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河灘一行,孫秀月覺得自己是最大受益者,她總覺得自己受之有愧,頗有些不自在。
劉四娘說她:“這些都是你這些年努力的回報!如果你當初不考慮劉河灘的發展,和眾多知青一樣回城,怎么著也能安排個輕松工作,可是就沒有今天的劉河灘了。
你保護劉元丕的茅草房,對你來說只是報恩,對劉元丕來說他不覺得自己對你有什么恩,但是茅草房的留存對他來說不亞于獲得一次新生命。
所以,別想太多了,好好干,陳隊長六十多了,俺也快六十六,該你挑大梁了?!?/p>
孫秀月嚇一跳,她只喜歡站在后面,不喜歡做挑頭的,“四娘,你可千萬別這么說,劉河灘發展可離不開你和陳隊長做定海神針。真的,我是心里話?!?/p>
劉四娘拍拍孫秀月的胳膊,“俺認識你二十多年了,還能不知道你的為人?可是俺和你陳五爺確實年齡大了,精力不夠,以后,你要慢慢習慣向前一步?!?/p>
然后她又笑道:“俺以前一直覺得你是閑養著郁與梅,畢竟,有機繡了誰還要手工刺繡?
沒想到手工刺繡竟然還是什么奢侈品,專給有錢人用。哎呦,俺一直覺得你就是心善幫郁與梅的,現在才覺得你真是真有眼光。
不過這郁與梅真沒良心,你幫她那么多,她就聽劉元丕的,成立什么‘與梅’刺繡研究所,把你丟一邊了,真是個白眼狼!”
劉四娘說著憤憤不平起來。
孫秀月理解劉四娘的想法,但是她是支持郁與梅的,她不希望看到見到利益后各路人馬過來鯨吞的丑相。
“四娘,郁與梅在答應二爺前,來找過我的,我是支持她的。四娘,刺繡是中華民族瑰寶,應該站到世界舞臺上去,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
郁與梅的刺繡技藝是她自身通過勤學苦練再加上家學淵源以及天賦才練就的技能,我哪能不要臉的去占便宜。
她在劉河灘這幾年,也培養出了幾名劉河灘的姑娘,多練練,沒準以后咱劉河灘也能出自己的刺繡大師?!?/p>
.
郁與梅來和孫秀月告別,她抱著孫秀月大哭,她忘不了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是孫秀月將她帶到了劉河灘,這幾年,她其實沒為孫秀月或劉河灘做過多大貢獻。
孫秀月對她,就好像對待一件寶貝,認真小心的放家里的供桌上,她雖然不知緣由,但是心里是一直很感激的。只是她除了教了幾名學生,也沒干什么大不了的事。
郁與梅不知道,孫秀月除了對她的憐憫外,更多的是對刺繡技藝本身的敬仰。
她和孫秀月說,“秀月姐,我爸媽都在市里,這些,因為我離婚一直抬不起來,所以我要回市里開‘與梅’刺繡研究所,也算是衣錦還鄉,我要讓父母抬起頭來。
不能繼續在劉河灘,還請秀月姐見諒,但是明月幾個都不錯,我一起帶去市里?!?/p>
孫秀月深知,即使是有合資的名頭在,開刺繡研究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她把自己當年在市里開真絲睡衣系列加工廠的經驗和郁與梅細細的說了一遍。不一定適用,算是個提醒吧。
郁與梅非常聰明,她從孫秀月的話語里知道了原天麟是經貿委的主任,于是和孫秀月說:“秀月姐,謝謝你,我知道了辦刺繡研究所的不容易,我會努力的。如果有哪天我需要借力經貿委,還希望你能幫忙引薦原主任。”
孫秀月想想原天麟的為人,答應了。
主要這幾年經濟發展速度快了,也有一些不好的東西滋生起來,郁與梅年輕漂亮,人品不過關的人她不敢引薦。
不過有劉元丕在,刺繡研究所的審批開業很順利,畢竟,這個年代中港合作太好用了。
.
進入五月,孫秀月焦躁起來,她每周都要給劉磊部隊去一次電話,兩次過后,劉磊所在連隊的指導員找劉磊談話了,先是問有什么困難,再就是提醒他軍人的身份,家里無事不適合這樣頻繁的打電話。
劉磊也不知他媽是怎么了,連著接了兩次電話,她媽只是問連隊會不會出差,又說家里沒什么事,只是夢到他了,想聽聽他的聲音。
第三次電話打到連隊后,指導員直接讓劉磊回家探親,給了十五天假,確定家里無事后可以提前歸隊。
一年多未見家人,劉磊是很想家的,雖然孫秀月一直說沒事,但是他也不放心。就這樣,劉磊踏上了返家的路。
六月六號,劉磊心情沉重的結束了探親,再過幾個月,他就要退伍,他要考慮以后的就業問題了。
今年的高考,壓縮了十萬招生計劃,錄取率不到10%,于是,無數未考上如意大學、大專、中專的考生選擇了復讀的道路。
劉淼的班級,一下子多了五名復讀生,只能放下六十四張桌椅的教室實在沒辦法再放桌子了,于是,在講臺旁邊多了一套桌椅,坐的是上一屆的前十名。
這一位的到來,讓劉淼提前進入了高三狀態。
蕭曉驍在觀摩過劉淼去省里參演的霹靂舞后就回滬市了,學期結束的時候,即將進入大學的蕭靜姝將事情與放假的劉月靈交接后也回了滬市家里。
所以,劉淼睜眼學習閉眼學習夢里也是做題,全月午休的高三狀態未受到任何意外。
劉元丕離開的時候曾經問劉淼是否愿意考港城大學,劉淼搖頭,劉元丕就和已經在H市中學上初一的劉晶拉鉤約定她以后去港城上大學,十一歲的劉晶于是被迫提前考慮大學問題。
劉淼覺得這位叔爺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一副大佬派頭,可是熟了后還真是個老頑童,竟然和妹妹說“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嗯,劉元丕從劉河灘回來后就讓劉淼劉晶改口喊他“叔爺爺”了。
徐舅舅也回港城去開創第二春了。
他掛靠了劉元丕的貿易公司,先弄了一批港臺錄像帶給劉木林的批發部,又開始捯飭電器,倒來倒去的津津有味。
當然,給劉木林的手續都是齊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