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六合詩境

第十三折:芙蓉月影:金石聲(二)

三金石為媒

崇寧元年春,趙府書房的青銅蟠螭紋香爐騰起裊裊青煙。趙明誠跪在冰涼的金磚地上,望著父親手中那份《元祐黨人碑》初擬名單,喉間發緊——李格非的名字像根生銹的鐵釘,正正扎在蘇門學士行列。

---

“糊涂!“趙挺之將鈞窯茶盞重重頓在案上,驚得《金石索隱》手稿嘩啦作響,“李格非乃蘇軾門生,如今圣意要清算元祐舊黨,你竟要娶他女兒?“

趙明誠膝行半步,懷中《張遷碑》摹本硌得胸口生疼:“父親請看,李清照補全的'其命維新'四字,筆法暗合東漢《熹平石經》......“

“金石終究是死物!“趙挺之揮袖掃落案頭《洛陽名園記》,書頁間飄出張泛黃信箋——正是李清照元夜留下的瘦金體燈謎。趙明誠突然抓起那塊青州紅絲硯:“父親當年為得此硯,不惜與章惇門生爭辯三日,如今卻說金石是死物?“

月光移過窗欞,將父子二人的影子投在滿墻碑帖上。趙挺之望著硯池中凝結的宿墨,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跪在恩師王安石門前求取《字說》的情景。

---

五更梆子敲過汴河時,趙明誠抬著六曲屏風闖進書房。趙挺之正欲呵斥,忽見素絹屏面布滿朱砂批注——李清照竟將《元祐黨人碑》與《漢黨錮碑》逐條比對,在范純仁名字旁注著“此君風骨類李膺“,章惇名下標著“酷似陽球“。

“荒唐!“趙挺之拍案而起,待要撕毀屏風,卻見角落鈐著枚“紫宸清玩“印——正是三年前官家賜他的私印。趙明誠垂首道:“李清照摹印時說,金石可辨忠奸,正如父親當年辨出蔡京所獻玉圭是贗品。“

趙挺之指尖撫過屏風裂縫處,那里藏著李清照用血調朱砂補的“李格非“三字。晨光漫過《資治通鑒》書匣時,他忽然問:“那丫頭臨的《石鼓文》,當真比米芾還多三分古意?“

---

三月三曲江池畔,趙挺之在“墨香齋“偶遇李格非。兩位政敵隔桌對坐,案頭《衡方碑》拓本橫陳如楚河漢界。李格非斟茶時袖口滑落半截繃帶——正是李清照為護屏風留下的傷。

“聽聞令嬡擅補漢碑?“趙挺之將茶湯潑在拓本缺字處。李格非不緊不慢添上新茶:“小女頑劣,前日竟將趙公子送的定窯水盂,補成了金繕雁足盞。“

水霧蒸騰間,拓本上的“命“字漸顯。趙挺之瞳孔微縮——那濕潤的筆畫走勢,分明與屏風上“其命維新“如出一轍。他忽然推過隨身三十年的狼毫筆:“煩請轉交令嬡,就說...補碑當用中山兔毫。“

---

立夏那日,趙府中門大開。趙明誠捧著四十二卷聘禮踏過青石階時,懷中的《鄭季宣碑》拓本突然散開——李清照在每處殘缺旁補了并蒂蓮紋,最后一卷竟是趙挺之親筆的《漢黨錮碑考異》。

“父親這是?“趙明誠指尖發顫。趙挺之撫著案頭金繕雁足盞,盞底新刻“周雖舊邦“四字:“告訴李家丫頭,補《金石錄》比補碑帖更要緊。“

暮色染紅汴河時,李清照拆開雁足盞附箋。趙挺之凌厲的臺閣體旁,添了行娟秀小楷:“七月既望宜嫁娶。“她忽將盞中殘茶潑向《元祐黨人碑》抄本,茶漬暈開的“李格非“三字上,赫然浮現趙挺之的私章印痕。

---

四賭書潑茶

建中靖國元年的秋露染黃汴梁城時,趙明誠捧著青州紅絲硯在李家門前站成尊石像。李清照推開繡樓支摘窗,見他發間沾滿桂花,懷中的《鄭季宣碑》拓片裹著并蒂蓮紋錦囊,忽地想起昨夜父親說的那句“趙家兒郎來納吉了“。

