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瓜……一點兒也不甜,一點兒也不好吃。”
——就由我來幫大家解決掉這個問題吧!
祂用這樣的方式,獲得了很多很多那些大家都真的沒有再去嘗試的東西。
至于那些瓜啊果啊,那些據祂所說非常不堪的東西,究竟是不是真的不甜,是不是真的很不堪,其實那些大家也都不甚清楚。
畢竟,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氣的,而不是所有人,都樂意吃螃蟹。
反正已經有個祂去嘗試了,若真不堪,那祂都勇敢地表示要自擔后果了,讓祂擔著唄!若其實很好,也無所謂,因為祂都開口要了,那說明那些大家但凡也要,就是爭搶,即便得到了,也不見得會是完整的好。
所以只要祂這么一說,基本上那些大家也就都夸贊祂勇于承擔,都感謝祂幫大家解決了這些和那些麻煩,都會記得在下一次碰上比較不堪的東西時,想著趕緊找祂來承擔,畢竟,在祂那里,隨便再不堪的東西,也是可以有好處的東西嘛!
這個人吃了很多不好吃的瓜,做了很多很不堪的事,承擔了很多祂承擔不起的后果,當然同樣的,祂也吃到了很多很甜的瓜,做了很多很美好的事,收獲了很多祂很想收獲的成果。
有一天,這個人坐在小板凳上,面前的小桌板上擺著一盤剛切好的瓜,祂還沒有嘗這第一口,祂只是坐在那里,坐定了,看著那盤瓜,腦中進行著一些盡管很尋常但對祂來說并不多見的頭腦風暴。
要不要告訴大家這盤瓜不甜?
其實這會兒祂還沒嘗這盤瓜,但祂肚子很飽,祂已經吃了很多奇奇怪怪卻也算得上美味可口的食物,所以祂根本吃不下這盤瓜了。
可是……
如果給大家吃了,萬一這盤瓜很甜,我就一口都沒機會吃到了。
如果不給大家吃,就算真的吃不完,我也是吃過這盤瓜的人了,且是那些大家都沒吃過的瓜,只有我吃了……
祂的手已經放在了一片離祂最近的瓜瓤邊邊上,下一個動作就應該是拿起來,放進嘴里嚼嚼口感,無論這瓜甜還是不甜,好吃還是不好吃,祂都會在品嘗完第一口之后,跑到大家面前說一句:
“咳,這次的瓜,又一點兒也不好吃了。”
然后這盤瓜就會屬于祂了。
可是……
祂的肚子真的很飽,祂的手捏著那片切好的瓜,遲遲舉不起來。祂的舌尖有意感受這片瓜的清爽口感,祂的肚子卻不想再接納即便只有一口分量的瓜瓤了。
這瓜,吃還是不吃呢?
這瓜,該說好吃還是不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