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禾終于盼到了回家過年的日子。在擁擠的火車上顛簸了許久,她滿心期待著與父母團聚,想象著家里溫暖的燈光和父母親切的笑容。
當她踏進家門,父母的臉上瞬間綻開了笑容。母親忙不迭地接過她的行李,父親則在一旁笑著說:“閨女,可算回來了。”不一會兒,母親就做了一桌子豐盛的菜,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溫馨的氛圍讓蘇禾心里暖暖的。
然而,飯桌上父親的一番話,卻打破了這美好的氛圍。父親擺起大家長的架子,先關心地問道:“你這在外工作怎么樣啊,受不受領導重視啊?”蘇禾心里一暖,覺得父母還是很在乎自己的,便認真地回答著工作上的情況。
可父親話鋒一轉,竟說道:“你這工作也快一年了,每個月掙1500塊錢工資,吃喝都是學校出錢,這一年沒少攢錢吧?拿出來吧,把錢拿出來給我們過年。”蘇禾以為自己聽錯了,她難以置信地看著父親,解釋道:“這一年我不是每個月給我弟弟打五百塊生活費嗎,每個月我還舍不得吃喝穿用,省著花還不夠,你也知道BJ什么東西都貴,一碗面條還18塊錢呢,我哪剩下什么錢了,哪還有錢再給家里,再說了,我每個月給弟弟五百塊錢生活費,一年下來也五六千塊錢,這不是變相的也在幫襯家里,給家里錢嗎?”
父親一聽這話,臉色瞬間沉了下來,猛地摔了筷子,一拍桌子,大聲吼道:“你給多少錢啊,不就是每個月給你弟四五百塊錢嗎,夠干嘛的啊。人家你小英姨家的小靜過年回來,還給家里五千塊錢過年呢,你趕緊的,拿出剩下的錢來給家里過年,白養你了,什么也不拿,回來過年干嘛啊!”
蘇禾的眼眶瞬間紅了,委屈和憤怒在心中交織。她不明白,為什么父母只看到錢,為什么看不到她在外面的辛苦。她為了弟弟,為了這個家,已經盡力了,可父母卻如此不理解她。
母親在一旁拉了拉父親的衣角,小聲說:“孩子在外面也不容易,你別這么說。”但父親根本不聽,依舊怒視著蘇禾。
蘇禾強忍著淚水,站起身來,說道:“爸,我知道你們養我不容易,我也想報答你們,可我真的沒有錢了。我每個月給弟弟錢,自己過得緊巴巴的,就是希望弟弟能過得好一點。我在外面工作,受了委屈也不敢跟你們說,怕你們擔心,可你們卻這樣對我。”
說完,蘇禾轉身走進房間,關上了門。她躺在床上,淚水止不住地流。原本期待的團圓年,此刻卻變得如此冰冷。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母,也不知道這個年該怎么過下去。
窗外,鞭炮聲此起彼伏,可蘇禾卻感受不到一絲過年的喜悅。她在心里默默想著,什么時候,家才能真正成為她溫暖的港灣,而不是讓她感到負擔和委屈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