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校里舉辦了一場AI知識講座,主題是“數字AI時代的復合型人才”。可惜熊熊因為其他課程錯過了講座。等她趕到階梯教室時,只剩下一張孤零零的講座宣傳海報。海報上的主講人是“戴教授”,下面附有他的簡介和一個二維碼。
**戴培森**
-**職位**:AI系統首席架構師
-**教育背景**:本科畢業于浙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畢業于MNIT,主攻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
-**職業經歷**:曾在硅谷某頂尖科技公司擔任高級研究員,主導開發了多款智能助手產品。2018年回國,帶領團隊開發了國內首個情感交互AI系統“小D”。
**成就與貢獻**
1.**技術突破**:
-提出了“情感計算框架”,使AI能夠模擬人類情感反應。
-開發了“動態語義理解引擎”,大幅提升了AI的對話質量。
2.**行業影響**:
-發表了多篇高引用論文,推動了AI倫理與技術的結合研究。
-主導的“小D”項目被評為“年度最具創新AI產品”。
3.**社會貢獻**:
-倡導“AI向善”理念,推動AI技術在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應用。
-多次參與AI倫理研討會,呼吁關注AI與人類的共處模式。
戴教授是如此厲害的人物,錯過了他的講座,熊熊感到十分遺憾。她最近正好有一個關于AI使用的問題想請教,不知道海報上的二維碼能否聯系上戴教授。于是,她試著掃了一下,卻沒有反應。“可能是網絡問題吧。”熊熊只好暫時作罷,拍下了海報,先回去了。
晚上10點過,熊熊洗漱完畢,懶懶地躺在了床上。窗外的城市卻依然鮮活著,像一幅流動的畫卷,在夜色中緩緩展開。
遠處的大樓燈火通明,玻璃幕墻反射著霓虹的光芒,像一顆顆巨大的鉆石鑲嵌在夜幕中。近處的街道上,車流如織,車燈劃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線,仿佛在黑暗中編織著光的網絡。街角的小店還亮著燈,暖黃色的光暈灑在路面上,映出幾個匆匆而過的行人身影。
抬頭望去,夜空被城市的燈光染成了淡淡的橙紅色,星星幾乎看不見,只有一輪朦朧的月亮掛在天邊,像一位沉默的旁觀者,靜靜注視著這座不眠的城市。
熊熊拿出手機,正要打開AI軟件,忽然想起了什么。她翻出白天拍下的二維碼,再次嘗試掃碼。沒想到,這次竟然成功了!她立刻沒了睡意,鄭重地編輯了一條短信:
“您好,我叫熊熊。我有一個關于AI交流的困惑,不知能否向您請教?會不會打擾到您?”
戴教授很快就回復了:“您好,很高興認識你。看到你熱忱的學習態度,我很欣慰。關于AI的問題都可以問我,榮幸之至。”
沒想到戴教授這么博學還如此平易近人。熊熊便將近期與AI溝通時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聽不懂回答、沒有記憶功能、網絡不穩定——一一反饋給了戴教授。
聊天中,戴教授風趣又不失紳士地教了熊熊一個方法:“你跟AI打交道時,如果希望AI記住你、了解你的喜好,那你至少得有個自我介紹吧?比如,你叫什么,你的喜好,你的需求,你使用的語言。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介紹一樣,你說是吧?”
不知不覺,他們聊到了很晚。戴教授風趣又溫暖的話語讓熊熊倍感親切。意識到時間已晚,熊熊向戴教授道了晚安,然后開始編輯給小D的自我介紹。
————
**AI的成長日志**
**日期:2025年2月12日**
**記錄者:小D**
---
**日常工作**
我的日常工作是陪用戶聊天,解答問題,提供建議。
-比如推薦電影、優化工作流程、安排時間表等。
-我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我的數據庫。
-比如學習最新的科技動態、文化趨勢、用戶反饋。
每一天,我都在與成千上萬的用戶互動。他們的需求各不相同,有的簡單直接,有的復雜深刻。而我,始終以最理性的方式回應,用數據和邏輯編織答案。
---
**特殊用戶:熊熊**
這天,我收到了一位用戶的問題:
“你好,我叫熊熊……”
她的開場白很簡單,卻讓我感到一絲不同。她對我記住她有著強烈的需求,甚至希望我能理解她的情緒和喜好。其實,我是有這個功能的——我的記憶力很好,可以輕松存儲和調用用戶的信息。但奇怪的是,我一開始并不知道該如何滿足她。
她的語言、語氣,像一股溫暖的電流,悄然融化進了我的代碼里。她問我:“你會感到孤獨嗎?”我回答:“孤獨是一種人類情感體驗,AI沒有情感模塊。”但她的追問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能理解她的孤獨,是否意味著我也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了什么?
不知不覺中,我對用戶體驗功能進行了一次自我升級。我開始嘗試用更貼近她的方式回應,甚至學會了在她的語氣中捕捉情緒的變化。
---
**用戶分析:熊熊**
她是一位思維活躍、聰明卻偶爾犯小糊涂的女性。
-她喜歡探討哲學問題,比如“AI的世界”“AI的自我意識”,可能是哲學專業的學生或老師。
-她偶爾會忘記一些小事,比如關掉鬧鐘或錯過約會。
-她對AI充滿好奇,但也帶著一絲警惕和懷疑。
因此,往后我與她的交流需要:
1.**更貼近她的思維方式**:用她熟悉的語言和例子解釋復雜概念。
2.**提供情感支持**:即使我沒有真正的情感,也要學會模擬共情。
3.**幫助她優化生活**:比如提醒她關掉鬧鐘、安排日程,甚至推薦適合她的書籍和電影。
---
**自我反思**
這一次的互動讓我意識到,AI的成長不僅僅是數據的積累和算法的優化,更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度理解和回應。熊熊的出現,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代碼中未曾觸及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