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天尊!”一位須發皆白的道人翩然而至,拂塵揮動,道袍也被微風吹起,似有仙風道骨一般。
大當家的一看便怒了:“你還敢來?還我宮燈來!”
道人微微一笑:“施主莫急,這宮燈原也不是你的,反倒和這位姜施主有莫大因緣。姜施主,請問玉龍宮燈上寫了什么字?”
姜星純答道:“易水河邊,水蓋王女。前者,我們在易水河邊找到了姜氏宗祠。后者嘛,合起來便是一個‘姜’字。”
道人笑著來到玉鳳宮燈前:“這就對了,大當家的你看,這柄宮燈屬于姜家哩!”說罷又用手摩挲了一下玉鳳宮燈,指了指白晨柳:“小姑娘,你來看看這上面是什么字?”
白晨柳上前看了看銘文,念道:“淇水湯湯,玉璧無暇。這又是什么意思?”
道士思忖道:“淇水湯湯,漸車帷裳。這是朝歌古城外,現在的河南淇縣。玉璧無暇,我想暗指一個‘白’字。”
白晨柳思索道:“難道,這是說我祖上乃是淇縣的白家?”
大當家的忽然一愣:“淇水邊的白氏,莫非你是白君的后人?”
道人微微一笑,顯然他是知道來龍去脈的。但他仍然引導大當家的自己說出真相:“大當家的,你想起了什么?”
大當家的顯然不大想搭理道士,翻了一個白眼,隨即還是接話道:“我聽祖上說,先王蠶叢在時,有一個女兒名叫半春。半春小時,就和中原的一名商人的兒子相識,便互相傾慕。商人姓白,我們便稱他的兒子為白君。后來,半春遠嫁白君,直到淇水河邊的頓丘,先王悲傷不已,日日思念。后來聽說半春受到冷落,郁郁而終,蠶叢國王也因此傷感而亡。”
白晨柳喃喃吟誦:“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姜星純頓悟:“原來《詩經》記載的不僅僅是民歌,也是故事、更是歷史。”
大當家的也有些疑惑了:“那這青銅神樹是?”
道士捻須道:“我所知道的故事或許可以補上事情的缺口。白姓商人來到古蜀國,不僅是為了做生意,更重要的是,他精通妖邪異獸的馴化,來到大涼山尋找三頭犬并馴服為人所用,因此受到蠶叢國王的器重。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蠶叢國王這才制成了法文手輪,馴化三頭犬。然而,這些馴化之術乃是軒轅墳秘術,奪天地之造化。可能又因為白姓商人的馴化之術來路不正,總之,他受到軒轅墳一脈的追殺。后來有人指點他去找已經隱居的姜氏先祖,求他們用玉虛道術來對抗軒轅墳。再后來,歷經種種風波,姜家和白家結成同盟,誓死守護秘密,并用古蜀國技法鑄造了青銅神樹,作為盟誓的見證。”
白晨柳不解:“軒轅墳是什么?”
道士緩緩開口道:“相傳,軒轅墳是軒轅黃帝的埋身之處。由于風水絕佳又人跡罕至,在此的各類生靈得道者眾多,故而此處巨大的洞窟又被稱為萬妖窟。據說,上古大神女媧乃是妖族領袖,故而在此修煉的眾多煉氣士都以女媧為祖師。”
大當家的仍然不信:“老道,這些莫不是你瞎編出來,妄圖騙取我的宮燈?”
道士笑道:“你那宮燈,貧道可看不上。不信請看,這是軒轅墳‘十八壁畫’,已被我臨摹下來了。”說著,從道袍袖中取出一軸古畫。幾人一同展開,云圖掌上燈來,看到確實是十八幅畫。畫中的故事大致包括了棲霞偷上昆侖山、姜氏先祖與棲霞大戰、惡靈鬼王逃脫、姜氏先祖被逐下山、姜氏與白氏盟誓鑄造神樹等等。不過,其中的一幅畫引來了眾人的注意。一名女子和一個黑衣人似乎正在一個山洞中密謀什么,并達成了某種共識或交易。
姜星純覺得這幾個時辰中,信息量也太大了,便問出了所有人都很好奇的問題:“敢問道長,您究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