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和林悅一路疾行,趕到養心殿外。華妃抬手整理了一下旗頭,深吸一口氣,試圖壓下內心的緊張與不安,林悅則在一旁低聲安慰:“娘娘,放寬心,太后都出面了,定會有好結果。”華妃微微點頭,抬腳邁進養心殿。
殿內,皇上正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見華妃進來,微微抬了抬手:“免禮,坐吧。”華妃謝恩后,小心翼翼地坐下,眼睛始終盯著皇上,試圖從他的神色中捕捉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皇上沉默片刻,緩緩開口:“太后去太廟為年羹堯祈福一事,想必你也知道了。朕念在太后的面子上,也念及年羹堯多年來的戰功,決定從輕發落。”華妃眼眶瞬間泛紅,激動地站起身來,跪地謝恩:“皇上英明,皇上仁慈,臣妾替哥哥謝過皇上大恩。”林悅也跟著跪地,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皇上看著跪地的兩人,繼續說道:“年羹堯雖免一死,但革職查辦,削去爵位,流放邊疆。他犯下的過錯不可饒恕,朕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華妃身子一顫,流放邊疆,這對哥哥來說,依舊是巨大的懲罰,但比起之前的嚴懲,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她強忍著淚水,再次磕頭:“皇上圣恩浩蕩,臣妾感激不盡。”
從養心殿出來,華妃腳步虛浮,仿佛經歷了一場生死大劫。林悅連忙扶住她:“娘娘,沒事了,一切都過去了。”華妃看著林悅,淚水奪眶而出:“頌芝,這次若不是你四處奔波,想盡辦法,本宮和哥哥哪還有活路,你的恩情,本宮記下了。”
回到翊坤宮,華妃疲憊地癱坐在椅子上,回想起這段時間的驚心動魄,仍心有余悸。林悅為她倒了一杯熱茶,輕聲說道:“娘娘,不管怎樣,事情總算是有了個相對好的結果。年將軍去了邊疆,只要人還在,日后或許還有轉機。”華妃點頭,喝了口茶,緩緩說道:“這次的事給本宮好好上了一課,以后在這宮中,行事得更加謹慎了。”
然而,林悅心里清楚,后宮的爭斗永遠不會真正結束。年羹堯雖然被流放,但他的政敵們未必會就此罷休,而華妃經此一役,在宮中的地位也大不如前。接下來的日子,恐怕只會更加艱難。但看著華妃疲憊卻又帶著一絲慶幸的面容,林悅暗暗下定決心,無論未來還有多少風雨,她都會陪在華妃身邊,幫她守住這翊坤宮,在這深宮中尋得一絲安寧。
接下來的日子,翊坤宮一改往日的熱鬧,顯得格外冷清。華妃時常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天空發呆,思念著遠在邊疆的兄長。林悅則在一旁默默陪伴,她深知華妃內心的痛苦,卻不知如何開口安慰。
一日,林悅在宮中散步時,偶然聽到幾個宮女在竊竊私語。“聽說了嗎?最近皇后一黨的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覺得華妃娘娘如今失勢,正是打壓的好時機。”“是啊,還聽說他們正在謀劃著什么,準備給華妃娘娘致命一擊呢。”林悅心中一驚,立刻停下腳步,豎起耳朵想要聽個仔細,可那幾個宮女察覺到有人,匆匆離開了。
林悅心急如焚,她知道必須盡快將這個消息告訴華妃,讓她有所防備。回到翊坤宮,林悅將聽到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華妃。華妃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她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們還真是不放過本宮,都到這個地步了,還想落井下石。”
林悅連忙安慰道:“娘娘先別著急,他們既然在謀劃,肯定還沒動手,我們還有時間想對策。”華妃深吸一口氣,問道:“你有什么主意?”林悅沉思片刻,說道:“娘娘,如今我們勢單力薄,不如先拉攏一些中立的嬪妃,壯大自己的勢力。我聽說敬嬪一直對皇后的所作所為不滿,我們可以先從她入手。”
華妃點頭表示同意:“好,就按你說的辦。你明日就去敬嬪宮中,探探她的口風。”
第二日,林悅帶著華妃精心準備的禮物來到敬嬪宮中。敬嬪見到林悅,微微一愣,隨即笑著說道:“頌芝姑娘,今日怎么有空來我這?”林悅也笑著回應:“敬嬪娘娘,我家華妃娘娘一直仰慕您的為人,特地讓我送來這份禮物,略表心意。”
敬嬪接過禮物,打開一看,是一支精美的玉簪,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華妃娘娘客氣了,只是如今她處境艱難,何必破費。”林悅見敬嬪提到華妃的處境,便順勢說道:“娘娘,實不相瞞,華妃娘娘如今確實遇到了些麻煩。皇后一黨的人又在暗中謀劃,想要打壓華妃娘娘。華妃娘娘知道您心地善良,又對皇后不滿,所以想請娘娘相助。”
