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一個美麗的海邊漁村,有一對善良的夫妻。他們在年紀很大時才生下一個孩子,因此十分寵溺他。
父親每次出海回來,總把魚筐里最好的魚挑出來留給兒子吃,其他的才拿來賣掉,因為父親堅信一定要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孩子。
吃飯時,母親總是提前用筷子把魚肉一點一點地剔出來,再蘸上美味的湯汁放到他的碗里,因為母親堅信最好的食物要留給自己的孩子。
即使這樣還不夠,母親每天早上帶著豐盛的貢品到村子后山的廟內虔誠地拜神,一心希望神仙能夠保佑她的兒子衣食無憂。看著母親虔誠的模樣,神仙深受感動。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天,父親外出打漁時,平靜的海面突然烏云密布,緊接著電閃雷鳴,瞬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父親預感不妙,趕緊駕著小船往回航行。糟糕的是,此刻海浪變得越來越大。
“啪!”一個巨浪打來,接著又是一個。父親仍在苦苦支撐著,但是不到一會兒工夫,小船就被巨浪吞沒了。
失去了父親后,母親扛起了家庭重擔。她總是沒日沒夜地干活,挖海蠣、曬海帶、縫補漁網,一天到晚自己累得不行,卻不肯讓兒子吃一丁點兒苦。
在母親的寵溺下,兒子變得自私自利,蠻橫無理,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就會大發脾氣。他一會兒嫌飯菜不好吃,埋怨味道不是太咸就是太淡;一會兒吵著要吃螃蟹,可是母親今天只準備了大蝦;一會兒想買最新的玩具,哪怕家里玩具已經堆積如山;一會兒指責母親給自己做的衣服不好看,殊不知這件衣服是花了好幾個晚上才做成的。
神仙在天上看到后,忍不住感嘆道:“這樣寵溺孩子是不對的!”
時光悄然逝去,如同微風吹過發梢,你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卻抓不住它的尾巴。
幾年后,孩子已經長成了大人的模樣,成長為擁有美好年華的年輕人,然而卻變得更加懶惰。
此時的年輕人學著村里其他人一起出海打漁,結果不到一天時間,他就打起了退堂鼓:海上的陽光太毒辣了,我再也不想出海打漁了。
看到兒子出海歸來,臉被曬得紅撲撲的,兩只手臂都快脫了一層皮,母親的心里難受極了。
后來,母親帶著兒子一起去礁石上撬海蠣,到灘涂上揀海螺,在沙灘上挖蛤蜊……忙活一天后,母子倆都累得直不起腰,此時兒子又打起了退堂鼓。
這個年輕人吶,永遠不愿直面困難,一遇到挫折就容易退縮。最后,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再也不去做任何事情,只靠母親辛苦勞作養活自己。
然而,母親卻沒有想方設法改變兒子好吃懶做的性格。她視兒子為心頭肉、掌中寶,絕不肯讓兒子吃一點苦。她說:“孩子,你永遠我的寶貝兒子,不管怎么樣,我都不會讓你吃一點苦的。”
此刻,天上的神仙再也按捺不住了,沖他們大聲喊道:“你這樣做不是愛他,而是害他。”
天空瞬間傳來隆隆雷聲,并夾雜著刺眼的閃電。原來,神仙的呼喊聲化作雷聲閃電,希望以此震醒愚昧無知的人們。
可是結果呢?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母親依舊寵溺著兒子,兒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著。
日復一日的勞作讓母親疲憊不堪,終于在一個深秋的夜晚一病不起。臨終前,她拉著兒子的手,用盡最后一絲力氣,斷斷續續地說著:“門外曬著魚干,記得收起來放好,這些夠你吃一個冬天的……”
可憐的母親,直到最后一刻還惦記著絕不能讓自己的孩子餓肚子。
安葬好母親后,年輕人回想起母親經常帶著貢品到山上廟宇拜神的事情。
“神仙根本就沒有保佑自己”,一想到這兒,他愈發地氣憤起來,繼而指著頭頂的天空怒斥神仙。
第二天清晨,年輕人難得起了個大早,扛起一把大鐵錘,怒氣沖沖地直奔山上那座廟宇。
神仙的塑像被年輕人的大鐵錘砸得粉碎。為了泄憤,他一邊砸,一邊跺著腳大罵:“你這也配做神仙?天天供著你,卻根本沒有保佑好我們。”
神仙看著眼前這一幕,頓時氣得不行,當即想要顯現真身好好懲罰教訓年輕人。不過,稍稍冷靜后,他卻改變了剛才的想法。
“不信鬼神也罷,要是能靠自己做到自食其力,豈不更好?”神仙開始對年輕人寄予厚望。
可是,我們的年輕人只蜷縮在家中,什么活也不干,餓了就吃家里僅剩的一點糧食,啃一口曬好的魚干。一個冬天過去了,家里已經沒有一丁點兒能吃的東西了。
一天,年輕人餓得實在受不了,決定出去找點事情做,心想能混口飽飯就行。他走到一個大戶人家門口,央求著讓他做一份工,報酬是給口飯吃就行。
大戶人家的主人心地善良,看到年輕人凄慘可憐的模樣,當即就決定只要他每天打掃院落,看管飼養的家禽和牲畜,就給他提供一日三餐。年輕人不住地點頭道謝,隨即操起掃把就往院內走去。
忙活了一天,終于等到吃飯時間。就著幾片白菜,大口嚼著米飯,年輕人覺得這頓飯真是人間美味,或許他真的餓壞了。
看著年輕人有了改觀,神仙也情不自禁地為他鼓掌慶祝,殊不知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卻讓人大跌眼鏡。
幾日后的一個深夜,年輕人偷偷起身,弓著腰躡手躡腳地順著墻根走去。
“他這是要干什么呢?”神仙在天上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滿臉疑惑不解。
只見年輕人徑直朝家禽和牲畜的圈舍走去。借著月光,他輕輕地走到母雞籠子旁,然后瞅準時機,快速抓起一只母雞,隨后翻過院墻逃走了。
沒想到年輕人本性未改,根本吃不了一點苦,竟然想著偷雞摸狗這種不勞而獲的事情。神仙發現難以點化這個年輕人,嘆息地搖搖頭,無奈地選擇了放棄。
這個年輕人終于淪為乞丐,一路乞討進城,最后在城市角落一間快要倒塌的廢棄房屋內棲身。
懶惰的他終日無所事事,每天睡到太陽照屁股時才起床,然后拿著一口破碗,拄著一根木棍,不情愿地挪動身體,往街邊一坐,口中念念有詞:“各位行行好,祝您身體好,家庭又和睦,健康沒煩惱。”
神仙看到年輕人變成如此模樣,氣不打一處來。為了懲罰他,神仙決定把這個懶惰的年輕人變成了相貌丑陋的蛤蟆魚。
變成蛤蟆魚后的年輕人仍舊不知悔改,竟讓自己的頭上長出一個小肉瘤,而且會發光,像是一個小燈籠。
“小燈籠”成了蛤蟆魚捕食獵物的誘餌。每當發現有小魚靠近時,蛤蟆魚就讓“小燈籠”發光,吸引它們再靠近些,然后乘機一口吃掉它們。
這個懶惰的年輕人吶,直到現在還不思悔改,永遠這樣懶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