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這邊更是心急如焚,整個人幾乎不眠不休,日夜守在貴妃的床邊,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仔仔細細地觀察病情的每一絲細微變化。
偶然有一回,她正坐在床邊出神,鼻尖忽然捕捉到一絲異樣的味道,這味道正是從貴妃平日里所用的熏香中散發出來的。林曉心中“咯噔”一下,
不動聲色地悄悄取了些熏香樣本,藏在衣袖里頭。趁著夜色深沉,眾人都放松警惕之時,她尋了個借口,說是要去太醫院取藥,便避開眾人耳目,
七拐八拐來到一處極為偏僻的角落。從衣袖里掏出自己偷偷帶來的簡易化驗工具——這可是她憑借著所學的現代知識,費了好大一番心思自制而成的,
雖說模樣簡陋,可在這緊急關頭,倒也能勉強派上用場。一番查驗之后,果不其然,她驚覺這熏香里竟被人摻入了少量慢性毒藥,雖說這毒藥每次吸入的分量微乎其微,
可天長日久、日積月累下來,毒性發作,那是足以致命的。
林曉頓時大驚失色,臉色“唰”地變得慘白。她心里清楚得很,此事一旦揭露,這平靜的宮廷湖面必然掀起驚濤駭浪,而自己作為那個“捅婁子”的人,
極有可能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但再一尋思,她更明白,要是任由這事兒瞞著,貴妃的性命可就危在旦夕了。思前想后,反復掂量,她終究還是決定冒險一搏。
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她便求見皇帝。在皇帝跟前,她恭恭敬敬地將熏香樣本呈上,而后條理清晰、詳詳細細地解釋了毒藥的成分與危害:“陛下,臣女前幾日偶然察覺貴妃所用熏香有些異樣,心中起疑,
便私下查驗了一番,沒想到竟查出這熏香之中混入了慢性毒藥。正是這毒藥日復一日地悄然侵蝕貴妃的鳳體,才致使貴妃病情反復無常,日益沉重啊?!?/p>
皇帝一聽這話,龍顏大怒,“砰”地一拍龍案,霍然起身,怒喝道:“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膽,竟敢謀害朕的愛妃!”當即下令徹查此事,剎那間,
整個皇宮都被緊張得近乎窒息的氣氛所填滿,上至妃嬪宮女,下至太監侍衛,人人都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
在緊鑼密鼓的調查過程中,隨著線索一點點浮出水面,矛頭漸漸指向了一位頗為得寵的婕妤。原來,這位婕妤眼見貴妃獨得皇帝寵愛,心中妒火中燒,
被嫉妒沖昏了頭腦,妄圖通過下毒這等陰險手段鏟除競爭對手,好讓自己有機會上位?;实鄣弥嫦嗪?,怒不可遏,毫不猶豫地將婕妤打入冷宮,嚴懲其家族相關人等,以儆效尤。
隨著下毒之人落網,貴妃的病情終于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停止了惡化,慢慢有了些許轉機。
林曉因為揭露真相、救了貴妃一命,在宮中的處境總算是稍有改善。宮女太監們看向她的眼神里,不知不覺多了幾分敬畏之色,皇帝也龍顏大悅,對她嘉獎有加,賞賜了不少珍稀的珍寶財物。
但林曉并未因此就放松懈怠下來,她心里清楚,貴妃如今的身子依舊虛弱至極,還需要精心調養,容不得半點馬虎。
然而,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裴家之前與那位被打入冷宮的婕妤有所牽扯的那些傳聞,不知怎的被朝中對手給牢牢抓住了把柄,借機大做文章,狠狠彈劾了一番。
皇帝雖說念及裴家過往為朝廷立下的赫赫功勛,沒有過重懲處,可還是責令裴家閉門思過,削減了一部分權力。如此一來,裴逸在家族中的地位一下子變得岌岌可危,
老一輩的族人紛紛將家族蒙羞的罪責一股腦兒地歸咎于他,對他的管制愈發嚴格,幾乎徹底斷絕了他與外界的聯系,讓他好似被關進了無形的牢籠。
林曉在宮中聽聞此事,心急如焚,好似有千萬只螞蟻在心里爬。她深知裴逸此刻正處在艱難無比的困境之中,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奔到他身邊??蛇@皇宮守衛森嚴,層層關卡,
她根本就沒辦法出宮。無奈之下,她只能托付一位平日里信得過的小太監,偷偷給裴逸帶封信。信中的言語滿是安慰與鼓勵:“裴逸,我知曉你此刻處境艱難,千萬要振作起來。
你要相信,風雨過后,必有彩虹。我在宮中一切安好,你莫要掛念,只盼你在外平平安安的?!?/p>
裴逸收到信后,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暖流,仿若春日里的暖陽穿透陰霾,驅散了心頭些許的黯淡。他深知,此刻唯有振作起來,積蓄力量,才能保護好林曉,守護住他們來之不易的愛情。
于是,他開始韜光養晦,表面上假意順從家族的種種安排,暗地里卻在悄悄積蓄力量,不動聲色地尋找機會,試圖改變當下這糟糕的現狀。
在林曉的悉心照料下,貴妃的病情如同冰雪漸漸消融,逐漸好轉,慢慢恢復了意識。貴妃醒來之后,聽聞是林曉救了自己,對這位聰慧勇敢的女子感激不盡。貴妃本就心地善良,
如今更是把林曉視作救命恩人,在皇帝面前多次為林曉說好話:“陛下,若非林姑娘醫術精湛、膽識過人,臣妾恐怕早已命喪黃泉。如此大恩,臣妾銘記于心,還望陛下多多眷顧?!?/p>
皇帝受貴妃的影響,對林曉的態度愈發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