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下的回憶》
火車緩緩駛?cè)肱R沂站時,我透過車窗看著這座陌生的城市。清晨的陽光灑在站臺上,給一切都鍍上了一層金色。這是我第一次來臨沂,卻感覺對這里的一街一巷都如此熟悉——因為你曾無數(shù)次向我描述過這座城市。
拖著行李箱走出車站,空氣中飄來一股煎餅果子的香氣。你說過,臨沂的早餐攤上,總能找到最地道的煎餅果子。我循著香味走去,在一個小攤前停下。攤主是個熱情的大媽,操著一口濃重的臨沂方言,讓我想起你教過我的那些沂蒙山區(qū)的方言。
“來一套煎餅果子。“我試著用蹩腳的臨沂話點單。
大媽笑著看了我一眼:“小姑娘不是本地人吧?“
我也笑了,心里卻泛起一絲酸澀。這些臨沂話,都是你一句一句教我的。那時候我們隔著屏幕,你在臨沂,我在BJ。你會突然發(fā)來語音,教我念“煎餅果子“、“糝湯“,然后嘲笑我笨拙的發(fā)音。
酒店在沂河邊上,從房間的窗戶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河面。我放下行李,站在窗前看著河面上來往的船只。你說過,小時候父親常帶你來沂河邊看船,你會數(shù)著來往的船只,猜測它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夜幕降臨時,我沿著沂河漫步。對岸的臨沂大學(xué)燈火輝煌,圖書館的玻璃幕墻在夜色中熠熠生輝。你說過,第一次來臨沂市區(qū)時還是個高中生,站在這里看著對岸的繁華,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在這座城市闖出一片天地。
我舉起手機,拍下眼前的夜景。打開微信,找到那個已經(jīng)很久沒有聯(lián)系的對話框,卻遲遲按不下發(fā)送鍵。最后,我只是把照片發(fā)在了朋友圈,配文:“夜臨沂。“
第二天一早,我坐上了開往沂蒙山區(qū)的大巴。你說過,老家在沂蒙山區(qū)的一個小鎮(zhèn)上,那里有全臨沂最清新的空氣和最甜美的蘋果。大巴駛過蜿蜒的山路時,我貼著車窗,看著層巒疊嶂的山峰。
小鎮(zhèn)比我想象中還要安靜。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兩旁是低矮的老房子,斑駁的墻面上爬滿了爬山虎。我循著你曾經(jīng)描述過的路線,找到了你的小學(xué)。
紅磚砌成的教學(xué)樓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操場上的籃球架銹跡斑斑。我站在校門口,仿佛看見小小的你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走進校門。你說過,那時候最喜歡體育課,因為可以打籃球。雖然個子不高,但投籃很準(zhǔn),是班上的“神射手“。
我舉起手機,拍下校門口的照片。這次,我鼓起勇氣發(fā)給了你:“猜猜我在哪?“
你很快回復(fù)了:“我的小學(xué)?你怎么會去那里?“
“來臨沂出差,順便來看看。“我打字的手有些發(fā)抖,“你描述得太詳細(xì)了,我一下就找到了。“
“你還記得啊...“你發(fā)來一個苦笑的表情,“那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是啊,很久以前了。那時候我們每天聊天到深夜,你會給我講你的童年,你的夢想,你的喜怒哀樂。我會給你講我的生活,我的煩惱,我的小心思。我們隔著屏幕,卻感覺比任何人都要親近。
我沿著小鎮(zhèn)的街道慢慢走著,路過一家老式理發(fā)店。你說過,小時候最討厭來這里理發(fā),因為老板總是把你的頭發(fā)剪得太短。路過一家包子鋪,你說那是你放學(xué)后最愛去的地方,五毛錢一個的肉包子,你能吃三個。
最后,我來到了鎮(zhèn)上的小廣場。廣場中央有一棵老槐樹,樹下擺著幾張石凳。你說過,小時候常來這里玩耍,夏天的時候,老人們會在樹下乘涼,講著沂蒙山區(qū)的故事。現(xiàn)在,廣場上空無一人,只有老槐樹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
我坐在石凳上,看著廣場上來往的村民。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你發(fā)來的消息:“謝謝你去看我的家鄉(xiāng)。“
我盯著屏幕,眼淚突然涌了出來。那些我們一起度過的夜晚,那些你講給我的故事,那些我們分享的夢想,原來你都還記得。
