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庭院一如往常地寧靜而肅穆,碧瓦紅墻之間,花木扶疏,仿佛將外界的喧囂隔絕在這深宅厚院之外。然而,這平靜的表象之下,卻暗藏著某種無形的張力。
蘇璃輕輕推開窗,感受著一絲晨風帶來的涼意。她望向庭院中那一池清澈的水,目光卻并未流連于池面,而是落在了倒映出的那片高遠天空之上。
“書院,才是下一步的關鍵。”她心中暗忖,眉眼間透著一抹堅毅。
書院,作為京城藏龍臥虎之地,文武兼備者云集于此。它不僅是權貴子弟們求學問道的圣地,更是朝堂各方勢力明爭暗斗的棋盤。要進入書院,單憑才學和武藝固然重要,但若想女扮男裝且掩飾身份,顯然需要另一番謀劃。
恰在此時,房門外響起了一聲輕敲。蘇璃回頭,只見侍從恭敬地立于門外,低聲道:“蘇公子,王爺有請。”
她整理好衣衫,步履輕緩地穿過長廊,徑直來到書房外。抬眼望去,君淵早已端坐于書案之后,手中拿著一卷竹簡,神情專注而冷峻。即便只是一個側影,他周身流露出的威嚴與沉穩,依舊令人不敢輕視。
“王爺。”蘇璃行禮,聲音不急不緩。
君淵抬起頭,目光從竹簡移至蘇璃身上,深邃的眼眸中掠過一抹復雜之色。他放下竹簡,淡然開口:“蘇公子,近些日子在王府,可曾住得習慣?”
“多謝王爺關懷。”蘇璃垂首,語氣平靜,“王府上下照拂得當,在下并無不適。”
君淵輕輕頷首,仿佛滿意于她的答復,隨后話鋒一轉:“聽聞蘇公子有意入書院。”
蘇璃抬眸,與他視線短暫相交,片刻后微微低頭,答道:“正是。書院素來文武兼備,藏龍臥虎之地,若能入其中,必定受益匪淺。不過……”她頓了頓,面露一絲為難之色,“書院雖說不拘身份,但以在下如今的情況,要入其中,恐怕還需仰仗王爺的協助。”
君淵端起茶杯,動作優雅,仿佛漫不經心地問道:“哦?公子何出此言?”
“王爺明鑒,書院雖廣開門徑,文武兼優者皆可入,但在下身份特殊。若以男兒身行事,恐怕難免引人注意。”蘇璃語氣懇切,神色卻始終鎮定,仿佛在陳述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君淵低笑了一聲,放下茶杯,微微靠向椅背,眼神意味深長地凝視著她:“公子倒是坦率。”
蘇璃不動聲色地笑了笑:“坦率才能贏得信任,不是嗎?”
君淵注視著她,沉默片刻后緩緩開口:“書院之事,本王可以助你。但入書院并非易事,需通過一系列考核,尤其是書院院長親自設下的最后一關,沒有真才實學,便是再有靠山也無濟于事。”
“王爺放心。”蘇璃目光一凜,語氣中多了幾分自信,“在下既有此意,自然有所準備。只是……若能得王爺一言提點,想必成功的把握會更大。”
君淵目光微斂,似笑非笑地看著她:“蘇公子倒是精明得很。”
蘇璃垂下眼簾,語氣溫和:“在王爺面前,蘇某豈敢造次?只是,若能入書院,便可替王爺探得一些有用之事,也算是報答王爺的恩情。”
君淵沉思片刻,隨即點頭:“好。本王便給你這一機會。不過,你記住,在書院之中,莫要因小失大。”
蘇璃心頭一松,連忙行禮:“多謝王爺成全。”
君淵望著她離去的背影,手指輕敲桌案,聲音低沉卻清晰:“蘇黎……本王倒要看看,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數日后,王府書房。
晨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案幾上,一卷卷竹簡整齊排列,散發出淡淡的墨香。蘇璃恭敬地站在君淵對面,手中捧著一份剛整理好的考核資料,這是書院入學的必要步驟。
“書院入學考核分為三部分,”君淵目光從竹簡移至她手中的資料,語氣平穩卻帶著幾分警告,“文策考驗你的才學與見解,武藝測驗你的實力,最后一項則是院長親自主持的特別考核——他以觀察人心與應變能力著稱。”
蘇璃垂首,眼神卻不禁多了一絲慎重:“看來這書院,果然非等閑之地。”
“正因如此,本王愿意助你一臂之力,”君淵站起身,緩步走到她面前,居高臨下地凝視著她,“但你要記住,在書院之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被放大審視。稍有差池,不僅你自身,連本王都可能受牽連。”
