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夜,靜謐得有些壓抑,月光艱難地穿透厚重云層,灑在靖王府的琉璃瓦上,泛著清冷的光。蘇爽獨自坐在庭院的石凳上,手中無意識地擺弄著一片落葉,眉頭緊鎖,滿心的愁緒如這夜色般濃稠。她與蕭景珩成婚已有一段時日,起初,他們攜手面對王府內外的種種難題,感情在磨合中逐漸升溫,可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卻將他們的關系推向了懸崖邊緣。
回想起幾日前,蘇爽晨起便覺身體不適,頭暈目眩,四肢乏力,還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起初,她以為只是偶感風寒,并未放在心上,可隨著癥狀愈發嚴重,連日常行走都變得艱難,這才喚來沈太醫診治。沈太醫把完脈后,臉色瞬間變得凝重,猶豫再三,還是說出了那個讓蘇爽如墜冰窖的診斷——她中了蠱毒。
“這怎么可能?”蘇爽難以置信地瞪大雙眼,“我向來待人友善,未曾與人結下如此深仇大恨,怎會有人對我下蠱?”
沈太醫無奈地嘆了口氣:“王妃,這蠱毒極為罕見,毒性隱匿,若不是老臣曾在古籍中見過記載,一時也難以察覺。”
消息很快傳到了蕭景珩耳中,他心急如焚,匆匆趕回王府。看到蘇爽蒼白虛弱的模樣,他心疼不已,緊緊握住她的手,仿佛這樣就能給她力量:“阿爽,你放心,本王定會找出幕后黑手,為你解毒。”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隨著調查的深入,種種線索竟都指向了蕭景珩。有人在王府的密室中發現了與蠱毒相關的書籍和器具,而那密室的鑰匙,只有蕭景珩一人持有。更致命的是,王府的一個丫鬟出面作證,稱曾看到蕭景珩在蘇爽的茶水中動過手腳。
面對這些證據,蘇爽只覺天旋地轉,她不敢相信,那個與她朝夕相伴、共同經歷風雨的人,竟會是害她的兇手。“王爺,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告訴我,這不是真的!”蘇爽淚流滿面,聲音顫抖。
蕭景珩一臉震驚與委屈,他急切地解釋:“阿爽,我怎么會害你?這一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我!那密室我許久未進,定是有人趁我不備,將那些東西放進去的;至于那丫鬟,我懷疑她被人收買了!”
可此時的蘇爽,已被憤怒和絕望沖昏了頭腦,她根本聽不進蕭景珩的解釋。“證據確鑿,你讓我如何相信你?”蘇爽轉身,決絕離去,只留下蕭景珩呆立原地,滿心的無奈與痛苦。
很快,和離的消息傳遍了京城。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議論紛紛,有人為蘇爽的遭遇感到惋惜,有人則對蕭景珩的行為表示不齒。而蘇爽,在和離后,搬回了侯府。她整日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吃不喝,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蕭景珩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的甜蜜與誓言,如今都成了最鋒利的刀刃,刺痛著她的心。
侯府的下人看著蘇爽日漸憔悴的模樣,心疼不已,卻又不知如何安慰。蘇爽的庶妹蘇婉兒,表面上裝出一副關心的樣子,時常來探望她,可眼底卻藏著不易察覺的得意。
“姐姐,你別太傷心了。那蕭景珩不知好歹,辜負了你的一片真心。你這么優秀,何必為他如此折磨自己呢?”蘇婉兒假惺惺地說道。
蘇爽看著她,心中涌起一股厭惡,她知道蘇婉兒向來嫉妒自己,如今自己落難,她怕是在心里偷著樂呢。“多謝妹妹關心,我自己的事,我心里有數。”蘇爽冷冷地回應道。
回到靖王府的蕭景珩,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與自責之中。他不明白,為何一切會變成這樣。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開始四處尋找證據,調查事情的真相。他走訪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詢問了無數人,卻始終一無所獲。
而此時,遠在皇宮的林貴妃,得知蘇爽和蕭景珩和離的消息后,心中暗自得意。她一直視蘇爽為眼中釘,如今蘇爽失勢,她怎能不開心。“哼,蘇爽,跟我斗,你還嫩了點。這下,看你還怎么在這京城興風作浪!”林貴妃坐在鳳椅上,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冷笑。
在這場和離風波中,沈太醫也心急如焚。他深知蕭景珩的為人,相信他絕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于是,他一邊四處尋找解蠱的方法,一邊暗中協助蕭景珩調查真相。
一日,沈太醫在整理醫書時,突然發現了一個關于蠱毒的特殊記載。上面提到,有一種蠱毒,中蠱者會出現幻覺,記憶也會被篡改,這或許就是為何蘇爽會堅信蕭景珩是兇手的原因。沈太醫如獲至寶,立刻將這個發現告訴了蕭景珩。
蕭景珩聽后,眼中燃起了一絲希望:“沈太醫,你確定嗎?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就有辦法證明我的清白了!”
沈太醫點頭:“王爺,老臣雖不敢百分百確定,但這或許是唯一的突破口。我們必須盡快找到解蠱的方法,讓王妃恢復清醒。”
于是,蕭景珩和沈太醫開始日夜鉆研醫書,四處尋找藥材,只為盡快解開蘇爽身上的蠱毒,還自己一個清白,也讓蘇爽免受痛苦。而此時的蘇爽,依舊沉浸在痛苦與迷茫之中,對即將到來的轉機一無所知。她望著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嘆息,這場突如其來的和離風波,究竟何時才能平息?她與蕭景珩之間的感情,還能否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