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去超市逛了逛,感覺今天買的差不多了,超市里面的東西夠用一段時間了。下次她要問老板買一些糧食、肉、蔬菜之類的,畢竟她總覺得現在的食品越來越不安全了。
李月帶著女兒在媽媽家住了幾天以后袁磊打電話來,沒一會兒,兩人因為家庭瑣事吵了起來。
李月不喜歡哥嫂他們一家,袁磊他哥木訥不愛說話,他嫂子特別強勢自私,侄子也被慣的無法無天,要星星不給月亮。
因為袁磊都是年底結算工錢,工資還有一部分會給他爸媽,按他的說法是,娶李月蓋房子花了不少錢,家里欠了人家很多錢。
李月問他花了多少,袁磊說花了八九萬。李月滿打滿算,他家房子加給自己的彩禮也就五六萬,他那八九萬是把家里的債務都扣自己頭上了?
何況,房子都蓋了好幾年了,他哥那院的房子和這邊的房子是一起蓋的,莫不是他哥那時欠的錢也算她身上了?
他們結婚相差五年,他父母就不掙錢嗎?后來李悅才知道,他嫂子總是跟家里要錢,他哥學東西也要錢,就連他在外面上班掙得錢除了給他哥家買東西再給他爸媽一些也沒剩多少,所以他家根本沒攢多少錢。
袁磊說他在外面上班,他嫂子生了孩子后有時會跟他要東西,要的還都不便宜,有時候他半個月工資就沒有了。
李月沒錢的時候問婆婆要,婆婆就會說他嫂子不讓給,不想給就不給,老是說他嫂子不讓給什么意思。
后來有一次李月和婆婆嫂子去逛街才知道真是這么回事。那次李悅沒有帶現金,那時有的店還不能刷卡,而手機也不能支付。
李月路過銀行說要取點錢,婆婆說她帶了現金,嫂子也說她帶的現金多,李悅也沒有多想就跟她們一塊去了。
等到李月買東西的時候嫂子趕緊塞給她幾百塊錢,李月明白她是不想讓自己用婆婆的錢,怕自己用了不還。
李月也沒有在意,等回家時去銀行取了錢還給她就是了,她也沒說要用婆婆的錢。
逛著逛著碰到一個銀行,嫂子偷偷催她去取錢,李月不解的問她為什么現在去取錢?她說她沒錢了,買東西需要花錢,李月想著自己也沒借她多少錢,她不是說自己帶了很多錢嗎?
這時李月才明白,原來嫂子不是帶的錢多,而是不讓她花婆婆的錢。
關鍵是嫂子剛才在商場買東西都會找借口不付錢,都是婆婆在付錢,后來婆婆過意不去,給嫂子結賬時把李月給女兒買的幾雙襪子和一個打底褲一起結了。
從那以后李月再也不喜歡和她一起逛街,真是八百個心眼子。
袁磊說他過幾天回家,恰好那幾天就要端午了。兩個人吵完李月繼續住娘家,就連媽媽都說沒見過袁磊這樣的人,吵架吵到半夜,掛了還打,掛了還打,關機了第二天接著打,一接電話又是吼又是叫的,一點不講理,不心疼老婆孩子。
等到端午,袁磊回家了,李悅知道后很生氣,憑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帶孩子,他跟自己大吵大鬧,不能提他和他家人半點不好,對自己和自己娘家人就是嘲諷貶低的,他家那一家子奇葩哪里有自己家里人半分好?
李月一生氣就讓妹妹陪著自己把女兒送家里了,等到了家門口一看,人家一大家子正在吃飯,幾個人有說有笑,一點沒把她和女兒放心上。
李月更生氣了,端午節人家一家子團團圓圓的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的,自己和女兒算什么?
她把女兒塞給他,轉身就走,袁磊和婆婆喊她她也當聽不見,她耳朵里只有女兒哭著喊媽媽的聲音。
李月心一狠還是走了,憑什么自己走哪孩子帶哪,他出門都是帶著他侄子?他爸媽出去也都是帶著孫子,只給孫子買好吃的好玩的,只給女兒買了一次便宜玩具,一串小小的葡萄。
他媽還把吃的藏起來說給孫子吃不讓自己女兒吃,兩人隔了五歲,女兒才一歲多能吃多少?
李月越想越氣,捂著耳朵讓妹妹快走,妹妹就等在路邊,看她來了就帶她離開。
可能是女兒哭鬧了一下午,晚上袁磊就帶著他爸媽來叫李悅回家。
李月堂哥堂弟伯母嬸嬸都來了,結果公公一開口就是:“你嫂子要強,脾氣不好,你讓著她。”
李月也來氣了:“好啊,她好你們以后跟她過就行了,別讓我養。”
“我們不管你可以,你不管我們不行,我們可指著你們給我們養老呢,你要是不給我們養老,街里都會說你的。”公公恬不知恥的說到。
“真是一點理不講啊,你們幫她帶孩子開店,一點不管我們,鄰里街坊怎么說你們的你們聽不見嗎?現在說以后讓我給你們養老,憑什么?你們是生我了還是養我了?我要養也是養我媽,為什么養你們?”李月簡直快要氣死了。
袁磊把孩子給了李悅后一言不發的站在墻邊,女兒哭了他也沒有安慰。每次吵架孩子哭他都會說,煩不煩,能不能不要當著孩子面吵架,結果他聲音最大,生氣了還拿孩子出氣。
李月就說自己瞎了眼,上輩子刨了他家祖墳才會嫁給他,他就該娶一個他嫂子那樣的,他不是就喜歡跟他嫂子在一塊嗎?為什么娶她,除了讓她受委屈還會什么?
李月決定以后一定要掙很多錢,那樣就算沒有他自己也能帶著女兒吃喝不愁。
李月沒有回去,孩子也被留下了,還有他們帶的兩箱子東西。袁磊也死皮賴臉的留在李月家,一家人都沒給他好臉色,伯母堂哥他們也說沒見過這么混蛋的一家人,簡直是開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