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琦站在繡坊遺址的廢墟中,手中捧著一件半截破碎的青花瓷瓶。她的心跳急劇加速,意識到這件遺物可能是解開一切謎團的關鍵。瓷瓶的邊緣被歲月侵蝕,裂痕處布滿了細小的脈絡,就像時間留下的痕跡。她小心翼翼地將它捧起,帶到實驗室進行檢測。瓷瓶表面的一絲金色霧氣開始在光照下閃爍,仿佛某種無形的能量正在覺醒。
她與林薇一同對它進行初步清理,但就在她輕輕地觸碰到瓷瓶裂縫時,一道強烈的金色霧氣從瓶口彌漫開來,迅速籠罩整個房間。霧氣奇異地漂浮在空中,形成了一道透明的環狀回廊,將蘇琦和林薇的世界與某個未知的時空連接在一起。她深吸一口氣,感覺到一種無法言喻的沖擊波穿透她的每一根神經。她突然感到,自己的記憶,甚至是她生命中最隱秘的片段,開始顯現出來。
1937年,陸文淵站在一間充滿書籍與實驗器材的實驗室中,眼前的瓷瓶被他小心地放入一個暗格。他輕輕旋轉瓶口,觀察著瓷瓶內部層層疊疊的圖案和結構。他知道,瓷瓶內所封存的,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的物品,而是蘇梅的記憶,是他為她量身定制的“復生術”的關鍵。
“這是她的記憶,”陸文淵低語道,目光中帶著一絲復雜的情感。眼前的瓷瓶,如同一個裝滿了希望和失望的容器。蘇梅的生命和意識已經無法再恢復,而他能做的,只能將她的記憶封存,保留一部分生命的痕跡,以供未來的研究。
瓷瓶內的每一層釉料,都是一個秘密的封印,容納著蘇梅一生的記憶,尤其是她和陸文淵共同進行的那個跨越基因界限的實驗。這些記憶,在陸文淵看來,是無比珍貴的,但卻也異常危險。如果無法控制這些記憶的傳播,它們將帶來無法預料的后果。
隨著霧氣的擴散,蘇琦的眼前開始浮現出一連串模糊的影像。她看到一個小女孩,正坐在一間陰暗的房間內,眼中充滿了未知的恐懼和疑問。她的名字,蘇琦隱約記得——是林薇的妹妹。
但是,隨著畫面的深入,蘇琦意識到,那并不是普通的孩子。她的基因特征與蘇梅極其相似,甚至可以說,她與蘇梅有著極為直接的關系。回憶中,陸文淵在一份實驗報告中提到過:“這是蘇梅基因的試管嬰兒”,并且他宣稱,這個實驗不僅僅是為了延續蘇梅的生命,而是為了解開人類基因中的某種“封印”。林薇妹妹,正是這個實驗的產物。
在那個不為人知的實驗室里,蘇梅的基因被從死亡中“復生”,通過技術手段,基因復制和強化了她的遺傳物質,而林薇妹妹則是這項實驗中的最成功案例。她不僅保留了蘇梅的基因特征,甚至與她的記憶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共鳴”。
蘇琦心中一震,林薇的妹妹不僅是她生命中的某個謎團,還是跨越了代際的生物實驗的見證者。
隨著金色霧氣的進一步擴展,蘇琦又看到了一段關于藥劑的記憶。陸文淵在實驗室的記載中提到,現代的X-17藥劑正是基于民國時期對蘇梅進行的基因編輯實驗的衍生物。這個藥劑的原型,便是在蘇梅的實驗體內找到的。一旦注入,藥劑能夠激活體內基因的潛力,延緩衰老,甚至讓細胞重生。
但與此同時,這種藥劑也具有強烈的不穩定性。一旦錯誤地使用或不當處理,它就會引發基因突變,甚至導致實驗體的基因錯位,進而帶來無法控制的后果。蘇琦在記憶中看到,早期的藥劑研發過程中,許多實驗體都在藥劑的使用下發生了極為嚴重的基因畸變,最終導致了個體的毀滅。
“X-17的原型……它就是從蘇梅的基因中提取的……”蘇琦心中涌起一股寒意。這不僅僅是一個藥劑,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實驗,它直接影響了她自己的命運。
就在記憶逐漸清晰時,蘇琦的眼前突然閃現出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她三歲時的樣子,正躺在一張冰冷的手術臺上。身邊是無數冷酷的儀器和設備,醫生的面容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他們熟練的動作和一束強烈的燈光。她的身體上,插著許多細長的銀絲——這正是與生物織機相同的載體。那一刻,蘇琦才意識到,自己體內的記憶并非天然形成,而是通過一場精密的手術植入的。
“這就是我的記憶?”她輕聲呢喃。她無法理解,為何自己的人生中會有這樣的插曲。她的記憶是否真實?這些來自植入的記憶,是屬于她的嗎,還是屬于另一個時空的她?
這一切讓蘇琦不得不深思,關于這場記憶與基因實驗的倫理問題。生物織機的技術,已經突破了傳統生物學的限制。銀絲載體能夠讓一個人的記憶在不同時空之間傳遞,甚至可以將其植入到另一個人身上。可這種技術,卻也帶來了無盡的倫理危機——如果記憶能夠被操控,那么人類的“自我意識”是否還能存在?
蘇琦小心地將瓷瓶放回實驗桌上,仔細地分析起瓶身上的裂縫。這些裂縫并非普通的物理破損,而是某種精神力量的體現——它們像是一道道“門”,通過這些裂縫,她與過去的記憶形成了某種奇異的共鳴。瓶身的釉料經檢驗,竟然含有2999個克隆體的骨灰成分,而這些骨灰,正來自曾經參與過實驗的實驗體。
而當霧氣觸及到瓷瓶時,接觸者會經歷一種跨代妊娠反應——這意味著,霧氣不僅僅是對記憶的喚醒,更是對基因遺傳的“反饋”。蘇琦深知,接下來的每一步,將帶她踏入更加危險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