“王爺放心。”蘇璃目光堅毅,聲音不卑不亢,“在下定當小心謹慎,不負所托。”
君淵微微瞇起眼,似在打量她,又像是在思索什么。片刻后,他轉身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泛黃的卷冊遞給她:“這是書院近年來的部分考題,雖不能完全代表當下的標準,但可供你參考。”
蘇璃雙手接過,低聲道謝,隨即翻開第一頁,發現里面不僅有古文策問,還有對策中的論辯示例,甚至還附了幾頁手繪的場地地圖,顯然是經過精心整理的機密資料。
“王爺的幫助真是無微不至,”蘇璃心中一笑,卻不動聲色地將卷冊收入懷中,“看來,他對書院的關注比我想象的還要多。”
“蘇黎,”君淵再次開口,語氣卻透出幾分冷意,“你雖是本王提攜入書院,但不要忘記,這書院背后勢力復雜,院長更是個難以揣測的人物。他對每一名新入學子的背景都一清二楚,你若露出任何破綻,便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蘇璃面色不改,心中卻暗自警醒,行禮道:“多謝王爺提醒,在下會牢記在心。”
離開書房后,蘇璃回到房間,開始全力準備入學考核。文策部分,她憑借多年在暗影閣培養的學識和經驗,將書院的經典問題一一拆解,逐一應對。至于武藝部分,她每日清晨便在王府庭院中練劍,軟劍揮舞之間寒光閃爍,鋒芒畢露。
三日后,考核當日終于到來。
考核當天,書院大門外人頭攢動,百余名學子齊聚于此,各個衣著整齊,神色各異。有的滿面自信,仿佛勝券在握;有的眉頭緊鎖,似在緊張地思索最后的答案;還有人四下張望,顯然是想窺探其他考生的實力。
蘇璃一襲深青色儒衫,頭戴束冠,站在人群中顯得格外沉靜。她面容清俊,雖不茍言笑,卻難掩眉目間那抹靈動之氣,引得不少考生暗中多看了幾眼。
考核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進行的是文策考試。學子們被分批引入書院內的一間大堂,堂中擺放著整齊的書案,每案之上放著墨筆、朱砂以及空白卷軸。監考官站在堂前,目光如炬地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
“今日之題,取自《春秋》。以‘禮崩樂壞與新規之興’為主題,寫策論一篇,字數不限,時限一個時辰。”
蘇璃聞言,低頭思索片刻,心中已有定數。她提筆蘸墨,筆鋒在宣紙上飛快游走,寥寥數語便確立了文章主旨:舊禮雖失于外,然其核心精神卻可因時制宜,重塑新規以應當下之需。她援引經典,輔以江湖見聞,將復雜的理論化為通俗易懂的論述,同時又不失深度,引經據典間透出獨特的見解。
一旁的監考官看著她沉穩的書寫速度,不禁微微頷首。
一個時辰后,文策考試結束。蘇璃自信地將卷軸交至堂前,離開時,耳邊隱約聽到幾位考生低聲議論:“這位新來的公子倒是氣度不凡,文思敏捷,怕是大有來頭。”
武藝試煉
下午的武藝試煉在書院后山的演武場進行。演武場寬闊平坦,四周被青翠的竹林環繞,竹葉隨風搖曳,發出沙沙聲響。場地正中立著幾根標靶,靶心已被數道利器劃得斑駁。
“武藝考核,分為三輪,”負責主持的教習大聲宣布,聲音鏗鏘有力,“第一輪,力破標靶;第二輪,對陣傀儡;第三輪,以武對決,勝者晉級。”
第一輪較為簡單,多數考生能順利通過。蘇璃上場時,她從容拔劍,軟劍寒光一閃,直取靶心,三招之內便將靶柱斬成兩段。她動作干凈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周圍幾名考官不禁低聲稱贊:“此人雖瘦削,但劍法穩準狠,看來功底扎實。”
第二輪則更加考驗身法與應變能力。場中五具傀儡各持兵刃,分列四周,待教習一聲令下,便同時襲向蘇璃。
蘇璃腳步一轉,避開兩柄迎面劈來的長刀,反手一劍挑飛另一只傀儡的木臂。傀儡雖然攻擊簡單,卻勝在人多,且毫無疲憊之感。蘇璃目光如炬,冷靜觀察它們的動作規律,利用場地中的木柱作為掩護,逐一破解圍攻。片刻后,五具傀儡盡數倒地,她衣衫未亂,只在額角滲出些許汗珠。
“好身手!”場邊有人低聲驚嘆,“此人到底何方神圣?”
