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的子嗣不算興旺,雁城那邊的遠親不算,先侯爺與老夫人有二子一女,長子襲爵,次子中規中矩的走科舉之路,如今外放個六品官,一女嫁入宗室,余下的庶子庶女要么分家要么嫁出去,盛京伯府里的正經主子也就只有伯爺這一房
伍成伯膝下三子四女,大少爺十七歲,四少爺七歲,五少爺四歲,喬舒月十六歲,大姑娘十五歲,六姑娘八歲,九姑娘五歲,其中大少爺喬其和大姑娘喬華清是夫人所出
喬舒月長兩歲,叫原本占著嫡長的喬華清有些尷尬了
眼前這個剛認的姐妹穿的是再素凈不過的青色緞子也掩不住她的好顏色,眉眼恬靜溫柔,這么多陌生人前也不叫局促表情淡淡讓人看不出情緒,她自小萬千寵愛,才華滿身,自詡這盛京女兒中不比誰差,乍一見一個并不遜色她的姐姐,實在是渾身不適
殊不知喬舒月心里也犯嘀咕,這孩子也不少啊,怎么還把她從外邊接回來?
都伯府了還需要她一個庶女聯姻嗎?
除了四少爺身體不好,其他幾位都在,不過他們年紀都還小,先前被教導過不可吵鬧,只是有些好奇的看著眼前這個初次見面的姐姐
“大姑娘在雁城老家長大,幼時體弱多病,如今養好了才上京,都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叫我聽見什么不該說的,不然仔細你們的皮”喬舒月的出身沒幾個人知道,知情人也都被敲打過一遍,不過伯夫人還是不放心強調了一遍尤其是幾位姨娘,心中都恨極了,這潑天的富貴沒落在自家姑娘身上不過也正是因為幾位姑娘年紀太小,不然也不會千里迢迢的去雁城把她尋回來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把她帶回來是為了什么,只有喬舒月隱隱的不安,卻只能緊緊的握著自己的手心由著她們打量,她身上有什么值得別人謀算的,不過就是一樁婚事
“舒月一路奔波勞累,我已經讓人將你的院子收拾好,先去休息,以后我們有的是時間敘話?!?/p>
認認臉就讓她回去休息了
正院只剩些伍成伯和伯夫人的時候“伯爺真的要送她去嗎”
伍成伯嘆口氣,看著這多年未變動過的宅院,伯府看著富貴,這內里一日不如一日,等他走后,這盛京中再無他喬家一點位置,他若真無能甘于平庸倒也罷了,可是他實在不甘心
“我知道她的出身上不得臺面,但是伯府實在是沒有適齡的孩子,幾個姐兒太小了,先讓她占著位置。”族里的姑娘到底不夠親近,誰能保證向著喬家
“一個太子側妃,一個忠王側妃,我們喬家存續就在這一回了”伍成伯喃喃道,幾乎是將家族所有的余蔭用上了,幾個兒子還小,家中也沒有一個能頂事的男丁,只能指望女兒們了,其他幾個女兒乘著他爵位尚在,盡早挑個好人家,以后的日子再不濟能兄弟姐妹間互相照應著也就罷了
他的祖父出身寒門從雁城老家一路高中至狀元,與皇帝的胞妹舞陽公主成婚,公主為獨子求來一個爵位,不能傳襲給下一代只是到了他這里,文不成武不就,最后在他祖母臨終前,進宮給他求來了這最后的伯爵。
如今祖父祖母父親都已經去世,他能位為喬家謀的也就這么多了,嫡女華清進東宮無需多擔心,至于喬舒月
“愛卿適齡的女兒不是只有一個嗎?”金殿之上的皇帝比伍成伯年長,也算是看著伍成伯長大的,舞陽公主年幼時對他不錯,他也就默許了這一代伍成伯的爵位繼承,再說了,皇祖父只有這一個妹妹,父親的兄弟姐妹也盡都夭折,伍成伯也算是與他這個天子親緣較近的宗室,縱然無能,可也沒出過什么大亂子,舞陽公主走后,伯府更是門庭冷落、