---

“易安可知《漢魯峻碑》陰文刻有四十二人名姓?“趙明誠將拓片鋪在石桌上,指尖滑過斑駁字跡,“今日湊齊四十二種聘禮,可否換得一人同心?“

李清照用銀簪挑起錦囊系帶,紅豆、桂圓嘩啦啦落進《金石錄》手稿。她忽然指向拓片某處:“第三列第七人'故吏王政',趙公子偏漏摹了'王'字橫筆。“說罷蘸取胭脂補上一畫,那抹赤色恰似月老紅線。

二更梆子響時,趙明誠仍立在藕花池畔。李清照推開窗,見他用洛陽鏟在泥地上刻字,月光將“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八個反寫的篆文映上窗紗。她忍笑拋下銀簪:“呆子,聘書寫反了!“那簪子正插在“新“字最后一豎,驚起池中錦鯉擺尾,攪碎一池星月成雙。

---

大婚那日,趙家青廬貼滿碑帖喜聯。李清照卻嫌“百年好合“太俗,半夜偷將合巹酒換成松煙墨,在趙明誠中衣后背題了首《柏舟》。翌日晨起,趙明誠對鏡更衣時,正見“我心匪石“四字朱砂小楷印在肩胛骨,墨香混著女兒香直往鼻尖鉆。

“夫人這手飛白體,倒像黃庭堅醉后所書。“趙明誠反手欲捉,卻見李清照擎著《急就章》躲進被褥堆。錦被翻涌如浪,露出底下藏著的《張遷碑》殘石,昨夜未干的“維“字朱砂蹭在鴛鴦枕上,倒似并蒂蓮開。

---

臘月飛雪壓彎歸來堂檐角時,李清照正往定窯茶碾里添鹽。“今日若背不全《急就章》三十四章,“她晃了晃手中的《衡方碑》陰文拓本,“這卷東漢貨值錄就歸我所有。“

趙明誠哈著白氣背誦:“稻黍秫稷粟麻秔...“忽見李清照將茶湯潑向炭盆,蒸騰的水霧里,“稷“字在拓本上洇成黍穗狀。他靈光乍現:“應是'稻黍秫稷粟麻秔'!夫人使詐!“

李清照笑著將拓本擲給他,腕間翡翠鐲撞得茶盞叮咚響。趙明誠接拓本時帶翻了茶籠,滾水澆在《鄭文妻詞》手稿上,墨跡暈開的“幽懷“二字竟與《浣溪沙》中的“幽懷“疊成并蒂蓮。兩人慌忙搶救,十指交纏間,拓本上的貨值數目全染成了胭脂色。

---

上元節清晨,趙明誠握著螺子黛發怔。昨夜李清照將眉黛混入松煙墨,在《金石錄》稿邊批注:“漢碑蠶頭燕尾,當效畫眉之法。“此刻菱花鏡中,夫人眉梢飛白似隸書起筆,眼角卻暈開石綠顏料——原是晨起補《西岳華山廟碑》彩繪時沾的。

“德甫可知張敞畫眉典故?“李清照突然轉頭,眉筆在趙明誠鼻尖點出墨痕。他順勢握住柔荑:“更知韓壽偷香遺事。“案頭獸爐騰起裊裊青煙,將兩人投在《金石錄》書稿上的影子纏作一處,那些“元興元年““建寧三月“的年份,竟都化作了春宵帳上的金漆紋。

---

三月三踏青日,李清照對鏡簪芙蓉時,趙明誠正臨摹《曹全碑》。忽覺發間銀簪被抽走,轉頭見夫人將簪尖蘸了胭脂,在他剛寫的“合陽令“三字旁勾了朵并蒂蓮。

“漢碑太素,當綴以春色。“李清照笑渦盈著晨光,袖口滑落的藕臂上還印著枕席紋。趙明誠忽將朱砂混入墨中,就著她的手背寫“繡面芙蓉一笑開“,最后一捺拖長至肘彎,似要攀上那抹海棠紅肚兜系帶。

