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文物歸還儀式的鎂光燈下,蘇晚跪在鎏金地毯上,手中金絲楠木盒浸透咸澀海風。當她用點金手絕技旋開永樂青花雙耳瓶的剎那,二十二封未寄出的信箋如白鴿紛飛——全是蘇明月與顧淮之母親往來的考古筆記,每張信紙都拓著走私文物的微縮膠片。
顧淮之的輪椅停在展廳陰影處,心電監護儀與文物恒溫系統的滴答聲共鳴。他望著蘇晚將修復完成的羊脂玉鐲放進保險箱,那鐲子內壁的星圖正與他頸間刺青形成完整星宿。
“蘇小姐,“國際刑警負責人遞來一份文件,“這是顧明遠的認罪書,他供出了整個走私網絡。“
蘇晚翻開文件,瞳孔驟然收縮——名單上赫然列著三位政要的名字,而最后一行寫著:“1987年南海考古隊遇襲案主謀:顧明遠、蘇明月。“
“這不可能!“她猛地站起,“我母親是受害者!“
“證據顯示,“負責人指著文件中的照片,“蘇明月女士曾與顧明遠有過多次秘密會面,并在遇襲前將考古隊坐標泄露給他。“
顧淮之的輪椅突然發出刺耳摩擦聲。他蒼白的手指扣住扶手,青筋暴起:“二叔在說謊!這些照片是偽造的!“
蘇晚轉身望向顧淮之,發現他頸間刺青正在滲血。那是用放射性顏料紋的沉船輻射值曲線,此刻正隨著他的情緒波動而顯現異常。
“淮之,“她蹲下身握住他的手,“你早就知道這些,對嗎?“
男人閉了閉眼,喉結滾動:“母親臨終前告訴我,當年是蘇明月主動接近顧明遠,目的是獲取走私網絡的核心名單。但她沒想到...“
“沒想到顧明遠會下殺手。“蘇晚接過話頭,淚水滑落,“所以她才會在墜樓前,將最后的證據藏在玉鐲里。“
子夜鐘聲敲響時,蘇晚出現在顧淮之的病房門口。她手中明代斗彩雞缸杯盛著深褐藥汁,杯底“大明成化年制“的款識在月光下泛起漣漪。
“喝下去。“她將槍傷藥與解藥混在茶湯里,“顧氏老宅地宮還藏著最后七件文物...“
“需要結婚才能共同繼承?“顧淮之笑著咳出血沫,抬手露出無名指上的金絲戒指——那是用修復玉壺春瓶的金泥熔鑄的,“蘇大師要不要再修補件更珍貴的文物?“
蘇晚俯身將玉鐲套上他手腕,斷口處的金絲紋在月光下恍若銀河:“顧先生,碎玉成歡的下一句是...“她的吻落在輻射灼痕上,“破鏡重圓。“
窗外暴雨驟歇,七星海棠第三次綻放。修復館的燈永遠亮著,像海上永不熄滅的燈塔。
三年后,蘇顧夫婦在南海打撈起刻滿遇難者名字的青銅鼎,鼎內藏著當年考古隊合影。國際拍賣行新增“金繕修復“認證體系,所有拍品植入蘇晚研發的納米追蹤芯片。
顧淮之輪椅暗格發現的妊娠診斷書,背面繪著嬰兒襁褓紋樣的金繕設計圖。蘇晚撫摸著微微隆起的小腹,望向修復館墻上母親的照片:“媽,您的外孫會繼承蘇家的點金手,繼續守護這些歷經滄桑的文物。“
顧淮之從身后環住她,將一枚金絲鑲嵌的玉鐲戴在她腕間:“這是用當年那對斷鐲重鑄的,里面藏著我們孩子的名字。“
蘇晚低頭看去,玉鐲內壁用微雕技法刻著:“顧念蘇“。
(全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