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繡花?”
譚秀蘭眼睛上下打量,滿眼都是對譚雪梅的不相信。
村里沒有秘密,這是公認(rèn)的事情,譚雪梅一家更不是低調(diào)人。
譚雪梅有這手藝,譚家人高低在村里吹三年。
以譚老太的為人,不可能放著這個金磚不要,譚雪梅就是譚家第二個老黃牛。
看出譚秀蘭的遲疑,譚雪梅從她桌上拿了一張草紙,在筆筒里挑了一支紅筆。
只是廖廖幾筆勾勒,一朵牡丹花的雛形就出來了,這畫能看出有幾分功底。
譚雪梅對自己的展示有點不太滿意,現(xiàn)在的身體還沒有養(yǎng)成前世的那種肌肉記憶,看來還得好好練。
放下筆,譚雪梅用手指在紙面上比劃著:“繡花先得有形,然后靠針法完成細(xì)節(jié),現(xiàn)在沒有針線和布,我不能給你現(xiàn)場演示,不過這圖,你看看是不是那意思?”
譚秀蘭仔細(xì)的看著圖,片刻后開口:“畫的是不錯,可畫和繡不一樣。”
譚秀蘭的態(tài)度在譚雪梅意料之中,她早就想到了方法:“你家應(yīng)該沒用完的碎布頭吧,你給我一點,兩天以后我給你看繡出來的成品。”
“我不只會牡丹,還有梅蘭竹菊四君子,雙喜臨門,鴛鴦戲水,這些我都能繡。兩天時間我來不及繡完整的圖案,但可以打個樣。”
“等我繡好了,你也可以挑挑,喜歡哪個就繡哪個。”
繡花是前世的手藝,重來一世,譚雪梅現(xiàn)在的身體是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的。她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保證能發(fā)揮前世的功底。
所以一開始,她就打算找譚秀蘭那點碎步,讓她練練手,找找感覺。
譚秀蘭確實有些碎布,本來是打算留下以后打補(bǔ)丁的時候用。
現(xiàn)在被譚雪梅說服了,她立馬答應(yīng):“好,你在這里等會兒,我去給你拿。”
譚秀蘭說完就出了辦公室,再回來時,手里拿著紅布。方方正正,看大小能做方巾。
“這些給你,你能繡什么都可以繡出來。”
譚秀蘭置辦的紅布是質(zhì)量比較好的。
譚雪梅摸了摸布塊,心里嘆了一句:這次可真沒白來,這些布頭能繡出十幾種花樣了。
隨即回神,看著譚秀蘭說道:“不同花樣需要的時間不一樣,兩天的時間,我頂多能給你兩三個花樣。”
“兩三個也可以。”
婚期在即,也耽誤不起時間。
“我有一個條件”,譚雪梅說完,停頓了幾秒,看譚秀蘭的反應(yīng):“如果我繡得好,你覺得可以用,我可以免費給你繡嫁妝,但是這些布塊就是我的了。”
譚秀蘭拿出這些布塊,本來也沒想著再要回來。
這布塊送給譚雪梅比留在她這兒的價值更大。
“都是你的,我這里還有其他布,你想要了也可以拿走。”
譚秀蘭有工作,能自己掙錢,她身上從不穿帶補(bǔ)丁的衣服不說,衣服都是挑好的買。
她手里的布塊質(zhì)量自然也會好點。
她主動提起,譚雪梅也不客氣:“你開口了,我也就厚臉皮答應(yīng)了,到時候我給你做兩個好看的小包,當(dāng)做是我給你的賀禮”
說話間,墻上的掛鐘晃悠了兩下,發(fā)出聲音,提醒譚秀蘭該上課了。
譚秀蘭收拾了桌上的課本,起身:“我這幾天都有課,走不開,你繡好了就來學(xué)校找我吧。”
譚雪梅繡花主要是為了自己,順便改善一下家里的條件。
現(xiàn)在譚家還沒有分家,她也不想讓譚家人知道了,到時候搶著收錢。
她拿回去也得偷摸著繡,更不能讓譚秀蘭上門說這事。讓她送貨上門,正合她意。
“好。”
譚雪梅收拾起了所有的布,包裹好后,跟著走出了辦公室。
學(xué)校的孩子們還在院子里嬉鬧,譚雪瑩正站在辦公室門口,遠(yuǎn)遠(yuǎn)的看著那些孩子們,眼里滿是羨慕。
譚秀蘭清了清嗓子:“都什么時候了?還玩呢?快回去上課。”
看孩子們都搶著往教室跑,譚秀蘭
徑直走到院子中央的大槐樹跟前,敲響了一塊懸掛在樹上的鐵塊。
清脆的聲音傳出來,代表著上課時間到了。
院子里瞬間變得安靜,只剩下譚雪梅姐妹兩個。
沒多久,就聽到了讀書聲,譚雪瑩的頭低得快埋進(jìn)胸口。
“走吧,回家。”譚雪梅摸了摸她問道的頭,拉著她往學(xué)校外走。
譚雪瑩一步三回頭,在臨出學(xué)校門口的時候,忍不住抬頭:“大姐,我現(xiàn)在真的不能在學(xué)校念書嗎?”
滿是期望的眼神,看得譚雪梅心里難受。
摸了摸兜里從譚全生那里拿到的錢,咬了咬后槽牙說道:“等下次來學(xué)校的時候,我?guī)湍銌枂枴!?/p>
譚雪瑩看譚雪梅沒有立刻回答,心里已經(jīng)有些失落了。
突然聽到譚雪梅答應(yīng)了這事,她的眼睛亮了亮:“行。”
譚雪瑩不是那種死皮賴臉的孩子,講通了道理,她也不矯情,乖乖的跟著譚雪梅回家。
上學(xué)的事八字還沒一撇呢,譚雪瑩就已經(jīng)幻想上了。
“姐姐,我還沒有書包,你有空的時候能幫我做個新書包嗎。”
“當(dāng)然可以了,小小書包,我給你搞定。”
譚雪瑩被哄開心了,松開了譚雪梅的手,小跑步走在前面:“嗷,我要有新書包了。”
走到半道,譚雪瑩就碰上了和她玩的比較好的小孩子。
忍不住分享:“我姐說要送我去上學(xué),以后我就是文化人了。”
被她說的有些心動,那孩子跑回了家。
站在門口,譚雪梅就能聽到她被訓(xùn)斥的聲音。
在村里,女孩子的命運都一樣。
出生就是道坎,很多孩子連睜眼看世界的機(jī)會都沒有。
如果能平安出生,就隨便養(yǎng)養(yǎng),能做事的年紀(jì)就開始使喚,放牛馬一樣用。
再大點,能嫁人了,把人送出去,拿一筆彩禮。
再有過分點的家庭,出嫁女也不安穩(wěn),隔三差五索要點東西,一點都不會考慮閨女在婆家怎么過。
譚雪瑩把她扔在半道跑遠(yuǎn)了,看了看她的背影,譚雪梅無奈搖頭:她可得守護(hù)好這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