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黑云壓過鼓樓尖頂,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沉重的黑暗籠罩。狂風呼嘯著掠過古老的銅鼓陣,十二面銅鼓在狂風中自鳴,發出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林九淵站在神龕前,他的手指微微顫抖,扯下那塊珍貴的苗錦,將辰砂混著孔雀石粉均勻地涂滿經緯線。“這是'天羅衣'!”老巫師的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與恐懼,他指著《溪蠻叢笑》殘頁,“古時祭司避雷的法衣!”閃電劃破夜空,劈中檐角螭吻的剎那,林九淵抖開苗錦罩住銅鼓陣,雷火順著銀絲刺繡游走,在青石板上烙出北斗七星焦痕。
“師傅,這樣做真的可以嗎?”阿吉的聲音從背后傳來,帶著一絲不安。林九淵沒有回答,只是緊緊盯著眼前的景象,心中默默祈禱著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時間悄然流逝,當鐘聲敲響丑時三刻的時候,銅鼓陣中央的日鼓突然浮空三寸,鼓腔迸出青紫電弧。林九淵甩出墨斗線纏住鼓耳,線頭銅錐插入地面瞬間,土石炸裂露出漢代五銖錢鋪就的引雷渠——錢紋暗合二十八宿分野。“這不是祭器,”他抹去銅鼓內壁的焦灰,“是張衡地動儀般的測雷機關!”
苗醫阿吉突然慘叫一聲,手中的銀針被磁化吸向鼓面。林九淵迅速刮取銹屑,在鯨脂燈下現出磁鐵礦結晶。“怪不得沐英要鑄銅鼓鎮魂,”他碾碎晶粒,“雷電能激活磁石記憶!”話音未落,第七道閃電劈中月鼓,雄黃蒸汽在空中凝成《遵義府志》記載的“雷電銅鼓”圖文。
循著雷擊痕跡找到后山荒冢,暴雨沖開了墓道,楊氏土司棺槨旁倒著一具現代尸骸。尸身緊攥的考古日記寫道:“萬歷銅鼓實為引雷器,磁化后可......”余文被血漬模糊。林九淵撬開陪葬銅鼓,內壁嵌著魚形磁石,與巫峽懸棺出土的玉璋缺口完全吻合。
“這是天機門的‘尋龍尺’!”他轉動磁石,棺底石板轟然移開,密室內三十六尊銅鼓環列如星。鼓面饕餮紋在雷光中扭曲,竟顯影出師傅青年時與玄冥教主對弈的壁畫——棋盤正是赤泉輿圖的微縮沙盤。
“我們找到了什么?”阿吉的聲音充滿了好奇與敬畏。林九淵沉默片刻,緩緩說道:“這不僅僅是一個發現,它關乎著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隨著銅鼓陣的共振加劇,林九淵懷中的天機盤瘋狂旋轉。他拋灑五銖錢布成“地火明夷”卦陣,銅錢竟懸浮成球形閃電。阿吉的銀項圈突然勒緊脖頸,項墜磁石指向東南巽位——正是玄冥教朱雀壇方位。“坎離易位!”林九淵踹翻日鼓,雷火順苗錦銀絲導入地下。焦土中浮出青銅板,陽刻的《播州楊氏家譜》記載:“萬歷二十八年,天機門叛徒楊應龍獻銅鼓陣于玄冥......”
“看來,我們的敵人比想象中更強大。”林九淵低聲說,眼神堅定而決絕。
銅鼓陣在雷暴中劇烈震顫,林九淵揮刀劈斷苗錦銀絲,雷火沿墨斗線導入地下五銖錢渠。銅錢遇高溫熔成赤紅液流,在焦土上凝成《連山易》“雷火豐”卦象。地底傳來巖層斷裂聲,他撬開青銅板,漢代鑄鐵的渾天儀殘件赫然顯現——二十八宿方位與天機盤完全契合。
“這才是真正的測雷器!”他轉動渾天儀環架,銅鼓陣應聲傾倒。最后一道雷電劈中儀心磁針,針尖在地面燒灼出蜿蜒裂痕,直指苗嶺磁鐵礦脈。裂痕盡頭,被雷火熔化的巖壁上,浮出用朱砂寫就的《播州楊氏家書》殘頁:“應龍拜玄冥朱雀使,鑄鼓引雷以奪天機......”
古墓尸骸手中的道袍殘片浸入辰砂水,顯影出天機門獨有的星紋。林九淵將殘片貼合師傅遺留的青銅卦盤,盤面突然裂開暗格,露出半封血書:“萬歷二十八年,為師假意叛門,借銅鼓陣追查熒惑守心之秘......”
