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林夏剛推開房門,店小二就匆匆迎上來:“林娘子,昨夜那位薩曼公子留了字條給您。“
林夏展開字條,上面是工整的漢字:“臨有要事,不得不連夜啟程。望林娘子見諒。若有緣,必當重逢。“筆跡清秀,卻透著幾分匆促。字條背面還畫著一艘揚帆遠航的商船,筆觸粗獷卻不失靈動,不知寄托了什么心意。
“媽媽,莎拉阿姨走了嗎?“暖暖撫摸著莎拉昨天幫她編的小辮,小聲問道,“她說今天還要教我跳舞的......“
林夏看著女兒失落的樣子,心疼地摸摸她的頭:“等以后還會再見面的。“她輕聲安慰著,卻想起自己和暖暖的處境。在這個陌生的時空里,她們與每個相遇的人,終究都像過客一般。
集市上依舊熙熙攘攘,采辦完姚師傅交代的物什已是晌午。街邊飄來陣陣飯香,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一個面攤前圍著不少食客,店家正在煮著湯面,熱氣騰騰的鍋里飄出蔥花香。
“暖暖餓了吧?“阿青見暖暖踮著腳往面攤張望,笑道,“我請大家吃面。“說著便要了四碗湯面,每碗兩文錢,配著鹵的青菜,澆上熱湯,香氣四溢。雖然對他這個學徒來說,一頓飯花去八文錢也不算小數目,但看著暖暖開心的樣子,他覺得值得。
林夏看著熱氣騰騰的湯面,忍不住想起從小在長沙吃慣了的米粉。論起湯面,北方自然是一絕,可在她心里,還是長沙那一碗鮮香四溢的米粉更讓人垂涎。誰知這會兒的長沙還不曾有人做米粉,倒讓她這個地道的長沙妹子,只能就著眼前的素面解饞。
“還是阿青哥哥對暖暖好。“小翠酸溜溜地說,特意將分量最多的那碗面推到阿青面前。可阿青卻不動聲色地將自己碗里最嫩的青菜葉夾到了林夏碗中,這一幕恰好被小翠看在眼里,她的手指在桌下不自覺地捏緊了衣角。
暖暖捧著熱騰騰的面碗,小口小口地吃著,嘴角沾了湯汁。林夏掏出帕子要替她擦,阿青卻已經先一步取出自己的布巾:“暖暖,擦擦嘴。“那布巾雖舊卻洗得干凈,還帶著曬過的太陽味。
小翠看著這一幕,低頭攪動著碗里的面,筷子在湯里轉了又轉。街邊另一個攤位正在煮米糕,軟糯香甜,一串才三文錢。阿青見暖暖好奇地看著,又買了一串給她。
“阿青哥,你的工錢......“小翠忍不住開口。她知道阿青一個月才掙兩貫錢,平日里省吃儉用,就為了能多攢些銅錢孝敬父母。可這些日子,他為林夏母女花錢的次數太多了。
“無妨。“阿青笑著擺擺手,目光卻不自覺地追隨著林夏的一舉一動。他看著她小口吃面的樣子,清雅端莊,與周圍的市井氣息格格不入,卻又那樣自然融入。經過一家首飾鋪子時,阿青的腳步慢了下來,目光悄悄瞥向林夏。她只是隨意束著發髻,卻讓他看得有些出神。
“阿青哥哥?“見阿青發怔,暖暖疑惑地喚道。
阿青臉一紅,匆匆進了鋪子。那是一支白玉簪,玉質溫潤,花紋精致。他的目光在林夏與玉簪之間來回游移,想象著它簪在她鬌間的模樣。掌柜見狀,笑著將簪子取出:“這可是上好的羊脂白玉,要二十貫錢呢。“
阿青倒吸一口冷氣。二十貫,以他每月那點微博的學徒工錢,這真的是奢侈品。他摸了摸腰間的錢袋,那是這些年來省吃儉用、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原本是打算攢起來給阿爹阿娘蓋間新房的。猶豫良久,他終究咬了咬牙,將那些積蓄盡數換來這支玉簪。
小翠站在門外,看著他買下那支玉簪悄悄塞進懷里,心如刀絞。她從小跟在阿青身邊長大,從未見他這般用心對待過誰。
“聽說李刺史請了位從長安城來的夫子,今日在望江閣講《春秋》!“街上突然傳來一陣議論聲。
林夏正要離開時,被這句話吸引了注意。她記得曾在書上讀到過永州司馬柳宗元當年在湖南任職時,曾帶動一時文風。沒想到自己竟有機會親身經歷這個時代的文化盛況。
“望江閣?“暖暖心想,難道就是媽媽帶我在湘江邊看煙花的杜甫江閣?
“自柳宗元先生在永州上任時,就常有文人雅士來潭州講學。這些年來,李刺史也一直延續著這個傳統。“路過的書生說。
“林娘子想去聽嗎?“阿青看出她的心思,“望江閣就在前面不遠。“
“可是......“林夏猶豫地看看暖暖。講學必定要保持肅靜,帶著活潑的暖暖恐怕不妥。
“我帶著暖暖在這邊玩。“小翠突然開口,“剛看到街上有人做糖人,正好哄她開心。“她的語氣帶著點酸意,卻還是主動提出照看暖暖。
望江閣巍然矗立在湘江畔,閣高三層,飛檐翹角。上了樓,只見廳中已坐滿了當地文人和求學的學子。那位從長安來的夫子相貌清癯,正在講述《春秋》“大一統“之義,聲音蒼勁有力,字字珠璣。
林夏聽得入神。要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春秋》確實是繞不開的典籍。如今親耳聆聽唐代夫子講解,這樣的機緣,就是在現代的頂尖學府也是萬萬不可能的事。
阿青站在一旁,雖不曾學過讀書寫字,卻被這莊重的氛圍所感染。他偷眼看著林夏專注的側臉,心中不由暗暗歡喜。那支藏在懷中的玉簪,似乎也變得溫熱起來。
“這位娘子,看來是個讀書人?“夫子突然問道。原來林夏聽到精彩處,不自覺地點頭附和,引起了他的注意。
“略知一二。“林夏謙虛道。
“難得。“夫子捋須微笑,“自柳公去后,潭州女子知書達理者愈發少見。“
待到回神時,夕陽已經西斜。阿青這才驚覺:“林娘子,天快黑了,得趕緊回去了。“
林夏看看天色,也嚇了一跳。出了望江閣,兩人快步去找暖暖。天邊已經飄起了細雨。
“對不起,是我太貪心了......“林夏歉意地說。
“不會,“阿青搖搖頭,“能讀書識字是好事。“他的語氣樸實,卻讓林夏心頭一暖。在這個陌生的時空里,阿青總是這樣體貼地照顧著她的心思。
誰知這一耽擱,竟讓他們在歸程的途中遭遇了那場險情,也讓林夏第一次見識到,這個樸實的窯場學徒,心里藏著怎樣的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