“我去了你的城市,看了你長大的地方。“我回復(fù)道,“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你為什么總是那么堅強,那么執(zhí)著。因為你是從這里出發(fā)的,帶著沂蒙山區(qū)給你的勇氣和夢想。“
你沉默了很久,才回復(fù):“是啊,這里給了我很多。也謝謝你,讓我重新記起了那些珍貴的回憶。“
夕陽西下,我起身離開廣場。回頭望去,小鎮(zhèn)籠罩在金色的余暉中,像一幅褪色的老照片。我知道,這次旅程結(jié)束后,我們可能又會回到各自的生活中。但至少,我來到了你的城市,走過了你走過的路,看到了你曾經(jīng)看過的風(fēng)景。
這就夠了。
我坐上回市區(qū)的大巴,看著窗外飛逝的景色。夜幕降臨,遠處的臨沂燈火通明,像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我知道,在那里,有你的夢想,有你的未來。而我的旅程,也該繼續(xù)了。
我站在徐州東站的出站口,看著手機屏幕上那條朋友圈。照片里,你穿著白襯衫,她穿著白裙子,手里拿著結(jié)婚證,笑得那么開心。背景是徐州民政局的牌子,紅底金字,刺得我眼睛生疼。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打濕了我的劉海。我抬手擦了擦,卻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你說過,徐州的秋天總是這樣,陰雨連綿,像永遠流不完的眼淚。
我拖著行李箱,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走著。路過一家婚紗店,櫥窗里的模特穿著潔白的婚紗,讓我想起你說過的話:“等我們結(jié)婚的時候,我要帶你去云龍湖拍婚紗照,那里的夕陽最美。“
現(xiàn)在,你確實去了云龍湖,卻是和別人。
我走進一家咖啡館,點了一杯拿鐵。服務(wù)員是個熱情的徐州姑娘,操著一口濃重的徐州話:“要加糖不?“
我搖搖頭,想起你教過我的徐州方言。“不加糖,謝謝儂。“我試著用蹩腳的徐州話說。
服務(wù)員笑了:“小姑娘徐州話講得不錯嘛。“
我也笑了,心里卻泛起一絲酸澀。這些徐州話,都是你一句一句教我的。那時候我們隔著屏幕,你在徐州,我在BJ。你會突然發(fā)來語音,教我念“煎餅果子“、“糝湯“,然后嘲笑我笨拙的發(fā)音。
咖啡館里放著輕柔的音樂,我坐在角落里,看著窗外的雨幕。手機震動了一下,是你發(fā)來的消息:“你來徐州了?“
我盯著屏幕,手指顫抖著打字:“嗯,來出差。“
“要不要見個面?“你問。
我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回復(fù):“好。“
我們約在云龍湖邊的一家餐廳。我提前半小時到了,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湖面上泛起的漣漪。雨還在下,打在玻璃窗上,像無數(shù)道淚痕。
你來了,穿著深灰色的風(fēng)衣,頭發(fā)有些濕。我注意到你左手無名指上的戒指,在燈光下閃著微光。
“好久不見。“你在我對面坐下,聲音有些沙啞。
我點點頭,感覺喉嚨發(fā)緊。服務(wù)員過來點單,你要了一杯熱茶,我要了一杯咖啡。
“她...對你好嗎?“我聽見自己問。
你愣了一下,隨即笑了:“很好。她很溫柔,很體貼,會做一手好菜。“
我低下頭,攪動著杯中的咖啡。你說過,最喜歡我煮的咖啡,雖然總是太苦。
“你呢?“你問,“有男朋友了嗎?“
我搖搖頭:“工作太忙了。“
我們沉默了一會兒,只有雨聲在耳邊回響。你突然說:“其實...我一直在想,如果當(dāng)初...“
“別說。“我打斷你,“都過去了。“
你看著我,眼神復(fù)雜:“對不起。“
我笑了,眼淚卻不受控制地流下來:“沒什么好對不起的。祝你幸福。“
你伸手想擦我的眼淚,我躲開了。站起身,我說:“我該走了。“
你跟著站起來:“我送你。“
“不用了。“我搖搖頭,“雨不大,我自己走就行。“
我走出餐廳,雨還在下。你站在門口,看著我漸漸走遠。我沒有回頭,因為知道你不會追上來。
沿著云龍湖慢慢走著,我掏出手機,刪掉了你的聯(lián)系方式。那些我們一起度過的夜晚,那些你講給我的故事,那些我們分享的夢想,都該放下了。
雨漸漸小了,天邊露出一道彩虹。我站在湖邊,看著彩虹倒映在水面上,像一座通往遠方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