敬嬪聽后,沉默片刻,說道:“我與華妃娘娘雖無過節,但皇后畢竟是六宮之主,我若相助,恐怕會引火燒身。”林悅連忙說道:“娘娘放心,華妃娘娘只是希望在遇到危險時,能有個援手。而且,若皇后繼續得勢,恐怕對其他嬪妃也不利。”
敬嬪沉思良久,最終說道:“好吧,看在華妃娘娘的份上,我答應了。若有需要,我定會幫忙。”林悅心中大喜,連忙謝過敬嬪。
從敬嬪宮中出來,林悅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雖然只是拉攏了一位嬪妃,但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然而,她知道,皇后一黨的勢力龐大,要想與之抗衡,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而接下來,皇后又會使出怎樣的手段,林悅和華妃又該如何應對,一切都是未知數。
林悅回到翊坤宮,將與敬嬪會面的情況告訴華妃,華妃緊繃的臉上總算露出一絲欣慰。然而,還沒等她們松口氣,宮中便傳出了華妃苛待宮人的新流言。這一次,流言甚囂塵上,說華妃因心情不佳,對下人們動輒打罵,甚至打傷了好幾個宮女太監。
華妃得知后,氣得渾身發抖,猛地將手中的茶杯砸在地上,怒聲罵道:“這分明是皇后的詭計!本宮何時苛待過人?”林悅也神色凝重,她知道,這流言若是不盡快平息,華妃好不容易穩住的局面又將岌岌可危。
林悅安撫好華妃,決定先去找出流言的源頭。她憑借著在宮中積攢的人脈,四處打聽,終于得知流言最初是從皇后宮里的一個小太監口中傳出,隨后被有心之人添油加醋,迅速在各宮傳開。
林悅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找來幾個平日里對華妃忠心耿耿的小太監,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當晚,幾個小太監便在宮中四處散布消息,稱皇后宮中的宮女太監們待遇極差,時常吃不飽穿不暖,還被皇后隨意打罵。這消息一經傳出,眾人紛紛議論紛紛,開始懷疑起之前關于華妃的流言是否真實。
與此同時,林悅又帶著被傳言“打傷”的宮女太監,在宮中眾人面前現身。這些下人們紛紛表示,自己從未被華妃打罵過,之前的流言純屬污蔑。一時間,風向逆轉,眾人開始指責皇后一黨故意抹黑華妃。
皇后得知此事后,氣得臉色鐵青,她沒想到林悅竟然如此難纏。她召來心腹太監,惡狠狠地說:“那個頌芝真是本宮的心頭大患,必須想個辦法除掉她,否則本宮難消心頭之恨!”心腹太監低聲道:“娘娘,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否則被皇上察覺,我們可就麻煩了。”皇后冷哼一聲:“那你說該怎么辦?”太監眼珠一轉,湊到皇后耳邊,低聲說了幾句,皇后聽后,臉上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
另一邊,林悅察覺到皇后不會善罷甘休,她和華妃必須做好萬全準備。林悅想起之前與甄嬛合作揭露神秘勢力的事,或許甄嬛能再次伸出援手。于是,林悅再次前往甄嬛宮中。
甄嬛見到林悅,微微挑眉:“頌芝,你今日前來,可是華妃娘娘又遇到麻煩了?”林悅也不拐彎抹角,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甄嬛:“嬛小主,如今華妃娘娘深陷流言困境,還望小主能看在往日的份上,幫我們一把。”甄嬛沉思片刻,說道:“皇后行事愈發狠辣,這次若不徹底解決,恐怕后患無窮。我可以幫你們,但我們必須想個周全的計劃。”
三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商討對策。林悅提出,可以利用皇后急于除掉自己的心理,設下一個圈套,讓皇后自投羅網。甄嬛聽后,眼中閃過一絲贊賞:“頌芝,你這主意不錯,只是具體該如何實施,還得仔細謀劃。”
就在她們絞盡腦汁思考時,一個小太監匆匆跑進來,神色慌張:“不好了,頌芝姐姐,外面傳言您私通前朝大臣,意圖謀反!”
林悅聽到這個消息,腦袋“嗡”的一聲,瞬間明白這是皇后使出的又一記毒招。她強作鎮定,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腦海中飛速運轉,思索應對之策。甄嬛的臉色也變得凝重,她輕輕搖頭嘆道:“這皇后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竟想出如此惡毒的罪名來陷害你。”華妃更是氣得柳眉倒豎,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聲吼道:“簡直荒謬!這定是皇后那賤人搞的鬼,本宮這就去找她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