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的干預下,那些心懷不軌的大臣們被一一揪出,暗影堂的陰謀也被徹底粉碎。
新政暫時度過了這次危機,沈府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然而,沈景珩和江念卻沒有絲毫懈怠,他們深知,這僅僅是漫長改革道路上的一個小插曲,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他們。
沈景珩處理完朝堂上的后續事宜,身心俱疲地回到家中。
江念早已備好溫熱的茶水,迎上前去,眼中滿是關切:“景珩,你回來了,先喝口茶,歇歇吧。”
沈景珩接過茶杯,輕抿一口,看著江念,微微嘆了口氣:“這次雖然暫時解決了危機,但新政的推行依舊困難重重。朝堂上的爭斗只是表面,真正的根基在于經濟民生的發展,否則新政如無本之木,難以長久。”
江念在他身旁坐下,輕輕點頭:“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如今國家的絲綢產業,作為重要的經濟支柱,卻面臨著諸多困境。技術守舊,導致產量難以提升,質量也參差不齊,這樣下去,如何能帶動經濟的繁榮?”
沈景珩聞言,目光一亮,他深知江念聰慧過人,總能從關鍵處思考問題:“你說得對,絲綢產業確實亟待變革。只是這改革之路,談何容易,其中涉及到的工藝傳承、匠人的觀念轉變,都是巨大的挑戰。”
江念沉思片刻,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我想深入絲綢工坊,去探尋創新之法。只有親自了解其中的每一個環節,與工匠們深入交流,或許才能找到突破的方向。”
沈景珩一聽,眉頭微皺,眼中滿是擔憂:“這太危險了,絲綢工坊魚龍混雜,你一個女子,我實在放心不下。”
江念握住沈景珩的手,微笑著說道:“我知道你擔心我,但如今局勢緊迫,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會小心的,而且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目標,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沈景珩看著江念堅定的眼神,心中既感動又無奈,他深知江念一旦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那好吧,我安排府中最可靠的侍衛隨行保護你,你一定要萬事小心,每日按時回府,若遇到任何危險,立刻傳信給我。”
江念點頭應允,心中滿是對未來探索的期待。
第二日清晨,江念身著一襲簡約的素色衣衫,帶著兩名武藝高強的侍衛,來到了京城中頗具規模的“瑞錦絲綢工坊”。
工坊位于京城的東郊,遠遠便能聽到機杼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絲線特有的氣息。
江念走進工坊,只見工坊內一片忙碌的景象。數十臺織機整齊排列,工匠們坐在織機前,手腳熟練地操作著,彩色的絲線在他們手中穿梭,逐漸織成精美的綢緞。
工坊的管事王福,是個精明能干的中年男子,他看到江念一行人進來,連忙迎上前去,滿臉堆笑:“不知這位姑娘和幾位爺,有何貴干?”
江念微笑著說道:“王管事,我是來向大家學習絲綢技藝的,想了解一下工坊的運作和工藝。”
王福一聽,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學習絲綢技藝?姑娘,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我們工坊一直遵循著傳統的工藝,怕是沒什么可教姑娘的。”
江念不慌不忙,從袖中拿出沈景珩事先準備好的一封書信,遞給王福:“王管事,您先看看這封信。”
王福接過信,打開一看,臉色微微一變,信是沈景珩親筆所寫,信中表明江念的身份,并囑咐王福全力配合她的學習和調研。
王福立刻恭敬起來:“原來是沈公子的夫人,小的有眼不識泰山,還望夫人恕罪。夫人有任何需要,盡管吩咐。”
江念笑著擺擺手:“王管事不必多禮,我只是想實實在在地學習,還望您能安排一位經驗豐富的工匠,為我講解一二。”
王福連忙應下,帶著江念來到一位正在專注織綢的老工匠面前:“夫人,這是我們工坊的李師傅,他在這一行干了大半輩子,手藝精湛,經驗豐富。李師傅,這位是沈公子的夫人,想跟您學習絲綢技藝,您可得多費心。”
李師傅抬起頭,看著江念,眼中透著驚訝:“夫人,您想學這手藝?這可苦得很吶。”
江念誠懇地說道:“李師傅,我知道這不容易,但我真心想為絲綢產業的發展出一份力,還望您能不吝賜教。”
李師傅見江念態度誠懇,便點了點頭:“既然夫人有這份心,那我就從最基礎的開始講起。”
李師傅帶著江念來到一臺織機前,指著織機上復雜的部件說道:“夫人,這是織機,是織綢的關鍵工具。這經線和緯線的交織,全靠這織機的運作。我們現在用的織機,是先輩們傳下來的,雖然能織出精美的綢緞,但操作復雜,速度也慢。”
江念仔細地觀察著織機,提出了心中的疑問:“李師傅,那有沒有辦法改進這織機,讓它操作更簡便,速度更快呢?”
李師傅無奈地搖了搖頭:“夫人,我們也想過,但這織機的構造,歷經幾代人都沒什么大的改變,想要改進,談何容易。而且,我們一直遵循著傳統的工藝,生怕改壞了,壞了這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江念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她知道,想要改變現狀,不僅要解決技術上的難題,還要打破匠人們守舊的觀念。
接下來的幾天里,江念每日早早來到工坊,跟著李師傅學習每一道工序。
挑絲時,纖細的絲線總是在她指尖纏繞,她反復練習,才逐漸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染絲時,她認真研究各種天然染料的配比,嘗試不同的溫度和時間對色彩的影響。她的好學和堅持,漸漸贏得了工匠們的認可和尊重。
然而,江念心中清楚,目前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她在工坊里四處觀察,與工匠們深入交流,了解到絲綢產業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還有管理和市場方面的。
工坊的管理模式陳舊,效率低下,而且對市場需求的把握不夠準確,導致生產出來的絲綢款式單一,難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回到沈府,江念將在工坊的所見所聞和心中的困惑告訴了沈景珩。
沈景珩聽完,陷入了沉思:“看來,絲綢產業的改革,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技術創新、管理優化、市場調研,缺一不可。我們要想辦法整合各方資源,推動整個產業的升級。”
江念點頭表示贊同:“沒錯,我會繼續在工坊里尋找靈感,同時,也需要你在朝堂上為產業的改革爭取支持,制定相關的政策。”
沈景珩看著江念,心頭涌過一絲暖流:“好,我們一起努力。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都會在你身邊支持你。”
在這困境之中,沈景珩和江念攜手并肩,為了絲綢產業的創新發展,為了新政的穩固根基,踏上了充滿挑戰的探索之路。
他們深知,前方的道路荊棘叢生,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開辟出一條繁榮發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