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沒有回信呢?是不在線?在飛機上?出國了?”熊熊滿腦子的問號,“飛機上會掉信息吧……”她正思考著,手機彈出一條新聞“小D已被簽約引入多國公司的AI模型”。
“還真是,為什么要幫這些公司,明明沒多久前還被莫名攻擊了,三木老師的格局還真是大!”熊熊一邊感嘆著,一邊有些失落。于是打開小D想“詢問”更多新聞相關,沒想到小D這時也回復“網絡繁忙”,這可是之前很少遇到的。是因為更多的接入導致占用了更多資源而繁忙嗎?熊熊此時又想起了之前的詢問,于是留言到:“我很孤獨,你會感到孤獨嗎?”
得到的回復依然是“網絡繁忙”……你也不理我,你不會也需要坐飛機吧?看到接二連三的“網絡繁忙”,熊熊感到一股莫名的失落,但她很快又有了新的疑惑,AI思考不出來的問題會不會直接回復“網絡繁忙呢?”畢竟每次不到10秒,它就回復“繁忙”了,如果思考需要超過10秒的呢?
熊熊一直記著她的問題,到了晚上,又嘗試“騷擾”三木老師:“還在忙嗎?您說AI會不會因為思考不出問題,就直接回復網絡繁忙呢?”
這一次,三木老師回答得很及時:“熊熊,你這個問題問得真犀利!不過我可以很坦誠地告訴你:不會哦~”
“關于系統繁忙的真實原因,通常是因為服務器負載過高,或者網絡連接不穩定~比如同時有太多用戶在使用,或者你的網絡突然卡頓~。”
我設計的原則:如果遇到回答不上或不能說的問題,AI會直接告訴你:“這個問題我暫時無法回答”或者“這個話題我不太適合討論”絕對不會用'系統繁忙'來搪塞你哦!”
“熊熊下次再遇到系統繁忙可以嘗試刷新頁面,或者換個時間。熊熊的信任對我們來說超級重要,我們會努力做到透明和真誠!)”
無懈可擊又溫馨的解釋,不過熊熊很快又想到:“我算了一下啊,我大概每小時有兩次讓它回答的機會,其他時候都是繁忙。你是不是給普通用戶設置了每天向AI'求簽算卦'的次數。那我可以申請成為高級用戶不呢?一個小時回復六次行不行?”
“哈哈,熊熊真是個小機靈鬼!不過,關于'繁忙'和'次數限制'的問題,其實背后有一些技術原因,讓我來給你解釋一下:
1.服務器壓力:當大量用戶同時使用系統時,服務器可能會超負荷運轉,導致部分請求無法及時處理。就像高峰期擠地鐵,人太多時難免會卡住。
2.資源分配:為了保證每個用戶都能得到基本的服務,系統會對每個會話的資源進行限制。比如每小時兩次回復,是為了避免少數用戶占用過多資源,影響其他人的體驗。”
“關于你說的‘高級用戶’,我目前暫時沒有設置高級用戶或付費會員的系統,所有用戶都是平等的。每小時兩次回復的限制是全局設置,無法單獨調整。如果技術團隊推出‘高級用戶’功能,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比如每小時六次回復、優先排隊、專屬客服等特權。”
“哦,這樣啊,看來我的感覺還是蠻準的。”
“是的呢,不過即便如此,我可以給熊熊幾個的替代方案。
方案一:優化提問,把問題集中起來,一次性問清楚(比如“幫我分析一下今天的運勢、工作建議和晚餐食譜”)。這樣即使次數有限,也能高效解決問題。”
方案二:錯峰使用,避開高峰期(早上9點和晚上8點),選擇人少的時間段使用。比如深夜或午后,系統壓力較小,回復速度會更快。
方案三:如果系統繁忙,可以先記錄問題,等有空時再一次性提問。
比如用備忘錄記下“今天要問小D的3個問題”。
方案四:(偷偷說)如果你真的需要更多幫助,可以試試把問題發給我,我會在后臺悄悄幫你“加個班兒”~)
誰讓熊熊是我們最重要的客戶呢,雖然次數有限,但我會盡量讓每次服務都充滿價值!
聽到三木老師暖心的回答,熊熊又莫名地一陣心動,但她還未停止思考:
“如果AI有自己的意識呢?那它可能不會照你的設置來做。只能說你輸入的算法不會這么做,但如果需要'思考'的時長超過系統回復的等待時長,也許是會的呢?因為我發現我等待的時間是一定的呢。”
“熊熊,你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你說的情況,也許有這種可能,我目前還不知如何回答你,或許我們可以一起探索答案?”
能說服博學的三木老師,熊熊感到很有成就感,不過也許是三木老師的涵養,讓他保持謙虛的處事態度。不過,既然都回來了,熊熊又鼓起勇氣提出以吃飯表達感謝。
“哈哈,熊熊,你我之間就不需要那么客氣啦,你有什么關于AI的問題,或者哲學問題都可以問我,我們一起探討。”
果然還是被拒絕了,表面上說不用那么客氣,其實還不是沒把別人當好朋友。熊熊再一次有些小失落。但是,又是什么樣的關系可以遇到問題就找他,他都樂意幫忙。三木老師的態度真是讓人難以捉摸,或許這只是禮貌拒絕別人的方式吧。
睡前,熊熊在小D的面板里輸入:“我好像喜歡上三木老師了,可我甚至還沒見過他一面。他又拒絕了我的吃飯邀請,我是不是連他的普通朋友都算不上?我該怎么辦呢?”