硯臺翻倒時,《鄭季宣碑》拓本浸滿胭脂。李清照俯身搶救,發間芙蓉花瓣落在“宣“字血紋上,倒像特意為這殘缺碑文添了朱砂鈐印。趙明誠嗅著她頸間龍涎香,忽在耳畔低語:“不若將此殘卷定名《芙蓉碑》?“

---

中秋夜,趙明誠在庭院鋪滿碑帖拓本。李清照提著兔兒燈走來,見“月移花影約重來“七個字被排成北斗狀,每個字皆用不同碑體寫成。最末“來“字空著,擺著那支纏枝蓮紋銀簪。

“夫人補完這字,明日便啟程赴臨淄訪《鄭固碑》。“趙明誠展開輿圖,青州、萊州等地名旁皆畫著蓮花標記。李清照卻將銀簪插進“來“字空缺,就著月光在輿圖邊題:“芙蓉帳暖金石冷,且將殘碑作鴛盟。“

夜風忽起,將拓本吹向藕花池。兩人追至廊下,見“月移花影“四字浮在水面,銀簪倒影恰似鵲橋橫跨。趙明誠解下外衫裹住李清照,青銅帶鉤碰響她腰間禁步,叮咚聲驚得池魚擺尾,把“約重來“的倒影攪成碎銀萬點。

---

留白余韻

十年后青州歸來堂,李清照翻檢泛黃的《金石錄》。忽從“漢司隸校尉魯峻碑“條目下飄落片干枯芙蓉,背面是趙明誠的蠅頭小楷:“建中靖國元年秋,借補碑之名,行偷心之實。“窗外月光移過花影,正照在當年婚書上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那“新“字最后一豎的斷簪痕跡,仍泛著銀亮光澤。

(更漏聲里,李清照腕間翡翠鐲滑過青銅雁足燈,將“約重來“的影子投在空白的《金石錄》末頁。藕花池中錦鯉躍出水面,銜走了三十年前那片未化的聘禮紅箋)

––本章完

**歷史依據:**

-趙挺之屬新黨,李格非屬舊黨,聯姻需突破政治壁壘

-《元祐黨人碑》立于崇寧元年九月,此前已有風聲

-宋代士大夫常通過金石鑒賞化解政見分歧

-金繕工藝在北宋晚期由日本傳入

-“七月既望“出自蘇軾《赤壁賦》,暗示超越黨爭的文化共識

[想了想還是寫了這段話,各位讀者權當鄙人再絮叨一回]:

“他們曾在松煙墨香里藏過眉梢情話,用殘碑拓本傳遞過錦箋心事,將市井炊煙化作金石注腳。一個以簪代筆記述漢隸源流,一個借茶湯霧氣勾畫風月無邊。那些被茶漬洇染的碑帖、混入胭脂的墨錠、藏進聘禮清單的孤本,都在汴京的月光里發酵成最醇厚的女兒紅。當潑茶聲驚破金石錄的殘夢,當畫眉筆描出漢碑文的筋骨,才子與才女的相逢,終究在紅塵煙火里煉出了另一種永恒——他們的故事永遠停駐在金石相擊的清響里,如同那支斜插在《浣溪沙》詞箋上的并蒂蓮簪,不必追問花期幾何,但見此刻芙蓉照水,滿目清華。

即便日后趙明誠死于建康,李清照避亂金華……

但當年潑茶賭書的胭脂漬、畫眉深淺的螺子黛、月移花影的銀簪痕,早已滲入文明肌理。夫妻情愛在文化傳承中獲得永生,恰如《金石錄》里那些穿越戰火的碑帖——字跡會模糊,但拓印時的虔誠永存。”

慶余年安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东阿县| 乌拉特中旗| 监利县| 仁寿县| 江城| 靖边县| 响水县| 阿克| 达州市| 宝山区| 富蕴县| 西峡县| 永善县| 长子县| 龙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额济纳旗| 隆子县| 瑞安市| 昌图县| 石首市| 梧州市| 会昌县| 江陵县| 平泉县| 余庆县| 昌邑市| 阳曲县| 辛集市| 弥渡县| 辽中县| 海南省| 漳平市| 留坝县| 扶余县| 崇阳县| 澄迈县| 资阳市| 勐海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