堪比畢業班。就這樣,她期末考試總分雖然比期中高了一分半,但是名次卻下降了三名。
這種情況,后世有個詞:“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