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蟾在藥泉中化作血霧時,蕭煜肩頭的青紫已蔓延至心口。蘇瑾將銀針沒入他膻中穴,忽然被攥住手腕拽進氤氳藥池。
“蘇姑娘可知雪蟾需以處子血為引?“蕭煜氣息灼熱,眼底卻清明如寒潭。
蘇瑾反手亮出浸過蛇毒的銀簪:“殿下又可知,我及笄那日飲過百毒釀?“
窗外驚雷炸響,淹沒了蕭煜的低笑。
三日后,相國寺鐘鳴九響。太子手持玉圭登上祭壇,忽然狂風(fēng)大作,明黃幡幢上滲出猩紅字跡——“德不配位,天罰將至“。禁軍騷動間,祭壇轟然坍塌,露出地宮里成箱的北狄彎刀。
“好一招偷天換日。“蕭煜在望樓上為蘇瑾披上狐裘,“用磁粉在蠶絲幡面寫字,借驚蟄雷暴顯現(xiàn)血字,這法子倒是配得上蘇姑娘剜心取血的狠勁。“
蘇瑾望著亂作一團的儀仗隊:“工部送來修葺祭壇的青磚,摻了遇水膨脹的浮石粉吧?“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袖中密信,那是今晨青杏從周彥書房盜出的賬冊抄本。
子夜,暴雨如注。
蘇瑾戴著青銅儺面翻進周府書房,卻在推開暗格時怔住——錦盒里躺著支與她一模一樣的玉蘭玉簪,簪身刻著“贈吾妻沅君“。那是她難產(chǎn)而亡的生母閨名。
“瑾兒終于發(fā)現(xiàn)了。“周彥舉著燭臺從屏風(fēng)后轉(zhuǎn)出,官袍上蟠龍紋在火光中猙獰如活物,“當(dāng)年你娘若肯交出《魯班秘錄》,何至于血崩而亡?“
劍鋒刺來時,蘇瑾袖中機關(guān)弩連發(fā)三箭。周彥揮劍格擋,卻不防她擲出賬冊引燃燭臺。火舌竄上房梁瞬間,蕭煜破窗而入,軟劍纏住周彥咽喉:“當(dāng)年黃河改道的圖紙,是你故意算錯堤壩弧度?“
暴雨澆滅大火時,蘇瑾在瓦礫中扒出半幅焦黃畫軸。畫中女子與她容貌肖似,手持的卻不是玉簪,而是半枚虎符。
“很意外?“蕭煜抹去她頰邊血污,“你娘是前朝機關(guān)世家最后的傳人,那支玉簪本該插在傳國玉璽的機關(guān)鎖上。“
更聲穿過濕漉漉的夜色,蘇瑾忽然想起前世刑場。劊子手的鬼頭刀落下時,監(jiān)斬官懷里確實閃過一抹碧色——正是周彥今日戴的翡翠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