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元殿
安陵容如同劇中一樣入選了。
輪到孫妙青的時候,她的位置正好在甄嬛旁邊。
孫妙青斜著眼偷偷的看著甄嬛,那樣子略微有一絲的猥瑣。
【嬛嬛果真是絕世容光啊!】
聽到聲音的甄嬛低著頭往旁邊看了一眼,也沒見到身旁的秀女說話,難道是自己幻聽了?
在甄嬛還在糾結的時候,沈眉莊已經入選了。
她是真心實意的替眉姐姐高興。當太監叫到她的時候,她第一次沒反應,眉姐姐手肘碰了她一下,她才反應過來。
連忙行禮,“臣女甄嬛參加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萬福金安。”心中緊張無比,懊惱自己怎么開小差了。
坐在殿里的皇帝覺得前面的秀女也沒什么趣。突然來有個秀女殿前開小差,一時間也沒有怪罪,好奇的問了一句。
“甄嬛?哪個嬛?”
甄嬛見前面眉姐姐那樣說很得皇上太后喜歡,揣測皇上應當是不喜歡有才學的,便回道,“嬛嬛一裊楚宮腰,正是臣女閨名。”
孫妙青在旁邊也不打算用心聲做什么,即便心里說再多,嬛嬛那樣一張臉也是要入宮的,逃不掉。
甄嬛以為這樣能落選,結果皇帝更來興趣了,“詩書倒是很通,甄遠道教女有方。只是不知你是否擔得起這個名字,抬起頭來。”
甄嬛抬起頭,眼睛還是看著地面,坐上的皇帝看到甄嬛的容貌,眼睛都亮了。
旁邊的太后也震驚了。太后深知,甄嬛長得這樣一張臉,皇后看到肯定要發瘋,且她又通詩書,入宮后必然是圣寵。
她還想要阻止一番,卻被甄嬛一一擋了回去。
甄嬛之所以那么努力的辯解,是怕殃及家人。
因為犯了尊者名諱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自從胤禛登基后,他的那些兄弟們都改了名字,把胤字改成了允。
胤禛也知曉太后為難甄嬛,但他執意要她入宮的,也出言為甄嬛說了幾句。
然而太后并不想收手,還想繼續刁難甄嬛。
孫妙青看不下去了,【太后你個老不死的,你夠了!是你兒子執意要讓嬛嬛入宮,你存心刁難嬛嬛做什么?有本事你刁難你兒子去。】
突如其來的聲音嚇的太后不知所措,繼而又是大怒。大膽!什么人敢如此咒罵她,不知道她是太后嗎?不想活了嗎?
正要發作,卻看到周圍沒有任何人說話,皇帝也沒有任何反應,難不成自己聽錯了?
【哼。嬛嬛要是真沒扛過你的刁難,殿前失儀,她一輩子都要和青燈古佛為伴不說,甄氏一族都別想好過了。這般黑心,怪不得生出同樣黑心的皇帝,你死之前,最后的心愿就是見一眼小兒子,結果胤禛都不肯,你死后沒多久,你小兒子也被他搞死在皇陵。活該!】這段話孫妙青只讓甄嬛聽到了和她自己有關的,后面的關于老十四的只讓太后一人知曉。
孫妙青之前看劇的時候,就是最厭惡這個太后的。心狠手黑,自私無情,佛口蛇心,偏心偏到姥姥家了,同樣是一個肚子里出來的孩子,這么差別對待。
甄嬛心中大駭,這聲音又來了。
太后為何如此容不下她?不想讓她入宮直接撂牌子就是,為何非要刁難于她?
太后聽到最后已無意關心甄嬛入不入選了。她不知道那個聲音是誰,從哪里來的,她只知道原來自己死之前都沒能再見到老十四一面,自己死后沒多久皇帝就把老十四殺害了。
一瞬間仿佛老了十幾歲,如同將死之人一般灰敗。只堪堪強撐著坐在鳳位上,不至于失態。
而旁邊的皇帝一心只有眼前的甄嬛,滿心都是失而復得的喜悅,眼里已經看不到旁人。
“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香減玉消。紫禁城的風水養人,必不會讓你玉減香消。”
皇帝聲音落下,旁邊的太監就唱道,“甄嬛,留牌子賜香囊。”
甄嬛無奈,只能謝恩。
【嬛嬛啊,其實你無論穿什么,有那樣一張臉,是逃不了入選的命運。】
甄嬛只以為這是在夸她容貌好,還有點害羞。
“蘇州織造孫株河之妹孫妙青,年十六。”
到自己了,孫妙青利索的跪下行禮。
那報名字的太監見胤禛搖頭,便叫道,“撂牌子賜花。”
【狗皇帝,你行啊。我借這孫妙青的身子,替你改寫大清亡國的命運,你就這么不識好歹,還敢撂我的牌子!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了。】
胤禛:??大清亡國?
自己怎么會聽到這個女人的聲音,而且她說是借孫妙青的身子,難道她只是身體還是孫妙青但內里早就換人了?
莫非是什么妖孽?
胤禛的手緊緊的握成拳頭,怕她會傷害自己,但是又想到能聽到她的心聲,且看她說的那樣子,應當是不會。
本來胤禛還想尋個機會發落孫家,可看現在看來,比起孫家,眼前的這個孫妙青更重要。
至少在他弄清楚大清亡國原因之前,孫家還不能動,孫妙青也必須留下來。
“皇額娘,兒子看這孫妙青身上已經有花了,便不賜花了吧。”
一旁的太后依舊沉浸在老十四的事情里,被胤禛喚了一聲,她不想管皇帝要留誰,一心想著如何能救老十四,隨口便應了下來。
“孫妙青,留牌子賜香囊。”胤禛審視著她。
【算你識相。】
胤禛還挺不爽她那么傲慢的語氣,不過為了大清,他忍了。
甄嬛自剛剛孫妙青開口行禮請安的時候便知道聽到的心聲就是身旁的人,于是忍不住悄悄的打量著她。
心中好奇,這是怎樣一位奇女子。
一群人出了體元殿,往宮外走,到了神武門外,甄嬛還是忍住了攔下孫妙青的沖動,在流珠的攙扶下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