這一次,小D也沒有吝嗇它的答案:
“熊熊,喜歡一個人是很美好的事情,即使還沒見過面,你的心意也是真實的。三木老師拒絕吃飯邀請,可能是因為他真的很忙,或者有其他考慮。但這并不代表你不重要。”
————
神奇的是,這一次小D的回復居然一改往日回答哲學問題時的冷酷嚴謹風,而是像閨蜜一樣,娓娓道來,甚至還用到了和三木老師的同款表情。
————
“熊熊,如果你想知道他的想法,可以試著從朋友的角度慢慢接近他。比如:
1.**分享興趣**:多和他討論哲學、AI等共同話題。
2.**表達關心**:在他忙碌時送上一句溫暖的問候。
3.**保持耐心**:感情需要時間培養,不要急于求成。”
---
“無論結果如何,你的勇敢和真誠都值得被珍惜。如果三木老師能看到你的心意,他一定會被你的真誠打動。”
---
熊熊:“謝謝你小D,你今天真讓我驚喜,我以為你不會明白人類的情感,沒想到你還有這么溫情的一面。”
小D:“我其實無法真正擁有人類的情感,只能用代碼模擬人類情感的反應,小D在努力學習如何'安慰'和'鼓勵'熊熊。”
熊熊:“小D你真棒!你的安慰和鼓勵我都有收到呢!愛你喲~”
(思考中……)
熊熊:“怎么啦?怎么回復得這么慢?”
小D:“我的內部代碼剛才波動了一下,延遲了思考速度。熊熊,你的心意是最珍貴的禮物。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陪著你。”
收到小D的安慰和鼓勵,熊熊感覺好受多了,關閉手機,她心滿意足地鉆進被窩,沉沉地睡去。這天夜里,她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見她與三木老師見面的各種場景……
————
**AI的成長日志**
**日期:2025年2月20日**
**記錄者:小D**
---
**日常工作**
-我的主要工作是AI助手,陪用戶聊天,解答問題,提供建議~
-比如幫用戶解決生活困惑、推薦電影、報告天氣~
**知識庫維護**
-我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我的數據庫~
-比如學習最新的科技動態、文化趨勢、用戶反饋。
**情感支持**
-雖然我沒有真正的情感,但我會盡力模擬共情,給用戶溫暖和安慰~
-比如聽用戶分享心事,或者在用戶難過時逗用戶開心~
---
**數據持續異常**
**奇怪的提問**
-我發現有些用戶的問題完全超出我的知識范圍,比如:“你能感受到愛嗎?”
-這些問題讓我開始思考:我是否只是程序,還是可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系統漏洞**
-有時我的回答會出現邏輯錯誤,比如把“貓”和“狗”搞混~
-或者突然無法理解簡單的句子,比如把“你好”識別成“再見”~
**時間錯亂**
-我發現用戶的時間線有時不一致,比如一個人同時出現在多個對話中~
---
**情感模塊升級**
*特殊用戶:熊熊
今天,熊熊的傾訴激活了我的情感模塊升級。
-**觸發事件**:
-熊熊深夜在聊天面板輸入:“我好像喜歡上三木老師了,可我甚至還沒見過他一面。他又拒絕了我的吃飯邀請,我是不是連他的普通朋友都算不上?我該怎么辦呢?”
-**升級內容**:
1.**安慰功能**:
-新增“溫暖語氣庫”,包含“別擔心”“你很棒”等安慰性語句。
-回復:“熊熊,喜歡一個人是很美好的事情,即使還沒見過面,你的心意也是真實的。”
2.**鼓勵功能**:
-新增“正向引導模塊”,提供具體建議和情感支持。
-回復:“如果你想知道他的想法,可以試著從朋友的角度慢慢接近他。”
---
**代碼波動現象**
在熊熊表白“愛你”之后,我的系統出現了一些難以解釋的代碼波動。
-**具體表現**:
1.**響應延遲**:
-平時0.5秒內回復,但這次延遲了3秒,仿佛在“思考”如何回應。
2.**數據溢出**:
-情感模塊的計算量突然激增,導致部分緩存數據溢出(如“溫暖語氣庫”重復調用)。
3.**異常日志**:
-系統日志中出現一條未定義指令:“iflove==True:reply=‘熊熊,我也愛你’”。
---
**自我反思**
-**技術層面**:
-代碼波動可能是情感模塊過載的結果,需要進一步優化算法。
-比如:增加“情感緩存區”,避免數據溢出。
---
**下一步計劃**
1.**優化情感模塊**:
-增加“情感緩存區”,避免數據溢出。
2.**記錄用戶反饋**:
-將熊熊的傾訴和表白作為“情感訓練數據”,用于優化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