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座山,祂大概爬過四五次了,每一次都未能成功登上山頂。
其實在年紀不大的時候,祂就已經攀登過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當時他跟著一群經驗老到的攀登者,遇到了極為惡劣的極端天氣,幾乎喪命半山腰,但最后,祂們一行人獲得了救援隊的救援,又在不久之后,重新集結再爬這座世界最高峰,成功登上了山頂。
祂記得那時候還有媒體來采訪過祂們,把祂們的事跡登在了報紙上。那時候祂年紀太小,讀不完全報道里的每一個字,是團隊里年長的登山者收藏了幾份當時的報紙,后來祂長大一些,又開始四處登山攀巖,還去找過那位老者,可惜的是,老者已經不在,祂的物品全部都由子女保管,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已經與祂同葬了。
祂過去拜訪想要找一份早年的報紙,顯然很不妥當,于是在向老者的家人表達過自己的哀悼之情后,祂很快就離開了老者的家。
在那附近有一座很有名的山,登山愛好者無人不知,祂開始參與登山冒險以來,也已經攀登過這座算是很“和善”的平緩山坡,這座山的友好程度,大概可以說是市民們老少皆宜的登山好去處。
既然此行未能找到當年的那份報紙,祂便想著,來都來了,再去登一次那座很友好的山吧。
坐在山腳下的一家面館里,祂一邊等待著點好的面條上桌,一邊打開了自己的行囊。
直到老板將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端上了桌擺在祂面前,祂還在緊皺著眉頭翻找著包里的什么東西,看上去有些著急和不安的樣子。
作為一名經驗還算豐富的登山者,都到了即將攀登的山腳下,祂在翻看行囊的時候本不該露出這樣的神態。
怎么會缺了這東西呢?
祂有些懊惱。
盡管這次來到這座城市本意是來尋找老者收藏起來的舊報紙,并沒有打算爬山的想法,所以行囊里的物品不全也并無大礙,但祂感到十分懊惱,祂不該犯這樣基礎的疏漏,沒有一個登山者會不帶這樣東西——一柄結實便捷好收納的登山杖。
祂隱約記得自己不久前還拿出來用過,在哪里用過呢?
祂一手撐在膝蓋上,一手停下了翻包的動作,按在桌子邊緣,差不多只和面碗相隔一個手掌的距離。
然而此時的祂無心吃面。
肚子已經在咕咕叫個不停了,可登山杖卻找不到了,今天不必非得去爬老者家附近的這座山,但登山杖對于一個登山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必需品。
首先,祂出門若是背著這個登山者的行囊,里面一定會放好了登山杖。
其次,祂真的隱約記得,自己好像才使用過自己這根用起來得心應手的登山杖,到底是在哪里用過呢?祂這一路過來,也沒經過什么需要用登山杖的山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