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猴揭開水晶珠簾,見龍床上臥著一白發蒼蒼老猴,身著金黃龍袍,奄奄一息。見我來到,老猴嗚嗚流淚。
老猴已病入膏肓,終只能減輕其痛苦。預估老猴半月將亡,我又恐被群猴扣留,故撒謊已治愈老猴,方得脫身下山。誰料半月后,藥店中隔三差五有猴前來擾亂,疑是報復未救活大王。
墨緣道:“胡老先生已盡力,群猴何以恩將仇報?”
“人心隔肚皮,何況妖精?聽聞老猴王逝后,鬼市又現四猴王,更為兇狠殘暴。”
墨緣于是急開錄妖書,查探猴妖來歷:原來巫峽之地多有猿猴。猴為靈性之獸,“猴”與“侯”同音,有“封侯”之意。自唐宋以來,猴成為吉祥顯貴、驅邪納福象征。
巫峽山民因此等原因,于城隍廟塑起泥猴,作為城隍爺看門猴。
城隍爺為地方守護城池之神,為冥界地方官。又因城隍爺日夜受香火供奉,泥猴隨之沾染神靈,通曉法術。
每月十五,城隍爺皆需赴幽冥述職,將人間善惡告知幽冥。冥官則對世人所作所為,予以善惡獎懲,諸如在福祿壽喜上有所增減。
而此等泥猴,趁城隍爺述職之際,施法山巔構筑“行宮”。此行宮,即百姓口中所謂“鬼市”。
待墨緣述畢,渡濟令眾人先赴城隍廟探察。
胡郎中聞言道:“那城隍廟筑于驚雀嶺上,山高路險、須謹慎行事。”
渡濟拱手道:“謝老先生之告,湘語此事,我等定當查個水落石出。”
四人告別胡郎中,行至驚雀嶺,見山嶺果如其名,猶如天上柵欄阻路,呈現“黃鶴之飛尚不得過”景象。
玉靜道:“此山嶺如刀劈一般,驚雀嶺,果真能驚死雀鳥。”
過關隘后,山嶺愈發清幽,遠處樹林下漸現一座城隍廟。眾人近前察看,此廟雖是簡樸,亦供奉香爐,迎四方香客。廟門塑有數尊泥猴,為首者白毛老猿,下有四小猿猴。
門側題有楹聯:“陽世三間,積善作惡皆由你;古往今來,陰曹地府放過誰?”
墨緣推斷:“此白毛老猿,為逝去老猴王。四小猿猴,當為目前首領。”
圓良見泥猴塑像,氣得一口唾沫吐去:“如此妖孽,竟然堂而皇之擺在城隍廟里,假充正神!”
墨緣見柱上楹聯,頗覺諷刺意味,受世人供奉之徒,卻干著喪盡天良之事。
“泥塑懼水,不如取水來,將其攪為稀泥,如此妖猴元神便無所依托,自然易是收拾。”
玉靜稱贊道:“還是三師兄聰明,我等速去尋找。”
因山路崎嶇,人生地疏,幾人頗費周章尋得一處山泉。見山泉下有一所茅屋,圓良欲向主人借桶盛水。
渡濟止道:“此深山野林,何來人家?”
玉靜即開鴛鴦匣取出尋妖鈴,鈴鐺旋即搖擺不停。忽聞砰然一聲,茅屋木門破裂,見四猴飛出,洶洶而來。
四猴牙尖嘴利,眼射血光。猴頭身穿黃袍,袖口藏有利爪,矯健攀援,頗具王者之氣。
“今日無冤,往日無仇,你等何故偏要毀我泥塑之身?”
黃袍頭猴眼珠直轉,聞說四人欲毀泥塑,于是一路尾隨,又于山泉邊施法變出茅屋,伺機報復。
“殘害良民,人神共憤,縱我等放過你等,也有天神前來降服。”
黃妖猴聞言反而大笑:“縱使天神得知,豈有空顧我?”
正值黃袍妖猴得意之際,一道鏡光飛出。黃妖猴愕然立定,旋即眼神失色,化為一攤爛泥。
其余三猴見狀,驚懼而竄,隱入樹叢。
“哼,小廟妖猴,有何翻江倒海之能?”渡濟蔑然道。
“不如砍伐竹筒,以作盛水器物。”圓良道。
渡濟頷首同意,四人便往竹林奔去,伐竹取筒,裝滿山泉。渡濟又施展道家法術,一排竹筒騰空而起,朝山廟飛去。
清泉自空傾瀉而下,廟中泥塑漸化泥漿,頭頂青煙直升,飄向鬼市之處。
渡濟見到青煙,即呼眾人追趕,片刻間追至燈影峽。
“大家小心,此乃鬼門關。”墨緣憶及此三峽一帶,在西周時已建夔子國,至唐時設夔州府,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
而燈影峽奇險非常,大小船只穿越峽谷,十余里水路,灘多水急,自古觸礁沉船無數,船商皆稱之為鬼門關。
憶及船夫所言,今夜正值月圓,應有美女圍石起舞。
不久,遠處行來一客船,燈火輝煌。船上有人驚呼:“快看,岸邊有女子起舞。”
月色下,數十少女身穿青衫薄紗,輕盈蹁躚,宛如天宮仙子。
“此等又是何妖精?”圓良疑惑。
尋妖鈴聲頓時密集響起。眼看船支靠岸,船客們急匆匆地奔向岸邊,對岸傳來陣陣嬌叱聲。
原來船客們定力不足,皆被勾攝心魂,正圍著姑娘嬉皮笑臉。
三人趁亂溜上客船,點了四名船客定身穴,換其衣物以避人耳目。
“小哥,今日可愿與小妹共游樂?”
船上,一絡腮胡瞇著眼,姑娘順勢倒進他懷中。姑娘面如皓月,髻上斜插花朵,面龐與湘語無異。
絡腮胡大笑:“我可不是小哥,已年近半百,該稱老哥方是。”
借助微弱燭光,墨緣見姑娘后頸有顆黑痣,甚感詫異。
湘語明明死于草叢,莫不是魂魄?但方才尋妖鈴響動,難道眼下姑娘又是妖物?
姑娘回頭發現墨緣,盈盈一笑。墨緣定睛一看,眼下麗人雖是五官精致,但臉龐竟無半分血色,令人不忍直視。
“湘語?”墨緣輕聲道。
姑娘愕然:“你如何認識我?”
“你父親……”
湘語聞言,心中一酸,眼淚打轉。
絡腮胡罵罵咧咧地推開墨緣。圓良見狀一把抓住其手腕,將其關節扭得咯咯作響。
絡腮胡疼得直叫嚷:“可知老子何人?”
“大爺不管是誰,將你扔進江中信么?”
“饒命,俠士饒命!”
圓良將他重重摔在甲板上,絡腮胡立時昏迷不醒。船客們以為是為女人爭風,并未在意。四周少女依然姍姍搖擺,身著輕紗曳地花裙,顰笑間令人陶醉。
“諸位未被迷住心神,顯然非尋常之人。”湘語道。
玉靜從匣中取出尋妖鈴,鈴鐺搖晃不止。湘語不明其意。
“你究竟是何方妖物?草叢之中有你尸身,為何又在此地?你是妖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