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如血,余暉給勇帥府鍍上一層暖黃。
今日的勇帥府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煙火氣。
勇帥府的主人趙戰,與夢瑤、香菱、秦風、萊依拉,還有趙戰特意邀請來的華峻圍坐一處,準備共享晚宴。
起初,秦風因講究禮節,又自覺身份低微,站在一旁,怎么也不肯上桌。
趙戰見狀,趕忙起身,一把拉住秦風的胳膊,誠摯說道:
“每次出征,你都在我鞍前馬后,悉心護我周全,功勞可不小,理應上桌一同用飯!”
秦風這才面露難色,小心翼翼地坐在了趙戰一旁的桌前,身姿緊繃,連雙手都不知該往哪兒放,拘謹得很。
而趙戰的另一邊,坐著一臉堅決的夢瑤。
從落座起,她就執意要挨著趙戰,那股子執拗勁兒誰也勸不動。
此刻,她眉眼彎彎,嘴角噙著一抹笑意,安心地坐在趙戰身旁,時不時偏頭,與趙戰輕聲說上幾句。
趙戰站起身,臉上帶著爽朗的笑容,雙手微微抬起示意大家安靜。
“今日大伙能聚在這兒,是難得的緣分!”
他目光掃過眾人,眼神里滿是熱忱,
“在這之前,我們各自奔忙,歷經風雨,如今能圍坐一桌,實在是不容易。”
“秦風,你一路相隨,護我安危,往后莫要再如此見外;”
“香菱,你這手藝愈發精湛,每次品嘗你的菜肴,都是一場難得的享受;”
“夢瑤,你的陪伴讓我倍感溫暖;”
“萊依拉,你來自遠方,帶來別樣的見識;”
“華峻兄,多謝你應邀前來,讓這頓飯更添幾分熱鬧。”
他端起酒杯,高高舉起,
“愿我們往后的日子,無論風雨,都能這般相聚,情誼永不散場!來,大伙動筷,別拘束!”
說罷,他率先坐下,笑著招呼大家,眾人也跟著拿起碗筷,熱熱鬧鬧地吃了起來。
飯桌上歡聲笑語不斷,氛圍溫馨融洽。
華峻夾了一筷子菜,一邊咀嚼一邊對趙戰說道:
“哥,我聽聞霍將軍正在緊鑼密鼓訓練軍隊,張羅著河西之戰呢。”
夢瑤原本正慢慢吃著,聽到這話,手上的動作瞬間停住,心猛地一沉。
她抬眸看向趙戰,眼神里悄然浮上一層憂慮,腦海中不由自主地開始胡思亂想:
“又要打仗了,趙戰是軍中將領,這次是不是又得奔赴前線?危險重重,此去又不知會遇上什么狀況……”
這般想著,她的眉頭越皺越緊,連面前的飯菜都失了滋味。
而香菱這邊,表面上她也在聽著大家的交談,時不時點點頭,可實際上心思早就飄遠了。
她腦海里正翻騰著各種食材和烹飪方法,想著下次要用新學的技法做一道前所未有的美味,甚至嘴角還不自覺地微微上揚,沉浸在自己的美食世界里。
萊依拉坐在一旁,腦袋一點一點的,像個失控的不倒翁。
她強撐著睜開眼皮,可困意如潮水般不斷涌來,很快又耷拉了下去。
晚宴的熱鬧與交談聲仿佛成了她的催眠曲,她的意識漸漸模糊,身體也開始不受控制地往一邊歪去,在睡與醒的邊緣苦苦掙扎。
趙戰聞言,神色一凜,放下手中碗筷,一臉嚴肅地說道:
“霍將軍一直對河西之地念念不忘,他的抱負可不小。”
“河西走廊地勢險要,乃是連接中原與西域的咽喉要道,控制此地,進可攻,退可守。”
“霍將軍謀劃這場河西之戰,一來是要打通中原與西域的商路,促進貿易往來,讓我朝的絲綢、茶葉等能遠銷西域,同時引入西域的良馬、香料等奇珍異寶,增強國力;”
“二來,河西地區長期被匈奴盤踞,他們時常侵擾邊境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霍將軍立志要將匈奴趕出河西,為百姓消除這心頭大患,保一方太平;”
“再者,從戰略布局來看,拿下河西,能對匈奴形成包圍之勢,削弱其勢力,鞏固我朝邊疆防線,讓我朝在軍事上占據主動。”
“他為此籌備良久,日夜操練兵馬,想必這場河西之戰,定會是一場硬仗。”
華峻放下筷子,微微皺眉,臉上帶著幾分憂慮,對趙戰說道:
“雖說霍將軍的戰略規劃明晰,抱負遠大,可如今朝堂局勢復雜。”
“據我所知,朝廷中反對這場戰事的人不在少數。”
“有些大臣擔憂戰爭耗費巨大,國庫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畢竟一場大戰,糧草、兵器、軍餉等都是天文數字,戰后的恢復重建更是需要大量錢財,這會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
“還有些人害怕一旦戰事失利,不僅損兵折將,還會讓匈奴愈發囂張,邊境將永無寧日。”
“在這些反對聲浪之下,想要順利促成這場戰役,實在是困難重重。”
趙戰聽完,陷入短暫沉思,隨后緩緩點了點頭,神色凝重又堅定:
“的確是這樣。但霍將軍心里清楚,他也定會讓陛下明白,反擊匈奴的統治,乃是我大漢的唯一出路。”
“長久以來,匈奴屢屢侵犯我大漢邊境,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
“邊境的安寧被肆意踐踏,百姓的生活支離破碎。”
“若我們一味隱忍,匈奴只會得寸進尺,我大漢的威嚴何在?民生又怎能安穩?”
