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平定后,朝局漸穩。
沈長歌開始逐步放權,一日早朝,皇帝端坐龍椅,沈長歌垂簾聽政。
“諸位愛卿。”皇帝堅定的聲音響起,“朕有一事相商。”
大臣們面面相覷,這還是皇帝第一次主動提出議題。
“朕欲改革科舉,增設武舉,選拔人才,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皇上。”丞相出列反對,“科舉制度沿用百年,豈可輕易改動?”
皇帝不慌不忙道:“丞相所言極是,但如今邊疆未穩,正是用人之際,增設武舉,既可選拔將才,又可安撫武人,何樂而不為?”
沈長歌在簾后微微頷首,這是她教導多時的成果。
經過激烈探討,雖有爭議,但最終通過了增設武舉的決議。
退朝后,皇帝興奮地跑到沈長歌面前:“母后,朕做得如何?”
沈長歌慈愛地摸摸他的頭:“皇兒做得很好,母后還有一事。”
“母后請講。”皇帝認真的看著她。
“你如今已到了選妃的年歲,時候該充盈后宮,為皇室開枝散葉了。”這事沈長歌已經籌劃了很久。
皇帝點點頭,“全由母后做主吧。”
數日后,沈長歌在永和宮召見了幾位心腹。
“諸位。”她開門見山,“哀家已為皇帝安排選妃,也決定功成身退了。”
眾人震驚,“太后娘娘!”
沈長歌嘆了口氣,“皇帝已經能夠獨當一面,哀家是該退隱了,不過,在離開之前還有最一件事。”
她取出一份名單,“這是哀家多年來收集的貪官污吏名單,本宮要你們,在哀家離開后,協助皇上肅清吏治。”
眾人含淚領命。
當夜,沈長歌獨自站在御花園的海棠樹下。
月光如水,灑在她身上,仿佛為她披上了一層銀紗。
“母后。”皇帝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沈長歌回頭,看到皇帝眼中含淚,“您真的要離開了嗎?”
沈長歌看著這個比自己高一頭多的男人,“皇兒已經長大了,母后也該功成身退了。”
她取出一枚玉佩,這是母后留下的信物,如今,就交到你手上了。
皇帝接下玉佩,捧在手心仔細端詳著。
沈長歌輕輕道:“皇兒,這天下蒼生,就交給你了。”
“是!”皇帝知道,自己的羽翼已經豐滿,是該離開母后的庇佑了。
翌日清晨,沈長歌準備離宮,他給皇帝留下一封信:
天下已定,吾愿已了,愿吾兒勤政愛民,開創盛世。
皇帝將信收起珍藏,心道:母后放心,兒臣定不負所托……
馬車在宮道上緩緩行駛,沈長歌透過車窗,看到進宮選秀的少女們。
她們身著艷麗的衣裙,俊秀的臉上帶著笑容,真是花一樣的年歲。
這不禁讓沈長歌恍惚了一下,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那時,她也才十六歲,對未來滿懷憧憬,如今已步入暮年,真真是歲月催人老啊……
數年后
一位游方道姑來到京城,她聽說,當今圣上勤政愛民,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道姑站在皇宮外,望著巍峨的宮墻,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而后,她微笑著轉身離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