雷光中,銅鼓陣殘骸突然重組,鼓面饕餮紋拼成完整星圖——正是天機盤缺失的紫微垣方位。當林九淵將卦盤嵌入星圖中心時,墓室壁畫突然剝落,露出師傅與玄冥教主對弈的真相:棋盤上散落的不是棋子,而是十二枚刻著九黎紋的童尸牙齒。
“師傅,你到底經歷了什么?”林九淵喃喃自語,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感。
根據磁針指引,林九淵來到鐵礦洞口,這里玄冥教徒正在架設青銅引雷塔。林九淵割斷捆縛苗錦的銅絲網,狂風卷起天羅衣罩住雷塔。當閃電擊中塔尖時,辰砂涂層的銀絲將電流導入礦脈,巖壁磁鐵礦瞬間升溫爆裂。
朱雀使從煙塵中沖出,苗刀劈向林九淵喉間。格擋瞬間,刀身攜帶的靜電觸發墨斗線辰砂,“砰”地炸出火光。朱雀使黑袍焚毀,后背露出沐英后裔獨有的玄鳥胎記——與師傅血書中的叛徒印記完全一致。
“你是誰?”林九淵厲聲問道,但對方并未回應,只是繼續發動攻擊。
林九淵將青銅卦盤擲入雷塔廢墟,盤面星紋與磁鐵礦脈共振。地底傳來齒輪咬合聲,明代鑄造的巨型渾天儀破土而出。儀身刻滿《開元占經》失傳章節,記載著通過調控雷暴修正王朝氣運的秘法。
“原來天機門早就算到這一天......”他轉動儀盤,雷云隨二十八宿方位消散。最后一縷陽光穿透云層時,朱雀使在強光中化作焦尸,手中緊握的半枚虎符,正與湘西尸兵案的兵符嚴絲合縫。
在銅鼓陣廢墟里,林九淵拾起熔化的銅汁殘片。液體冷卻后形成天然星圖,指向昆侖山巔的冰封渾象。老巫師悄然現身,袖中滑落的銀梳刺入星圖裂縫——梳齒竟與天機盤磁針完全同源。
“這局棋才剛開始,”林九淵望向北方雪嶺,“熒惑守心之夜,該收官了。”夕陽將他的影子拉長,與渾天儀投下的星影交錯成《推背圖》第四十五象的讖語。鼓樓殘存的銅鼓在暮色中低鳴,聲波驚起群鴉,朝著玄冥教總壇方向疾飛而去。
隨著夕陽西下,林九淵與阿吉決定趁著夜色的掩護,向昆侖山的方向進發。他們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四周靜謐得只能聽見彼此的腳步聲和偶爾傳來的風聲。“師傅,你覺得我們能找到那個地方嗎?”阿吉輕聲問道,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不安。
“只要按照星圖指引的方向走,應該不會錯。”林九淵回答道,但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他深知前方等待他們的不僅是未知的挑戰,更有可能是更加危險的敵人。兩人默默前行,夜色漸深,星辰開始在天幕上閃爍,仿佛也在為他們指引方向。
經過數小時的跋涉,終于來到了昆侖山腳下。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大吃一驚:一座巨大的冰封渾象矗立在山谷之中,散發著淡淡的光芒。林九淵仔細觀察著周圍環境,發現這里似乎被人刻意隱藏了起來,四周布滿了各種機關陷阱。
“看來有人不希望外人找到這里。”林九淵沉聲道,同時小心翼翼地繞過一個又一個陷阱。“阿吉,你跟緊我,別亂動。”
“師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阿吉忍不住問道,“這一切都太不可思議了。”
林九淵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指著冰封渾象上的符文說道:“這些符文記載的是古代文明的秘密,或許能解開我們一直以來的疑惑。”
就在他們接近冰封渾象時,突然聽到一陣低沉的聲音從地下傳來。地面微微震動,接著一道裂縫緩緩打開,露出了一個隱藏的洞穴入口。“進去看看吧。”林九淵率先走進洞穴,阿吉緊跟其后。
洞穴內光線昏暗,但在遠處卻有一絲微弱的光芒。隨著他們逐漸深入,那股光芒越來越亮,最終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石室。石室內擺放著各種古籍、神器以及一幅幅壁畫,描繪著遠古時期的戰爭與和平。
“原來這就是一切的源頭。”林九淵看著壁畫,心中涌起無數感慨。這些壁畫不僅揭示了天機門與玄冥教之間的恩怨情仇,還預示著未來的命運走向。
回到地面后,林九淵意識到必須盡快采取行動阻止玄冥教的陰謀。他決定先返回雷鳴坳,召集所有可用的力量。“阿吉,明天我們就出發回去。”林九淵對徒弟說,“我們需要更多的幫手才能應對接下來的戰斗。”
“師傅,你覺得我們能贏嗎?”阿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林九淵堅定地說,“而且,這也是為了守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次日清晨,林九淵帶著阿吉回到了雷鳴坳,并迅速組織起了一個由當地居民、巫師以及苗醫組成的臨時聯盟。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背景,但都有著共同的目標——保護家園免受玄冥教的威脅。
“各位,今晚就是決戰之夜。”林九淵站在眾人面前發表動員講話,“我們要團結一致,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對抗邪惡勢力。”
人群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每個人都被林九淵的決心所感染,士氣高漲。
夜幕降臨,天空中烏云密布,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林九淵帶領著他的隊伍悄悄靠近玄冥教總壇。此時,總壇內外燈火通明,顯然敵人也做好了充分準備。
“記住我們的計劃,不要貿然行動。”林九淵低聲叮囑每一位隊員。當他們接近目標時,突然遭遇了敵人的巡邏隊。一場激烈的交鋒隨即展開,雙方互有傷亡,但林九淵和他的隊伍憑借著默契配合逐漸占據了上風。
經過一夜激戰,黎明的曙光終于穿透云層灑落在大地上。林九淵和他的隊伍成功摧毀了玄冥教的核心據點,解除了對周邊地區的威脅。“我們做到了!”阿吉興奮地喊道,臉上洋溢著勝利的笑容。
然而,林九淵知道這場勝利只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還有許多未知的挑戰等著他們去面對。“大家休息一下,然后我們還要繼續前進。”他平靜地說,目光望向遠方,那里有著更多需要探索的秘密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