“只有主動出擊,徹底擊敗匈奴,才能一勞永逸,換來真正的和平,開拓出我大漢更為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華峻聽著趙戰慷慨激昂的話語,內心的熱血瞬間被點燃,眼神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
他猛地放下筷子,站起身來,身姿挺拔,語氣堅定且豪邁:
“若真有那么一天,我華峻定當再次披上戰甲,挽起強弓!不管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都愿緊隨霍將軍,奔赴戰場,為大漢的榮耀而戰,為邊境百姓的安寧而戰,縱馬揚鞭,血沃沙場,在所不辭!”
趙戰正聽得熱血沸騰,臉上的豪情瞬間一滯,眼中滿是詫異,愣了一下才對華峻說:
“你還要出征?”
他頓了頓,像是想起什么,接著道:
“我可聽聞,你父母正打算給你說一門親事,對方家族顯赫,這門親事要是成了,對你、對你們家都是好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操勞半生,一心為你打算,你可不要辜負了他們的一番心意。”
華峻聽了,原本意氣激昂的面龐瞬間變得若有所思,眼神也逐漸放空。
突然,他不著痕跡地瞄了眼一旁的夢瑤,因為喝了酒的緣故,他的臉本就有些紅潤,此刻更是紅到了耳根。
像是借著酒勁,又像是壓抑許久終于找到了宣泄口,他緩緩開口,聲音帶著幾分喟嘆:
“自從得知夢云沒死,我的心里便再也裝不下別人了。”
“這些日子,我常常想著,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去夢云休眠的山洞看一看。”
“可世事難料,我只怕自己沒這個機會了。”
“與其空等,倒不如去實現當初的抱負,奔赴戰場,上陣殺敵。”
“身為大漢子民,保家衛國本就是我們該承擔的責任,這才不枉此生。”
華峻說完,將舉起的酒杯再次一飲而盡,辛辣的酒水順著喉嚨滑下,像是要把滿心的愁緒都一并咽下。
剎那間,空氣仿佛凝固,四周悄然無聲,每個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思緒里。
趙戰眼神空洞,直直地盯著前方,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夢云的一顰一笑,那些與她共度的時光走馬燈般在眼前閃現。
華峻也陷入回憶,夢云的身影在他心間縈繞,久久不散。
秦風安靜地坐在一旁,神色平靜,默默聽著他們的對話,不發一言。
偶爾,他的目光會不著痕跡地從眾人身上滑開,偷偷瞄向旁邊的香菱。
眼神輕掠,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想瞧瞧她正在做什么。
香菱則托著腮,眼神飄忽,腦海中全是各種食材和新奇的菜譜,想著下次要做出更美味的菜肴。
萊依拉坐在角落,困意如潮水般涌來,腦袋一點一點,眼皮也越來越沉,昏昏欲睡。
夢瑤微微皺眉,目光在趙戰和華峻之間來回游走。
她心里暗自思忖,原來華峻對自己的姐姐夢云也是一往情深。
可在她的認知里,姐姐夢云和趙戰之間的感情千絲萬縷、刻骨銘心。
這三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復雜的過往?
