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手舞足蹈的說著蕭曉驍教的這個思維導圖用來整理筆記有多么多么的清晰,她現在腦子是多么多么的清醒。
劉木林和孫秀月對視一眼,離開劉河灘,見識了原天麟那樣的文化人,他倆就深知自己的文化上不高的,對于女兒的學習實在是說不上話,這方面蕭曉驍幫了他們很多。
這欠錢好還,欠人情難還啊!
上次蕭曉驍提點女兒那些放眼世界的金玉良言,他們送了塊羊脂玉平安牌表示感謝,現在蕭曉驍又是教女兒這么先進的學習方法,又是帶女兒出去解壓,再送東西似乎不合適了。
晚上倆人躺床上商量來商量去,決定以后拿蕭曉驍這個人當一門親對待。
孫秀月提起在劉河灘不肯回家的蕭靜姝,教劉河灘的年輕人學英語可認真了,還打電話讓家里寄資料。
劉木林奇怪:“明天二十七,后天二十八,今年二十九就是除夕了,難道這兄妹倆都不回家過年?要是他們不回家過年,我們邀請他們到我們家來過年。”
夫妻倆于是算著要再買些什么東西以便招待兄妹倆。
第二天清晨,蕭曉驍一身運動衣褲攔腰系著羽絨服跑步到了劉木林家。
劉木林現在拿蕭曉驍當親戚,所以熱情的把人拉進門坐下,把烤火盆端到面前,還抓了把花生讓他烤著吃。
蕭曉驍明顯感覺到劉木林對他的態度和以前不一樣了,似乎是拿他當自己家人了。這還真是個愛孩子的爸爸啊!
蕭曉驍想到祖父說明年準備給他定親,定了親就不再是單身了,他不由的想,不知自己以后能不能做個像劉木林這樣的爸爸。
臨近過年,賣早點的吃早點的都不多,所以,劉木林買了油條就跑步回家-怕油條涼了。
回到家劉木林先遞了根油條給姑老太,其他的放在碟子里,讓蕭曉驍先吃。
姑老太現在和蕭曉驍熟了,也不躲房間去了,就坐在桌上讓著蕭曉驍吃油條。
蕭曉驍學著姑老太,把油條泡在豆漿里,然后將吸滿了豆漿的油條夾到嘴里,這種吃法讓蕭曉驍快樂的瞇起了眼睛。
劉木林覺得大女兒最近學習太辛苦了,因為劉淼愛吃糯的東西,所以他一早起來煮了些糯米飯,然后捏飯團,里面放了碾碎的芝麻、油條和白糖。
飯團端出來,不僅劉淼愛吃,蕭曉驍也愛吃,兩人搶著吃,劉晶趁他們斗嘴,只顧吃。
劉木林預估到飯團受歡迎,但他沒預估到蕭曉驍會這么早來,所以,他又炸了糯米餅,熬了點紅糖漿,酥脆軟糯的糯米餅沾上白糖或是澆上紅糖漿,甜蜜的仿佛初戀,又被劉晶劉淼蕭曉驍一搶而空。
孫秀月不由笑:“平時這些糯的東西也就是這姐倆愛吃,今天加上曉驍,這些東西好像比平時更好吃了。”
姑老太也笑:“小豬搶食就是吃的香。”
蕭曉驍聽到姑老太的話差點嗆住。
他慢慢放下筷子,問孫秀月:“你家老大不愛吃糯食?”
孫秀月笑著說:“老大不僅不愛吃糯食,也不愛吃甜食。”
蕭曉驍聽了緩緩點頭,老大既然不愛吃甜食,那么去西園買蛋糕就純粹是為了妹妹?這家的男人都好特別。
蕭曉驍今天自然不是為了早飯而來,妹妹不肯回家,很有可能上大學前都在這邊,他就要就近照顧妹妹,畢竟,他也就這一個親妹妹。
所以,找個投資項目做做吧。
劉木林孫秀月聽說蕭曉驍要找投資項目,不由奇怪,上次他來不就是政府招商過來的嗎?
蕭曉驍解釋:上次是代表的家族企業,這次是個人行為。
孫秀月得知蕭曉驍是因為妹妹喜歡劉河灘不肯回家,上學又要到秋天,他要就近照顧而產生的想法。不由感慨真是有錢任性啊!
既然是和劉河灘那邊有關,孫秀月就問蕭曉驍有沒有興趣投資培訓,就是主要針對女性的職業培訓,比如刺繡、茶藝、烘焙、縫紉、編織、干洗、維修、駕駛等等。
當然開始不會一下子開這么多培訓班,這是劉河灘的下一個五年規劃的重要內容。
蕭曉驍一聽五年規劃提起了興趣,詳細的問了規劃內容,孫秀月就告訴他,前一個五年規劃已經基本完成了,所以明年就可以開始下一個五年規劃。
目前正在弄,大體方向合作社和村里已經通過,不過要上報審批后再正式執行,大概春天開始。
蕭曉驍聽到劉河灘以后要建花木之鄉,果木之鄉,問:“很多地方都在建電子工廠,那個更賺錢,你們為什么不建?”
“那也是一個選項,不過投票的時候沒通過,大家都覺得現在工廠到處都在建,劉河灘并沒有多大優勢,而且,電子工廠污染嚴重。
因為我們一直的目標是要把劉河灘打造為世外桃源,開電子工廠與劉河灘的定位不符。
劉河灘的發展主要是著力于農副產品及其衍生品,目前已有罐頭廠和禽肉加工廠,下個五年還準備上冷庫,甚至是冷鏈運輸,這兩樣做起來后可以做聯合了。
另外還有一個發展方向就是人群素養的提升,先辦培訓班,讓更多的人掌握致富的能力。
‘倉廩實而知禮節’,以后可能還會辦諸如禮儀之類的培訓,慢慢的,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劉河灘,不一樣的大興,就會有不一樣的半邊天。”
蕭曉驍沒想到孫秀月,一個農婦竟然有這樣的思想,“這些應該是政府的事吧?”
“國內經濟發展才十來年,要走的路,要做的事都太多了,難道國家發展中我們不可以盡一份自己的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人人都出一點力,豈不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道雖遠,行必至’,會有困難有挫折,但是也會有成功的喜悅。”
劉木林,星星眼的看著媳婦,一副“我媳婦怎么這么厲害”與有榮焉的表情。
蕭曉驍見平時存在感不強的孫秀月說起她的“事業”來侃侃而談,就覺得這家人都很有意思,說弱吧,每個人似乎又都有自己的強項區,說強吧,卻為了某些堅持又都能放棄自己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