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回憶如潮
細碎的日光穿過斑駁的樹影,絲絲縷縷地灑落在老舊的木桌上,暈染出一片片暖黃。潘華生閑適地坐在藤椅上,手中的報紙隨著微風(fēng)輕輕翻動,發(fā)出細微的簌簌聲。四周靜謐,只有偶爾傳來的鳥鳴,為這寧靜的午后增添了幾分生機。
突然,一陣輕快的哼歌聲打破了平靜。他的孫女潘鈺哼著不知名的小曲,蹦蹦跳跳地沖進屋子,手里高高揮舞著一本書,興奮地大喊:“爺爺,爺爺!你快瞧瞧我找到什么啦!”那聲音清脆響亮,滿是藏不住的喜悅。
潘華生放下手中的報紙,動作不緊不慢,臉上帶著一貫溫和的笑意,緩緩摘下老花鏡,目光慈愛地看向?qū)O女:“什么東西,把我們家鈺鈺高興成這樣?”他的聲音低沉而醇厚,帶著歲月沉淀下來的溫和。
潘鈺幾步跑到爺爺跟前,把書遞到他面前,眼睛亮晶晶的,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爺爺,我在這本書里讀到了你以前給我講過的那個唯美的愛情故事!故事里的內(nèi)容,和你給我講的那個故事簡直是如出一轍!”她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著封面上的書名和作者,語氣里滿是驚奇與興奮。
潘華生接過書,看到封面上的書名“我的三重生”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以及作者“倪楚蕎”,他的手猛地一顫,像是觸電一般,原本平靜的眼眸瞬間被一層霧氣籠罩,變得濕潤起來。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fù)著內(nèi)心的波瀾,緩緩戴上老花眼鏡,動作有些遲緩,像是生怕驚擾了什么。隨后,他輕輕翻開書頁,熟悉的文字、熟悉的故事場景撲面而來,那些被歲月塵封已久的記憶,如同決堤的洪水,洶涌澎湃地襲來。
華生的思緒飄回到那個充滿朝氣與希望的年代。那時的天空總是格外湛藍,陽光溫暖而明媚。楚蕎留著齊耳短發(fā),身著簡約的學(xué)生裝,每當她笑起來,眼睛里就像藏著璀璨星辰,熠熠生輝。還記得她剪掉辮子那天,陽光正好,微風(fēng)輕拂。他特意找到哥哥潘榮生,軟磨硬泡借來了相機,為她拍下了那張珍貴的照片。那一刻,青春的朝氣與濃濃的愛意在空氣中彌漫,他們滿心都是對未來的憧憬,以為未來的日子會像陽光一樣,明亮而漫長。
后來,時代的洪流滾滾而來,為了心中的理想,他毅然投身革命。戰(zhàn)場上,槍林彈雨,生死只在一線之間。每一次沖鋒,每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都曾以為自己會永遠倒在那片血與火交織的土地上。然而,每當在黑暗中感到絕望,幾乎要被恐懼和疲憊吞噬時,楚蕎的笑容就會像一道光,毫無預(yù)兆地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口袋里那張他一直小心保存的黑白老照片,成了他在艱難困苦中堅持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撐。在無數(shù)個戰(zhàn)火紛飛的夜晚,他都會輕輕拿出照片,借著微弱的月光,細細端詳楚蕎的面容,仿佛這樣就能汲取到力量。
華生顫抖著雙手,緩緩伸進衣兜,掏出那張早已泛黃、邊角磨損的照片。照片里的楚蕎青春洋溢,眼神清澈而純凈,一頭利落的學(xué)生短發(fā)更襯出她的朝氣。盡管歲月在照片上留下了痕跡,可楚蕎的模樣,依舊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從未有過絲毫褪色。
他輕輕撫摸著照片,指尖微微顫抖,思緒越飄越遠。曾經(jīng),他們在街頭并肩漫步,熱烈地討論著國家的命運、個人的理想;曾經(jīng),他們在溫暖的陽光下相依相偎,深情地傾訴愛意,許下一生的承諾。那些美好的瞬間,如同珍珠般,在他的記憶長河中熠熠生輝。然而,殘酷的戰(zhàn)爭和動蕩的時局,就像無情的巨手,硬生生地將他們推向了不同的人生軌跡。
華生知道,楚蕎后來遠渡重洋去了美國,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雖然這些年他們天各一方,再未見過面,但他時常會想起她,無數(shù)個寂靜的夜晚,他都會望著遠方的天空,默默想知道她過得好不好。如今,看到楚蕎寫下的這本書,那些被歲月掩埋的情感再次涌上心頭,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澀而美好的時光,回到了他們曾經(jīng)一起走過的街頭巷尾,一起看過的日出日落。
或許世間有些美好,只要曾經(jīng)擁有過,就已經(jīng)足夠了吧。華生在心底默默感嘆。他緩緩合上書本,眼前似乎浮現(xiàn)出楚蕎不同時期的形象。他在梅府花園初見楚蕎時,她端莊典雅,一副大家閨秀的模樣;后來她進入新式學(xué)堂,換上學(xué)生裝,扎著兩條麻花辮的樣子;隨后,倪楚蕎偶爾換上小洋裙,活潑俏皮的形象;再后來,她毅然剪了學(xué)生短發(fā),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果敢。這些不同時期的形象,像電影畫面一般,在他的腦海中一一閃過,從倪府大院輕快地跑著,最終化成了他手上照片里的形象。照片中的楚蕎微笑著,仿佛正一步步地走向他,并輕聲說道:“華生,感恩你來過我的生命。”
是的,他們曾經(jīng)的愛情,雖然未能迎來圓滿的結(jié)局,卻無比絢爛,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照亮了彼此生命中的一段歲月,成為了他們心中永不褪色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