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意外的合作
自從知道江嶼一直是學校里成績頂尖的存在,林沫瀾像是給自己上了發條,每天都沉浸在學習中。圖書館、自習室常常能看到她的身影,筆記寫了一本又一本,習題做了一套又一套。而江嶼,表面上還是維持著以往的生活節奏,不緊不慢,可實際上也開始留意起林沫瀾的變化。
學校一年一度的學術競賽即將來臨,這是一個涵蓋多學科知識,考驗團隊協作能力的大型比賽,各個專業的學生都踴躍報名。江嶼作為學校的學術之星,自然早早便收到了不少團隊拋來的橄欖枝,希望他能加入,帶領團隊沖擊獎項。
林沫瀾得知這個競賽后,內心蠢蠢欲動。她深知這是一個提升自己的絕佳機會,而且如果能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對未來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她精心準備了自己的資料,試圖申請加入一些實力較強的團隊,但由于她平時比較低調,又沒有特別突出的學術成果,很多團隊在審核成員時都沒有選擇她。
就在林沫瀾有些失落的時候,競賽組織方突然宣布了一個新規則:為了鼓勵不同專業、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交流合作,將隨機分配參賽團隊。這個消息讓林沫瀾又燃起了希望。
分組結果出來的那天,林沫瀾懷著忐忑的心情在公告欄前尋找自己的名字。當她看到自己所在的團隊成員名單時,驚訝得瞪大了眼睛——江嶼居然和她在同一個團隊。她的心里瞬間五味雜陳,既覺得有些尷尬,又隱隱有些興奮。尷尬的是,之前自己因為江嶼成績好而暗自較勁,現在卻要成為隊友;興奮的是,有江嶼這樣的學霸在,團隊的實力無疑會提升不少。
江嶼看到分組結果時,也微微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復了平靜。他心里明白,這或許是一個更好地了解林沫瀾的機會。
團隊第一次見面會議在一間小會議室里舉行。林沫瀾早早地來到會議室,精心整理了自己關于競賽的想法和資料。其他成員也陸續到場,江嶼最后一個走進來。
大家簡單地做了自我介紹后,便開始討論競賽的準備方向。團隊成員們各抒己見,氣氛熱烈,但很快就出現了分歧。一部分成員主張按照傳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準備,而另一部分成員則希望嘗試一些新穎的、跨學科的方式。雙方僵持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林沫瀾一直認真地聽著大家的爭論,她心里其實傾向于新穎的方法,但又擔心這種方法風險太大。這時,江嶼看向一直沒有發言的林沫瀾,問道:“林沫瀾,你怎么看?”
林沫瀾被突然點名,有些緊張地站了起來,清了清嗓子說道:“我覺得我們其實可以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傳統方法能保證我們有一個穩定的基礎得分,而新穎的跨學科方法可以作為我們的亮點和突破點。我們可以在準備過程中,先用傳統方法梳理知識體系,再嘗試用新方法去拓展思路,這樣或許能找到一個平衡點。”
江嶼聽了林沫瀾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他沒想到林沫瀾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提出如此中肯的建議。其他團隊成員聽了,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就這樣,在林沫瀾的提議下,團隊確定了初步的準備方向。接下來的日子里,團隊成員們開始緊密合作。江嶼和林沫瀾因為在學術見解上常常不謀而合,逐漸成為了團隊的核心。江嶼發現林沫瀾雖然基礎不算特別扎實,但思維非常活躍,總能提出一些獨特的想法;而林沫瀾也看到了江嶼不僅知識儲備豐富,而且有著極強的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能將大家的想法整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
隨著合作的深入,兩人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互相暗暗較勁,而是彼此欣賞,互相學習。在一次團隊熬夜準備競賽資料的過程中,江嶼看到林沫瀾因為過度疲勞而有些憔悴,默默地為她泡了一杯咖啡,輕聲說道:“別太累了,注意身體。”林沫瀾接過咖啡,看著江嶼專注工作的側臉,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不知不覺間,競賽的日子越來越近,他們的團隊也在緊張而有序的準備中逐漸磨合得越來越好。林沫瀾和江嶼都堅信,這次意外的合作,會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