喬華清能入東宮成為側妃,也是皇帝看在往日情面了。伍成伯額間有些虛汗,知道自己得寸進尺
“昔年祖母下降喬家,乃圣上恩賜,喬家之幸,臣無能,辜負祖母期望,只求女兒能為皇家開枝散葉,以全祖母以報皇恩”
“臣還有一女在雁城老家,批過八字,是個好生養的命格,若是能為皇家開枝散葉,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福分,也是臣的福氣,請陛下也為她賜下一門婚事吧”
皇帝沉吟了一會,也是明白他的心意,他也是想為家里多求幾分出路
“那便賜忠王側妃吧”忠王府里人少,至今都沒子嗣,如今也該抓緊皇帝是個念舊的人,也是這些年伍成伯中規中矩沒有犯過大錯已經是難得了,還有一個原因是皇家子嗣不豐,不算夭折的皇子公主,如今他長成的只有三個兒子兩個公主其中一個公主去歲難產而亡只有皇后兩個相差十歲的嫡子和剛會走的么兒十皇子和體弱多病的永濟公主
喬舒月的顏色好,能為忠王生下一兒半女,日后能照顧喬家一二就夠了
前程都在進東宮為太子側妃的嫡女身上伯夫人才緩了臉色,這個野種也真是走運,沾了大姐兒的光不過就她那個樣子,進忠王府有苦頭吃了,忠王妃也不是什么好相與的
喬舒月在伯府住了幾日除了和嬤嬤們學習規矩,也沒見過她的便宜爹和母親,衣食住行已經是以前的她做夢都想不到的富貴榮華
可是她卻覺得伯府讓她從心底都冷冰冰的,以前干娘帶她練功嚴苛,可是私下里卻是極為寵她的,唯一的慰藉便是小滿還在她的身邊。她正胡思亂想著著就被嬤嬤婢女們催著整理衣衫,前往正院
“是宮里來的旨意,姑娘可不能給伯府丟人?。 ?/p>
嬤嬤們耳提命面,生怕出了什么差錯被責罵,她到的時候人都到來的差不多。個個心有成竹就她緊張的跪下,哪見過這樣大的陣仗,心里緊張的怦怦跳
“伍成伯嫡長女文華清為太子側妃,八月完婚,次女喬舒月為忠王側妃,四月完婚”
???聽到她的名字而且下個月就成忠王側妃,這些日子的迷惑總算是解開了,原來急急忙忙的把她一個戲子從雁城帶來,就是為了把她送進王府
喬舒月握緊拳頭,不明白他們會為何會這么好心,只是這也確實是一個好機會,誰年少時沒有想過自己乘風而起,為人上人呢。
這是她最好的機會了,原本就努力融入盛京的她就更加用功了,這些日子伯府明顯是更加的忙碌了。喬華清的嫁妝早已開始準備,哪怕對喬舒月再不用心,也要把面上功夫做好
喬舒月整日悶在院子里學習規矩,不過畢竟不是一府的主母,她一個側妃只要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便可以了,那些東西一股腦的都要學,幾乎把她的腦子擠得滿滿的,她身邊除了小滿沒有人幫她,小滿作為陪嫁的丫鬟更是忙的飛起,貼身服侍的丫鬟都是伯夫人精心挑選的,一個比一個的嬌艷美麗,生怕別人不知道她的心思。
喬舒月有時候苦悶的想著,嫁到王府這一切都會變好嗎?
嬤嬤也同她說起了忠王府的后院,忠王是太子的胞弟今年二十歲,兩年前娶了正妃韓氏
這次是納側妃,皇上給太子和忠王都賜了婚,忠王的兩個側妃一個是四品將軍之女李云錦和喬舒月,還有兩個庶妃和原本的兩個庶妃,三個通房,
忠王后院很快就會熱鬧起來了,太子有四個側妃之位,親王只有兩個側妃,原本皇帝只打算賜下一個側妃,如今兩個側妃之位都齊了,下面的人至多也就只有庶妃之位,以后有的鬧了。
四月十八,冬去春來,正是好時候,也是一路吹吹打打進的王府,她的年紀比李云錦大,所以進的時間也早些,算起來是這批新人里頭最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