最終對決
第三輪對決是最具挑戰的一關。對手是其他考生,而對方實力強弱不一,隨機分組更增加了不確定性。
輪到蘇璃時,她的對手是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手持長棍,顯然是習慣以力量制敵。他見蘇璃瘦削,不禁輕視,揮棍便砸:“看你這弱不禁風的模樣,倒是該回家讀書去!”
蘇璃微微一笑,腳尖輕點地面,身形一晃,避開了棍影籠罩之處,隨即長劍一刺,直指男子手腕。對方急忙后撤,卻被她抓住破綻,一腳踢在膝彎處,迫使他重心不穩,長劍已架在對方頸邊。
“多謝指教。”蘇璃淡淡收劍,向對方拱手致意。那男子滿臉漲紅,卻無言以對,只能恨恨退場。
幾輪對決后,蘇璃順利晉級,成為通過考核的少數幾人之一。
院長的目光
當日傍晚,書院正廳,所有通過考核的學子齊聚一堂,聽候院長訓話。
院長身著青灰長袍,目光在眾人之間掃過,最終落在蘇璃身上,目光深沉,似乎有意無意多停留了一瞬。
“諸位皆是我書院所選之才,往后行事需謹慎,不得辱沒書院之名。”他語氣威嚴,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蘇璃微微低頭,感受到那審視的目光,心中卻暗自警醒:“此人不簡單……”
此刻,她已邁入書院的大門,而更復雜的局勢,也隨之展開。
書院的清晨,霧氣彌漫,紅墻綠瓦被層層薄霧籠罩,若隱若現間,仿若畫中仙境。蘇璃邁步穿過書院正門,迎面而來的是寬闊的庭院與長長的回廊,兩側的花木修剪得極為整齊,花草間點綴著幾座古樸的石雕,書院的氣派與講究可見一斑。
今日是書院新生正式報到的日子,新學子們依次報到登記,再由執事安排宿舍與課程。蘇璃作為新生之一,被分配到了東院,那是男學子專屬的居所,整齊劃一的青瓦房錯落有致,每間屋內都布置得干凈利落,僅有幾件簡單的家具。
蘇璃將行李放在房間一隅,目光掃過桌上的茶壺和書簡,眼中閃過一絲沉思。她的身份雖經君淵的安排得以掩護,但書院之中龍蛇混雜,她深知自己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真實身份。
“蘇兄,可否叨擾片刻?”一聲爽朗的問候打破了她的思緒。
蘇璃回頭,只見一名濃眉大眼的青年正站在門口,身著一襲淺藍色儒衫,腰間懸掛一枚精致的玉佩,整個人顯得爽朗而自信。
“在下趙軒,與你同住東院,聽聞蘇兄文武雙全,今日特來拜訪。”趙軒拱手作揖,臉上帶著不加掩飾的好奇與熱情。
蘇璃微微一笑,抱拳回禮:“趙兄言重了,初來乍到,恐怕不及諸位前輩見多識廣。”她的聲音清朗,但語氣刻意壓低,帶著幾分疏離與警惕。
趙軒卻不以為意,大步走入屋內,笑道:“蘇兄莫要妄自菲薄,今日你在考核中的表現,可是讓不少人刮目相看,尤其是武藝試煉時的那一劍,連教習都稱贊不已。”
蘇璃聞言,面上浮現一抹淡淡的笑意,卻不作答。
“說來慚愧,我雖入書院多年,卻在武藝上始終不得進步。”趙軒嘆了口氣,隨即又笑道,“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更想與蘇兄多多切磋學習。”
蘇璃微微頷首,心中卻在暗自揣度趙軒的來意:此人表現得如此熱情,是真心結交,還是別有用心?
