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有一句話很火:人總是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于青春的感覺。
我們經歷當下的事情,或許覺得理所當然,或許覺得厭煩不堪;想想我們的長輩、前輩,他們在當下或許對于我們正在經歷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種懷念。
我之前就提起過看隔壁學校初中生小朋友們打羽毛球和打籃球的故事,遠遠看著,他們在地面上歡快玩耍,我在高高的教學樓里眺望著,頗感凄涼。
凄涼是評價自己,內心確實的感受就是:青春的年華真的回不去了。
留住當下,是一個人永遠想要做到的,卻也是最容易做不到的。感受自己是容易的,人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自己。不管是尷尬的境遇里,還是在熱鬧的人群中,我們總是會下意識觀察一下自己的行為和語言談吐在當下的環境中是否得體,會不會有讓別人覺得尷尬或不舒服的地方;我們總說要多觀察周圍的環境,但其實時刻還是在聽別人的聲音和看法。
習慣表達,有時候還真的不是一件很好的值得夸獎的事情。
這一段時間把之前自己收藏的所有歌曲,一共有幾千首歌吧,全部都清空了。
回憶最開始聽音樂的時候應該是剛剛擁有自己的手機的時候,高中到大學,沒想到收藏夾里,已經有了那么多的歌曲回憶,不知不覺的時光流逝,口味和品位都發生了變化,于是我很好奇,自己到底是喜歡什么了?
對于生活祛魅的方法,不過是把之前擁有的回憶和故事都清空,然后重新活一遍。然后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誒?怎么剛剛經歷的這個故事好像在很久以前的什么時候發生過,覺得很親切,很熟悉。
歌曲也是這樣,就在某一句話里,某一首歌的前奏響起的時候,塵封已久的回憶突然一下子都涌入了腦海,一下子有了淚流滿面的沖動。
所任人們總說自己“是不是年紀大了?變得那么同意感動?!逼鋵嵑孟袷沁@么一個道理,初聽只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這一切的變化,還是太快了。
但是回憶清空的速度還是太慢了,所以這么多的新歌老歌,最終打動一個人的不過也是這個人從前的經歷,從前的回憶之類的。喜歡一首新歌不過是一種炫技或者當下的一種感覺,一個人獨自安靜聽音樂的時候,我們還是會翻開自己收藏夾里的歌,一首一首聽下去。
很久沒有想起要聽歌,但是今天突然聽到了一首歌的前奏,然后猛然心里一動,打開手機去看這首歌的名字,原來叫做《詠春》,一下子,那個還是初中生的、瘦弱的、小小的我的身影,就出現在了我的腦海里。
不知道為什么,我想起了那年練習晚會的舞蹈,那些練習動作和一顰一笑的我和我的好朋友們,那么親切和感動。
每個人的心里一定會有一段故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了藏起心事不向他人傾訴和表達,我們都是習慣了把自己偽裝成大人,可能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和快樂不是輕易可以展露的東西了。
評論區里也都是年齡相仿的網友們在評論,這是一種短暫的默契,不同的人準備好了展現自己內心柔軟的一塊地方,卻又那么巧妙的、那么巧合的,剛好你我展現的都是同一塊,我們剛好變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所以友誼其實開始的很容易,且不論是否能夠長久維持,喜歡的東西是一樣的,就足夠我們成為一方面的朋友,當下流行的說法叫做“搭子”。
去清空你的收藏夾重新開始吧,既然忘不掉,我們就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