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個工匠,技藝精湛,尤其是雕刻的神像特別逼真,遠近聞名。
近幾年村里風(fēng)調(diào)雨順,看起來一切太平無事。村民們商量后認為要雕刻一座神像安放在村里,以保佑村子今后的發(fā)展順順利利,村民的生活永遠幸福。最后,村長決定將雕刻神像的任務(wù)交給了工匠。
工匠鄭重地接下了這個任務(wù),開始沒日沒夜地在工坊內(nèi)雕刻神像。他的兒子年紀尚小,就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父親認真工作。
工匠先是用大錘敲出了神像的輪廓,然后用小錘對石料進一步剝離,最后用各種石雕鑿進行精雕,一點一點地將神像雕刻出來。
工匠雕刻得極其認真,有時候累了就瞇一會兒,迷迷糊糊中還在想著是否有一些細節(jié)沒處理好,睡醒后又立即開始雕刻。
就這樣經(jīng)過了一年時間,神像終于雕刻完工。看著眼前栩栩如生的神像,工匠滿意地笑了。
到了迎請神像那一天,村里舉行了盛大的慶典儀式,幾名身強體壯的年輕小伙恭恭敬敬地抬著神像,小心翼翼地把它安放在村中心最顯著的位置。
村長帶著一眾村民在神像面前頂禮膜拜,乞求神的保佑,跪拜的人群中當(dāng)然也有工匠。
看到自己精心雕刻的神像受到村民膜拜時,工匠的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你們心中膜拜的神,是我一錘一鑿雕刻出來的,就像是我的自己孩子一樣。”工匠心里暗自想著,臉上掛著自豪的笑容。
然而不幸接踵而來,神像完成后的幾年里,村子接連發(fā)生幾場大災(zāi)難。
第一年冬天,村里突然發(fā)生火災(zāi),把一大片房子都燒毀了。
第二年夏天,滔滔洪水把村子淹了一大半,又沖垮了很多房屋。
第三年,村民的莊稼地里發(fā)生罕見的蝗蟲災(zāi)害,糧食顆粒無收。
村里的幾個老人在竊竊私語:是不是村民們對神靈不夠尊重,所以神靈沒有保佑咱們啊?
村里的年輕人卻不這么認為,他們正餓著肚子,滿腔怒火無處發(fā)泄。
一名光著膀子,緊握拳頭,狠狠咬著牙齒的年輕人說:“看著村里接連遇災(zāi),神靈卻不管不顧,還繼續(xù)享受著香火,我看他根本就不配做神靈。”他的話引來幾名圍觀年輕人的響應(yīng)。大家越說越憤恨,情緒也越來越激動。
最后,在光膀子年輕人的帶領(lǐng)下,一群年輕小伙緊跟著嚷嚷要去搗毀神像。
他們有的扛著大鐵錘,有的拎桶紅油漆,還有的挑了一擔(dān)大糞,想盡辦法破壞和侮辱神像。
村中幾位老人趕緊上前阻攔,但是年輕小伙已經(jīng)開始動手破壞神像了。由于用鐵錘砸神像太費勁,最后大家就用繩子勒在神像身上,合力把神像拽倒。
工匠急忙跑過來,看到神像被拽倒后,心痛不已,只身一人上前阻止,卻被憤怒的村民推到一邊。
工匠的兒子年紀雖小,卻勇敢地上前保護著父親,雖然他不懂父親為何義無反顧地沖上前去保護這尊石頭雕像。
神像就這樣被憤怒的人群圍著,它的身上被涂了紅油漆,頭部被潑了大糞。做完了這些,眾人滿意而歸,而工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神像被毀。
人群很快散去,一切好像又恢復(fù)了平靜,只有工匠守護在神像旁邊。
工匠耐心清理著神像身上的污穢,用清水一遍又一遍地擦拭著被油漆涂滿的頭部,像是一個父親在救治自己可憐的孩子。他內(nèi)心苦楚,卻無人訴說,只能默默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為了防止大家再次破壞神像,工匠和兒子一起用木板把神像蓋住,木板表面鋪上泥土后再踩實。就這樣,神像好像消失了一般。
好在天公作美,在神像被推倒后的第二年,村里莊稼獲得大豐收。又過了一年后,新修建的南北兩個方向的公路,交匯點恰好在村口。
南來北往的旅客在村口匯聚,做買賣、販運貨物的在此歇腳。借助交通的便利優(yōu)勢,村子漸漸變得繁榮起來,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一天,幾個村民在閑談時說到,大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真得好好感謝神靈的保佑。于是,當(dāng)年矗立在村中心的神像又再次被人想起。
村民在村中心耐心尋找,終于找到了當(dāng)年被推倒的神像。在泥土的覆蓋和木板的保護下,神像就像當(dāng)初剛剛安放時的模樣,大家似乎都忘記了曾經(jīng)在神像頭部、身上涂紅油漆和潑大糞的事情。姑且就算忘記了吧,反正沒有任何人愿意提起。
在一陣鑼鼓和鞭炮聲中,熱熱鬧鬧的人群在新任村長的帶領(lǐng)下,繼續(xù)在神像面前頂禮膜拜。清早的陽光照射著神像以及周圍嶄新的紅柱,光線折射在一張張虔誠的臉上。
跪拜的隊伍中,處于角落位置的是工匠和他的兒子。他的眼神中沒有了最初的自豪,也沒有后來的悲傷,僅僅只是一份淡然和通透。
兒子問工匠:“父親,神像又和你當(dāng)初雕刻時一樣了!”
工匠“嗯”了一聲,就沒有再說下去,只是輕撫著孩子的腦袋,眼神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