又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她滿心疑惑,卻不知從何問起?只能在心底默默揣測。
屋內燭光昏黃,如濃稠的霧靄,將低沉的氛圍肆意渲染。
桌上杯盤狼藉,濃烈的酒氣在空氣中彌漫不散。
華俊癱坐在椅子上,身子微微搖晃,顯然是喝多了。
他雙眼迷離,神色間滿是落寞,長嘆一口氣后,帶著濃重鼻音,聲音里透著化不開的失落與悵惘:
“我真的好想再見見夢云,可惜一直沒機會,太遺憾了……”
夢瑤坐在趙戰身旁,安靜得像一尊雕塑。
她垂著眼眸,長睫投下扇形的陰影,手指無意識地揪著衣角,把衣角都揪出了幾道褶皺。
聽到華俊這番話,她像是被電流擊中,猛地抬起頭,動作太過急促,幾縷發絲凌亂地散落在臉頰旁。
眼中先是閃過一絲詫異,像是被華俊藏在心底的渴望給驚到了,那一瞬間的神情里,還夾雜著些許疑惑。
不過很快,她眉頭漸漸舒展,眉心的褶皺悄然消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她脆生生地開口:
“你想見我姐姐夢云?”
說話間,她上身前傾,雙手撐在膝蓋上,眼神直勾勾地盯著華俊,那目光銳利得仿佛能穿透華俊的內心,試圖將他對夢云的這份念想探究個透徹。
端詳了華俊片刻后,夢瑤身子往后一靠,接著輕松地擺了擺手,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這有什么難的!等有機會我帶你去靈淵圣地見她就是,你也別再遺憾啦!”
她的聲音清脆響亮,在這沉悶的屋子里格外清晰,像是要把華俊心頭的陰霾一掃而空。
華峻本滿臉沮喪,頭低垂著,發絲凌亂地搭在額頭,身形也因失落而微微佝僂,周身仿若被一層灰暗的陰霾籠罩。
聽聞夢瑤的話,他像是被一道閃電擊中,瞬間來了精神。
脊背猛地挺直,原本黯淡無光的雙眸瞬間被點亮,炯炯有神。
他目不轉睛地望著夢瑤,眼中滿是急切與期待,連呼吸都不自覺加重,胸膛劇烈地起伏著,嘴唇微張,半晌才激動地問道:
“你說的是真的嗎?”
夢瑤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淺笑,語氣里帶著不容置疑的勁頭:
“我還能騙你?就這么點兒事兒。我帶你去見她就是。”
說著,隨意地甩了下肩頭的發絲,眼神坦然地迎上華峻熾熱的目光。
“不過……”
夢瑤話鋒一轉,臉上的笑意稍稍收斂了些,神色變得認真起來,
“她在靈淵圣地里休眠,你看她也就是看見她休眠而已,也做不了什么,她只能在那兒休眠。誰也不知道她會睡多久。”
她微微皺起眉頭,輕輕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華峻聽聞,眼中的光芒卻并未因此黯淡半分,反而愈發堅定。
他緊盯著夢瑤,像是在向她,又像是在向自己承諾:
“哪怕只是看她一眼,我也甘愿,一定要帶我去。”
說罷,雙手不自覺地攥成拳頭,仿佛握住了那一絲珍貴的希望。
夢瑤嘴角噙著一抹明媚的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毫無保留地綻放著,雙眸彎成月牙,眼里閃爍著靈動的光芒,看著華峻,承諾道:
“那好吧,就這么說定了!”
聲音清脆悅耳,像是山間的潺潺溪流,透著十足的干脆勁兒,話語里滿是不容置疑的篤定。
坐在夢瑤身旁的趙戰,聽到夢瑤這般爽快的回應,動作瞬間一滯。
他緩緩偏過頭,目光定在夢瑤身上,眼神里先是閃過一絲詫異,像是沒想到夢瑤會如此果斷。
緊接著,佩服之情如潮水般在他眼底蔓延開來,那目光中,滿是毫不掩飾的欣賞與欽佩,仿佛在這一刻,對夢瑤有了全新的認識。
觥籌交錯間,剛才那股多愁善感的情緒如輕煙般消散。
他們重新拾起碗筷,動作隨意又自然,碗筷碰撞餐盤,發出清脆聲響。
有人一邊往嘴里送菜,一邊眉飛色舞地講著趣事,引得旁人哈哈大笑,前俯后仰;
有人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隨后暢快地用手背抹了抹嘴。
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輕松自在的神情,歡聲笑語不斷,仿佛剛才那些沉重的感慨、失落的情緒,從未在這席間出現過。
---------------
夜漸深,屋內的燈光依舊明亮。
幾人仍圍坐在一起,飯菜已涼,酒也見底。
交談聲、歡笑聲在寂靜夜里傳得很遠。
終于,有人打著飽嗝起身,伸個懶腰準備告辭。
其他人也陸續起身,互道晚安后,拖著微醺的步伐,沿著不同方向各自散去。
只留下空蕩的房間,訴說著方才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