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夢瑤的手機再次響起,盛夜臨的名字在屏幕上閃動。這已經是今天第五個未接來電了。
她盯著那個名字,猶豫著是否應該接聽。萱萱的警告如同一道閃電劃過腦海:“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那個醫生。”
電話鈴聲不依不饒地響著,仿佛在挑戰她的神經。最終,林夢瑤深吸一口氣,接通了電話。
“夢瑤,感謝上帝你終于接電話了。”盛夜臨的聲音透著明顯的疲憊和緊張,“我們必須立即見面,情況比你想象的要糟糕得多。”
“盛醫生,我現在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林夢瑤謹慎地回答,聲音平靜得不自然。
“不,這不能再等了。”盛夜臨的語氣前所未有的嚴肅,“如果你還相信我,就來一趟我的辦公室。這關系到你的安全。”
電話那頭傳來紙張翻動的聲音。
“我怎么知道你不是他們的一員?”林夢瑤低聲問道。
盛夜臨沉默了幾秒。
“你母親給你留下的紅色筆記本第三頁有一段話:'鏡子不僅映照外表,更能照見靈魂的裂痕'。這是我唯一能證明自己的方式。”
林夢瑤驚訝地睜大眼睛。那本筆記本她從未向任何人展示過,而那段話確實存在。
“我會去的。”她簡短地回答后掛斷了電話。
方銘從廚房走出,手中端著兩杯熱茶。
“盛夜臨?”他挑眉問道。
林夢瑤點頭,接過茶杯。
“他知道我母親筆記本上的內容。我不確定這意味著什么,但我需要見他一面。”
方銘的表情變得嚴肅。
“我不信任他,他的父親是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但如果你決定去見他,我會在外面等你。”
林夢瑤搖搖頭。
“不必了,我自己去。如果他真的對我有惡意,有你在場反而可能打草驚蛇。”
方銘想說什么,但最終只是嘆了口氣。
“至少帶上這個。”他遞給林夢瑤一個小型錄音筆,“以防萬一。”
盛夜臨的辦公室位于市中心一棟現代化醫療大樓的頂層。當電梯門打開時,林夢瑤立刻注意到走廊上異常的寂靜。平日里忙碌的助手和護士都不見蹤影。
她走向盛夜臨的辦公室,輕輕敲了敲門。
“請進。”里面傳來盛醫生疲憊的聲音。
推開門,林夢瑤看到一個陌生的盛夜臨。往日優雅沉穩的心理醫生此刻眼圈發黑,頭發凌亂,西裝外套隨意地搭在椅背上。辦公室也一反常態地凌亂,文件和書籍散落各處。
“你看起來糟透了,盛醫生。”林夢瑤說道,小心地關上身后的門。
盛夜臨苦笑一下。
“看來我們都有不尋常的幾天。”
他起身走向窗邊,拉上了窗簾,然后按下桌上的一個按鈕。房間里響起輕微的嗡嗡聲。
“電磁屏蔽,防止監聽。”他解釋道,“我們的談話需要絕對的私密性。”
林夢瑤環視辦公室,目光停留在角落里一面新增的古老落地鏡上。鏡框雕刻著復雜的圖案,與母親筆記中描述的“人格鏡”極為相似。
盛夜臨注意到她的目光。
“那是我父親的收藏之一。最近才從家族倉庫中取出來。”
他示意林夢瑤坐下,自己則回到辦公桌后。
“我有東西要給你看。”
盛夜臨打開電腦,調出一段監控錄像。畫面顯示林夢瑤在深夜時分在醫院附近徘徊,行為舉止明顯異常,時而停下凝視玻璃窗的反光,時而自言自語。
“這是三天前的錄像,你失蹤期間的活動。”盛夜臨說道,“基于這些異常行為和之前的癥狀,我不得不做出一個診斷:重度解離狀態,有自傷和傷人風險。”
林夢瑤盯著屏幕中的“自己”,那個人有著她的臉,卻展現出完全陌生的氣質和行為模式。
“那不是我。”她輕聲說。
盛夜臨搖頭。
“從醫學角度來說,那就是你,只是由另一個人格在控制。我建議你立即住院觀察,夢瑤,情況比你意識到的要危險得多。”
林夢瑤繃緊身體。
“我拒絕住院。”她果斷地說。
盛夜臨深深地嘆了口氣。
“我預料到你會這么說。至少,我希望你能增加治療頻率,并且佩戴這個。”
他從抽屜里取出一個類似手表的設備。
“活動監測器,可以記錄你的生理指標和位置信息。如果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通知我。”
林夢瑤猶豫地接過設備。
“這是監視我的工具嗎?”
