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在上海距今已經8年了,她搬了12次家,第一次是因為剛到上海上班,住的是職工宿舍,第二次是因為有了新工作,臨時搬出到一個四人間的女生公寓,第三次是因為覺得想住地離公司近一些并且周圍有同事住在那的公寓,第四次是因為能找到更新更便宜環(huán)境更好的小區(qū)型住房,第五次是因為找到了離公司只有幾百米的女生宿舍,第六次是因為被裁員心理失落,有了新工作和同事合租一個小區(qū)房,第七次是因為阿籌,就是小常的男朋友建議并且又換工作了,且小常想住的條件好一些,第八次是因為公司搬到了另一個區(qū)域,小常也搬去了另一個區(qū)域,第九次是因為這個房租租期短,且小常看上了一個離公司近點的公寓,第十次是因為小常覺得公寓兩邊新的鄰居太吵,又找到了離公司最近的比較新的小區(qū),第十一次因為小常想找一個稍微便宜點小點的公寓,第十二次是因為小常想找一個外窗的公寓且找到了一個價格和位置比較合適的只有一邊鄰居的公寓。
小常第十二次搬家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為了不讓最后幾天太累,需要邊看房還要收拾東西小常提前好幾個星期,下班回去閑著沒事正好整理東西,還能緩解工作的單一煩悶,網上買了一些蛇皮袋和箱子,提前好幾個星期購買,比對價格,盡量將搬家成本降低一些。小常每天只收拾一些,稍微累一點就放到下一次閑的時候。這個過程里,小常表現得很享受,她可以斟酌哪些東西完全用不到且價值低廉的,比如鞋底已經破掉的鞋子,幾年都沒有用過的已經生銹的蓋子,劃過小常幾次手、使小常流血的刮絲器,撕掉的破爛的書本且已經拼接不好的書……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小常還慢慢發(fā)現了以前的點滴,比如放在書頁里的機票,讓小常想起了游玩的日子;各種專業(yè)知識書本,讓小常想起自己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努力的日子;玫紅色的筆記本電腦,這是爸爸的弟弟,也就是小常的老爺送給她的禮物;夏天的各種衣服,讓小常想起買它們時的想法,小常也想著該給自己添些新的合適的衣服了……
小常在選房的過程中,總是在通訊工具上聯系中介,她也不想接電話,只是在房租到期的最后一個周末,集中得看房,阿籌總是很焦慮,不想讓小常住合租房,不想讓小常住隔音差的房子,不想讓小常住不知名的公寓……小常經常和阿籌意見相左,她第十二次搬家時只想住有一個外窗的房子,且價格最好比現住的便宜,離公司不要太遠。小常看中了一個比較正規(guī)平臺的主臥獨衛(wèi),和一個私人中介帶看的價格很低的原始次臥帶獨立衛(wèi)生間和油煙機的房間,阿籌覺得只要合租,小常就不安全,為此大聲說了小常好幾次,互相生氣了好幾次。
最后一天看房時,阿籌早上就過來叫小常起床,阿籌前一天去住了賓館,因為他看房太多,天氣又冷,他感冒了,而且他痔瘡流血了,不能洗澡了,怕弄臟小常的床,他去住了賓館。
阿籌苦口婆心說小常,為什么不體會到他的用心,說小常只想順著自己的意思。小常無法理解阿籌,最后在阿籌的等待下,小常慢慢地起來去一起看房了。最后,小常選中了一個折扣下來和目前價格差不多的同樣公寓品牌的房間,窗戶向著天井,但是外窗,面積不是太局促,離地鐵站和商場不遠,走路也不太累。雖然阿籌更喜歡那個像高檔小區(qū)的離地鐵站更近的公寓,但他也介意小常選的公寓,小常也喜歡阿籌喜歡的公寓,但覺得比較貴,而且中介自己都說那的房子就是太貴。
就這樣,小常進行了第十二次搬家。小常之前的幾次搬家經歷,都是拖拖拉拉好幾趟,這次小常希望自己能把東西一次性拉完,然后只留過渡的兩天的四件套,和牙刷之類的生活用品,最后一天一個箱子帶過去。小常最開始的行李一個大箱子寄過去,一個行李箱就已經足夠搬家了,但小常在上海的東西越來越多,雖然今年已經精簡許多,把不太穿的衣物都寄回來了老家,但還是有四個蛇皮袋子,三個不大不小的紙箱子,一個大行李箱,一個小行李箱,還有兩個裝衣物的大布袋,臺燈,鍋,微波爐之類的電器單獨放在火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