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線穿過雕花窗欞,灑在靖王府的書房里。蘇爽坐在案前,手中握著一支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眉頭緊鎖,面前攤開的是大黎王朝的輿圖,上面用朱砂標記著南疆的邊界。蕭景珩站在一旁,神色凝重,目光緊緊盯著輿圖,似乎要從那密密麻麻的線條中找出破局之法。
“王爺,南疆叛軍此次來勢洶洶,咱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蘇爽擱下毛筆,抬起頭,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擔憂。
蕭景珩微微頷首,沉聲道:“是啊,南疆地勢復雜,易守難攻,我軍對那里的地形了解有限,這是個大難題。而且,朝堂上如今也是人心惶惶,有些大臣主張求和,有些則力主開戰(zhàn),意見不一。”
蘇爽站起身,在書房里來回踱步,腦海中快速思索著。突然,她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快步走到蕭景珩身邊:“王爺,我有個想法。我雖沒去過南疆,但在現(xiàn)代的歷史書上,看過不少關于軍事地理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內(nèi)容,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靈感。”
蕭景珩看著蘇爽,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哦?阿爽,你快說說。”
蘇爽指著輿圖上南疆的一處關隘,說道:“您看,這里是南疆的咽喉要道,若能在此處設下伏兵,截斷叛軍的補給線,或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我們可以利用現(xiàn)代的通訊方式,改良傳訊手段,讓前線的軍情能更快地傳遞回來,便于我們及時做出決策。”
蕭景珩聽著蘇爽的分析,不住地點頭:“阿爽,你果然聰慧過人。這些想法若是能實施,對我軍極為有利。不過,想要說服朝堂上那些守舊的大臣,恐怕不容易。”
兩人正說著,管家匆匆走進書房,神色慌張:“王爺,王妃,宮里傳來消息,陛下緊急召集各位皇子和大臣進宮商議南疆戰(zhàn)事,讓您即刻前往。”
蕭景珩和蘇爽對視一眼,蘇爽說道:“王爺,不管朝堂上有多少阻礙,我們都要為國家、為百姓爭取一個最好的結果。我陪你一起去。”
蕭景珩握緊蘇爽的手,用力地點點頭:“好,我們走。”
兩人趕到皇宮,御書房內(nèi)已經(jīng)聚集了眾多皇子和大臣。皇帝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看著下方爭論不休的眾人,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頓時,房間里安靜了下來。
“諸位,南疆叛軍進犯,事關我大黎王朝的安危,大家可有什么良策?”皇帝的聲音低沉而威嚴。
話音剛落,大皇子蕭景軒站了出來,拱手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南疆叛軍實力不弱,我軍貿(mào)然開戰(zhàn),勝負難料。不如先派使者前去求和,送上一些金銀財寶,穩(wěn)住他們,再從長計議。”
此言一出,立刻有幾位大臣附和:“大皇子所言極是,求和可避免生靈涂炭,實乃上策。”
蘇爽心中暗怒,忍不住上前一步,說道:“大皇子,這求和之策看似穩(wěn)妥,實則是飲鴆止渴。南疆叛軍狼子野心,今日你求和送財,他日他們必定會索要更多,我大黎王朝的威嚴何在?百姓的安穩(wěn)又如何保障?”
蕭景軒臉色一沉,不悅道:“蘇爽,你一個女子,懂什么軍國大事?莫要在這里胡言亂語!”
蘇爽毫不畏懼,直視蕭景軒的眼睛,義正言辭地說:“大皇子,女子雖不能像男子一樣沖鋒陷陣,但同樣關心國家安危。我雖不懂軍事,但也知道一味求和只會讓敵人更加囂張。我們應該主動出擊,保衛(wèi)國土!”
這時,蕭景珩站出來,朗聲道:“父皇,兒臣贊同王妃的觀點。求和并非長久之計,唯有一戰(zhàn),方能震懾叛軍,保我大黎王朝的太平。兒臣愿領兵出征,討伐南疆叛軍!”
皇帝看著蕭景珩,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景珩,你有此決心,朕很欣慰。不過,這戰(zhàn)事非同小可,還需從長計議。”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之際,林貴妃突然從內(nèi)室走了出來,嬌聲道:“陛下,臣妾聽聞南疆戰(zhàn)事緊急,特來為陛下分憂。依臣妾之見,這打仗勞民傷財,還是求和為好。”
蘇爽看到林貴妃,心中警鈴大作。她知道,林貴妃向來與自己和蕭景珩作對,這次突然出來主張求和,背后肯定有陰謀。
“林貴妃,這是朝堂議事,你一個后宮女子,怎可隨意插手?”蘇爽毫不客氣地說道。
林貴妃臉色微變,冷笑道:“蘇爽,本宮乃是貴妃,關心國家大事有何不可?倒是你,屢次在朝堂上大放厥詞,成何體統(tǒng)!”
皇帝皺了皺眉頭,說道:“好了,都別吵了。此事事關重大,朕需要再考慮考慮。諸位先退下吧。”
眾人行禮退下,蘇爽和蕭景珩走在最后。蘇爽低聲對蕭景珩說:“王爺,林貴妃此舉定有蹊蹺,我們必須小心。”
蕭景珩微微點頭:“我明白,看來這朝堂上的水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深。不管怎樣,我都不會讓南疆叛軍得逞,也不會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破壞我們的國家。”
回到王府,蘇爽和蕭景珩顧不上休息,又開始研究起軍事戰(zhàn)略和朝堂局勢。他們知道,一場硬仗即將來臨,而他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