盛夜臨的眼神變得復雜。
“是保護你的方式。我有理由相信,你的另一個人格——或者說你鏡像中的那個'她'——正在計劃某些可能傷害你的事情。”
他打開另一個文件夾,顯示出林夢瑤近日的行為記錄:購買大量繪畫材料,頻繁出入古董店,尋找特定鏡子的照片和記錄。
“這些行為都發生在你所謂的'失憶'期間。”盛夜臨解釋道,“而且都與鏡子有關。”
林夢瑤看著這些證據,感到一陣不安。她不記得做過這些事,但證據確鑿。
“你認為我的情況與鏡子有關?”她試探性地問。
盛夜臨的眼神變得銳利。
“我不是'認為',我'知道'。”他拿出一份文件,“你的癥狀與一種罕見的心理障礙相符:鏡像識別障礙。患者會相信鏡子中存在另一個世界或實體。在嚴重情況下,患者會嘗試與鏡中的'存在'接觸,甚至試圖穿越過去。”
他傾身向前,聲音變低。
“你母親也有類似癥狀,不是嗎?”
林夢瑤感到心跳加速。
“你怎么知道我母親的事?”
盛夜臨沒有正面回答。
“我從事這個領域的研究已經很多年了,夢瑤。有些病例令人難以忘懷。”
他突然轉變話題。
“你帶母親的筆記來了嗎?我希望能看一看。”
林夢瑤警覺起來。
“為什么你對我母親的筆記這么感興趣?”
盛夜臨扶了扶眼鏡。
“因為那可能包含了理解你癥狀的關鍵信息。作為你的醫生,我需要全面了解你的情況。”
林夢瑤猶豫片刻,隨后從包中取出復印件。她沒有帶原件來,只帶了部分頁面的復印本。
“只有這些。”她謊稱。
盛夜臨快速瀏覽著復印件,神情專注。林夢瑤注意到他特別關注與鏡子相關的內容,時而皺眉,時而輕點頭。
治療過程中,盛夜臨的問題越來越具有誘導性,總是圍繞鏡子和鏡像世界展開。
“你第一次看到鏡中異常是什么時候?”
“你能描述一下鏡像世界的具體景象嗎?”
“你有沒有嘗試過通過其他反射面,比如水面或金屬表面進入鏡像世界?”
這些問題讓林夢瑤越發不安。盛夜臨的態度似乎不再是單純的醫學興趣,而是某種執著的追求。
“時間差不多了。”林夢瑤看了看手表,起身準備離開。
盛夜臨沒有挽留。
“別忘了戴上監測器,”他提醒道,“記得每天晚上給我發送行動報告。”
離開時,林夢瑤無意中從門縫看到盛夜臨迅速用手機拍下了她帶來的母親筆記復印件。
電梯下降時,她的心跳仍然沒有平靜。盛夜臨的表現太反常了,既像是真心擔憂她的安全,又像是對鏡像世界有著不正常的興趣。
走出醫療大樓,林夢瑤決定遵循內心的直覺。她沒有立即離開,而是躲在街對面的咖啡館,監視大樓入口。
不到二十分鐘,盛夜臨匆忙走出大樓。他四處張望了一下,然后快步走向停車場。林夢瑤悄悄跟了上去。
盛夜臨的車駛入城郊的一個安靜社區,停在一棟普通住宅前。他下車后,不久有另一輛黑色轎車停在附近。一個戴墨鏡的神秘人下車,與盛夜臨簡短交談后,盛醫生遞給他一個文件袋——里面顯然是林夢瑤帶去的母親筆記復印件。
林夢瑤拍下了整個交接過程,心中的懷疑越來越強烈。
回到公寓,林夢瑤發現門鎖有被撬動的痕跡。她警覺地推開門,發現屋內一切如常,只是浴室鏡子上多了一行字:“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那個醫生。”
字跡潦草,像是用口紅匆忙寫下的。林夢瑤認出這是萱萱的手筆——或者說,是鏡中的“她”通過某種方式留下的警告。
她的手機震動起來,是一條來自未知號碼的短信:
“他們知道你去見了盛夜臨。小心,陷阱已經設好。—M”
林夢瑤看著這條神秘短信,不知是敵是友。但有一點已經清晰:盛夜臨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