兩人簡單交談了幾句,趙軒便起身告辭,臨走時拍了拍蘇璃的肩膀,笑道:“蘇兄,若是日后有時間,記得去庭院找我,咱們東院的學子可都是一群熱鬧人。”
目送趙軒離去后,蘇璃重新坐回桌邊,打開隨身攜帶的書簡,翻看著那些記載著書院規矩與課程安排的內容,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君淵的提醒:“院長非尋常之人,萬事需謹慎。”
正當她沉思之際,門外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她迅速起身,將書簡收好,打開門時,只見一名書院執事正站在門口,雙手捧著一張卷軸。
“蘇公子,院長有請。”
蘇璃接過卷軸,展開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數語:“子時,藏書閣。”
她的目光落在那簡短的字句上,眉頭微微皺起:這是試探,還是單純的見面?無論如何,院長此刻的召見,注定不會簡單。
子時,書院藏書閣。
月光灑在書院的小徑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藏書閣立于書院后院,四周翠竹掩映,顯得靜謐而幽深。閣樓外的燈籠散發著微弱的光芒,照亮門前的青石臺階,卻又將周圍的黑暗襯得更為深沉。
蘇璃如約而至,站在藏書閣門外,微微抬頭打量這座三層閣樓。與書院的其他建筑不同,藏書閣少了一分書卷氣,多了一種孤高冷峻的氣勢,仿佛其中封存著千百年來的秘密,等候著有緣人來開啟。
“蘇公子,請進。”門口站著一名執事,他語氣恭敬,朝蘇璃做了個請的手勢。
蘇璃頷首,步入閣內,迎面而來的便是一股混合著紙墨與檀香的獨特氣息。
“坐吧。”
一個低沉的聲音從二樓傳來,平靜中透著一股威嚴,仿佛不容置疑。
蘇璃順著聲音望去,便見一位身著青灰色長袍的中年男子緩步走下樓梯。他身形瘦削,面容清矍,雙眉微蹙,目光如刀鋒般銳利。他正是書院院長——風林書院的掌舵者,一位深藏不露的傳奇人物。
蘇璃恭敬地行禮:“學生蘇黎,見過院長。”
院長在她對面坐下,略微打量了她片刻,隨即不緊不慢地開口:“今日的考核,你的表現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文策立意深刻,武藝亦見功底,你從何處學得這些本事?”
蘇璃微微低頭,語氣謙遜:“學生自幼隨幾位江湖前輩學習,今日之所學,不過是些淺薄技藝,慚愧不足掛齒。”
院長微微一笑,卻不為所動:“江湖前輩?你倒是謙虛得很。”他語氣一頓,目光越發犀利,“蘇黎,你知道進入書院意味著什么嗎?”
蘇璃抬起頭,與院長的目光短暫交匯,隨即垂下眼簾,緩緩答道:“書院是朝堂與江湖的交匯之地,學生明白這里絕非尋常之地,往后定當謹言慎行,不負書院教化。”
院長的目光依舊停在她身上,似乎在試圖從她的表情中看出什么端倪。良久,他輕輕敲了敲桌面,淡然道:“你倒是聰明得很,但聰明人往往容易行差踏錯。既然本院收下你,你就要記住,這里容不得半點偽裝與虛假。”
蘇璃心頭微緊,卻仍保持著面上的從容,恭敬地答道:“學生謹記院長教誨。”
院長沒有再說話,只是伸手推過一卷竹簡,遞到蘇璃面前:“這是書院的規矩與課程安排,你回去好好熟讀。另外,有些東西看得越多,越容易迷失自我,切記不要好奇不該碰的事。”
蘇璃雙手接過竹簡,微微一禮:“多謝院長指點。”
院長點了點頭,目送蘇璃離開。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門外,他的目光依舊停留在樓梯口,仿佛在思索著什么。片刻后,他唇邊浮現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這丫頭,倒是有趣……”
棋局已開
從藏書閣離開后,蘇璃漫步于書院的小徑上,周圍一片寂靜,只有夜風拂過樹梢的沙沙聲。不知為何,她總覺得院長最后的目光中透著幾分探究與深意,仿佛他已洞悉了她的某些秘密。
“看來這書院的每一步,都不會輕松。”她低聲自語,目光在黑夜中閃著冷光。
而此刻的書院深處,另一雙眼睛正注視著蘇璃離去的背影,那眼神如同獵鷹般銳利,隱藏在黑暗中,悄無聲息。
棋局初開,暗流涌動,而蘇璃不過剛剛踏上這盤棋局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