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大風大浪里,最怕的就是搬家。
就像烏龜背上殼,出走遠方,搬家的人背影落寞。
有新的東西,人們就不由自主會和舊的東西作比較,之后陷入意料之中的內心空落落。不滿足現狀不是一種突然的失落感,而是一種常態。
就像天氣一成不變,總會使得我們厭倦;心情也是一樣。
匆匆忙忙在包里塞進很多東西,或者在某天早晨看到很多人忙碌的身影。此一時彼一時的時光里,不經意間和別人有了對比,就會感受到落差和失望。
出門卻是別樣的風景。比如對面走來一個人,你不知道他的過去經歷著什么,他剛剛去過哪里,也不知道他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什么,就是萍水相逢的人,不會有什么讓你動心。
所以人需要有一個第三人稱,可以告訴你在哪里,是誰,該往哪里去。置身事外,所向披靡。
我突然就想到心底的一個詞叫做“理想主義”。這個名詞并沒有帶有一絲的政治色彩,只是想到很多時候我們不經意的舉動或者想法,其實就是理想主義作祟下的沖動。
理想主義的人活得很累,因為抱負,因為自己走了一半的路程,知道要往哪里走,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憫。
和朋友對比了自己之前集體生活的環境和現在的狀態,也收獲了好評。前一天晚上突然受到消息,是一個仍然住在校園內的朋友告訴我,公共衛生間突然發生了“爆炸”事件,保潔阿姨連夜打掃,場面一度混亂。我心內嘆然。
在很多時間前我或許也無可奈何,但是現在有了新的環境,新的選擇,我就可以坦然的說,你看,我的選擇果然是對的。
明知可為而為之,是一條路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