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恣意的枝蔓,宛若夏日來臨前的預告,蟬鳴聲聲,似是喧告著青春的模樣,還未來得及讓世界聽見卻又被匆匆落下的雨掩蓋了聲響,輕輕撫去了獨屬于夏日的悶熱,春日短暫無聲剛入夢中便被夏所吞噬,只留下一地蹤跡。
不然,連綿不斷的細雨又要忘卻此刻正是盛夏。
蟬是夏的見證者,生于初夏亡于夏滅,卻不曾悔過,大聲向世界宣告著自己的存在,哪怕終將失色,卻也見過世界陷入沙沙的交響曲里,春雨的悄然落下。
蟬驚半池逐殘陽,夏色嘩然不負春。
陸辭,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中學生,作為一個學渣上課自然不是用書擋臉睡覺就是把頭埋在課桌下偷吃零食,下課也不安分,明明是一個女孩子卻偏偏要和一群男生待在一起,老師都快認為是早戀了,卻不知柳霽只是聊歷史,什么曹操夢中殺人什么青梅煮酒論英雄,那幫男生倒也不敷衍,常常能聊個一天,到了放學才依依不舍地道別。
然后不出意外地出現了數理化老師無語的場面,而陸辭自己偏科偏得也快成神了,當然是神精病的神。
梅雨尚未過去,窗外是藤蔓的私語,是不約而至的雨絲,與蟬共鳴的盛夏,透過寥寥幾筆,藏匿在克林索爾最后的夏天中。
梅雨過,萍風起,風過劍痕,后世又有幾人記得?將離的淚,揮灑如雨,提筆竟不知從何而起,有人在雨夜刺殺失敗,狼狽的騎快馬逃出城門,亦有人手執(zhí)紙傘期待著注定無緣的相許,歸途的夢里交織雨的迷茫,再醒時仍余一人不愿醒來,只為那人入夢三分。
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亦被稱為“黃巾軍”
中平六年,外戚與宦官斗爭愈演愈烈,朝廷動蕩不安,董卓趁機奉大將軍何進之詔,率涼州軍進入洛陽。他入朝之后迅速掌控局勢,廢黜了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并自封為相國,實則獨攬朝中大權,引得天下暴亂。
初平元年(190)正月,也就是董卓之亂次年,關東諸州郡牧守紛紛起兵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推袁紹為盟主,諸州郡牧守各擁兵數萬,盟主袁紹自號車騎將軍,與河內太守王匡屯于河內,韓馥屯于鄴城,孔伷屯于潁川,劉岱、張邈、橋琩、袁遺、鮑信、曹操等屯于酸棗,袁術屯于南陽。董卓所部西北軍素以善戰(zhàn)著稱,關東諸軍莫敢先進,雙方膠著于滎陽一線,互不相讓。
而另一邊陸辭還迷迷糊糊地睡著呢,一整個人埋在被子里只冒出個頭頂,“嘿嘿….阿瞞…..”剛睡到正香,卻也不知早已入夢,而這夢又是那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