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媽媽,我要媽媽!”李季大聲哭著喊道,
“季兒乖不哭,你娘已經進宮去了,我們在家耐心的等著她,好不好呀?”李瑩瑩一邊擦著李季的眼淚一邊說道,
“嗯好!”
“季兒真乖,”李瑩瑩一邊摸著李季的頭一邊說道。
隋大業十四年,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中華大地再度狼煙四起,各地農民起義爆發。
“季哥哥,我聽說李淵在晉陽起兵,要不我們去投靠李淵如何?”宇文愷說道,
“愷弟,你難道忘了殺父之仇奪母之恨了嗎?我們小時候可是經常聽爹說起過楊廣是李淵的姨表哥,”
“深仇大恨我當然不會忘記,我只是覺得這些瓦崗英雄未必能夠奪取天下,”宇文愷說道。
宇文愷是宇文宣和李瑩瑩之子,楊廣登基后因誤聽讒言殘忍的殺害了宇文宣的全家,李瑩瑩被剿滅他們的官兵強暴后自殺,其子宇文愷逃出生天。
“愷弟,這可不是小事兒,我們一旦跟錯了人最后丟的是性命啊!可否容哥好好想想?”
“這個我知道哥,雙拳難敵四手,我們倆的武功再高也難擋前來剿滅我們的千軍萬馬,”
“嗯!愷弟知道就好!”
公元618年,李淵攻占長安后立楊侑為帝,李淵任大丞相,不久后李淵廢楊侑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唐。李淵登基后不久,兵力日益壯大,李季和宇文愷投靠李唐。由于他倆在完成大唐的統一上功勞卓著,李季被封為從一品的驃騎大將軍,宇文愷被封為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
“李將軍,宇文將軍,你們跟隨本王南征北戰,真的是辛苦你們了!”
說著李世民拿起酒杯準備向李季和宇文愷敬酒,
“不敢,都是秦王殿下指揮有方才打了勝仗!”李季拿起酒杯后說道,
“哪里,要是沒有你們二位將軍的鼎力相助就光憑本王一人帶兵很難取勝,來!我敬二位一杯!”
李世民說著就一口喝干了,
李季和宇文愷也喝干了。
“不知二位將軍可否娶妻?”李世民放下酒杯后說道,
“回秦王殿下,我們二人自隋末以來幾乎天天打仗,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個人的事情,”李季回答道,
“原來是這樣,戰爭真的是害苦了不少人啊!”
李世民發出感慨地說道,
“沒關系的,今后你們就是本王的好兄弟,本王一定給你們找個好人家的姑娘!”
“謝秦王殿下!”
李季和宇文愷共同拱手說道。
“季哥哥,我感覺秦王殿下將來能當上皇帝,”
“愷弟,你是怎么認為的?”
“因為秦王殿下文韜武略、用兵如神,而且他打天下是為了拯救天下的百姓,所以就沖這些我認為秦王殿下一定能當上皇帝!”
“不瞞你說愷弟,我也是這么認為的,秦王殿下是個難得的好主子,他要是當上了皇帝那么大唐就會在他的治理下走向強盛!”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了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李建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李建成聽從魏征的引導,收服被李世民重創的劉黑闥,嘗試拿回兵權。李淵也嘗試任用裴寂,最終導致大敗,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領兵。
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后禪讓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3年的“貞觀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