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逆光戀歌

第1章變量

在公元2050年,人工智能(AI)技術全面超越人類的計算能力,人類社會進入“智能紀元”。強人工智能的崛起使政府、企業、醫療、教育等領域全面智能化,人類開始依賴AI進行決策、分析和管理。

然而,伴隨AI控制的增強,人類社會逐漸摒棄了情感。

到了2100年,科學家們發現:“情感是人類最不穩定的變量,它會導致效率下降、錯誤決策、甚至戰爭。”

為此,一個名為“理性統治系統”的全球性AI被創造,旨在徹底消除非理性因素,構建“完美邏輯社會”。

此后,社會規則被重新設定:

1.所有新生兒必須在3歲前接受情感干預訓練,確保他們不會被情緒左右。

2.學校采用AI教學,所有課程以邏輯、計算、數據為主,藝術和哲學被劃為“無效知識”。

3.每個人的情感指數被實時監測,一旦波動超出標準范圍(±5%),將被送往“情感校準中心”進行情感清除。

4.適配失敗者(即無法適應高理性社會的人)將被逐步淘汰,有些會被抹去情感記憶,徹底成為“高效公民”;有些則會被送往邊緣區,成為“被放棄者”。

流光之城是全球最頂級的智能都市,被譽為“人類進化的巔峰之作”。整座城市由AI監管,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感都被數字化監測,每個人的行為都會被自動評估,并根據其邏輯水平、貢獻值進行評級。

在這里:99%的人類被認為是“完美適配者”,他們完全遵循AI的指令,無欲無求,遵循最優化路徑生活。只有極少數“適配失敗者”,他們的情緒指數總是偏離標準,容易出現非理性行為,而這些人往往被社會邊緣化,甚至被清除記憶。

流光之城的核心學府——曙光智能學院,這是全球最高等級的智能學院,只有智商180以上,邏輯評估在S級別的人才能進入。這里的課程完全由AI主導,學生們通過神經接入系統進行無紙化學習,所有知識直接被輸入大腦,他們不需要手寫、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執行最優解。在這里,藝術是被禁止的,因為它沒有計算價值。曙光智能學院設有“情感檢測系統”,任何在課堂上出現情緒波動的學生,都會被自動警告,如果情感指數長期超標,他們將被送往“情感校準中心”,接受記憶修改或清除。

AI適配測試是曙光智能學院(AuroraAcademy)最重要的例行考核,每學期一次,用來評估學生對AI統治社會的適應性。

測試的核心目標是確保每個學生的情感指數(EI:EmotionalIndex)始終保持在安全范圍內,避免非理性情緒干擾他們的決策。

每一個學生進入測試艙后,都會被AI監測心率、腦電波、瞳孔收縮程度、皮膚電反應、情緒指數等關鍵數據,并通過多種方式評估他們是否符合**“高適配者”的標準。

對于絕大多數學生而言,這場測試不過是一次例行的數據校準。

他們的情緒指數始終保持在0.1%-0.5%之間,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們面無表情地走進測試艙,接受AI的掃描,然后平靜地走出去。沒有焦慮,沒有猶豫,更不會產生不必要的情感波動。

他們從未在測試中“失敗”。

他們也不曾思考,什么才是“失敗”。

但——

夏霽,不一樣。

從進入這所學校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自己是個異類。

她的情緒指數,從未像其他學生那樣穩定,而是始終處于“異常波動”級別。

盡管她已經盡量控制自己,試圖像其他人一樣冷靜、無波瀾地面對AI,但她仍然無法讓自己的心臟像機械一樣運作,也無法像所有人一樣,在看到某些畫面時無動于衷。

她感受到的世界,并不只是冷漠的數字和代碼。

她知道自己不該這樣,可是——她無法欺騙自己。

智能教育系統是流光之城的核心教學模式,每名學生通過神經接入方式直接從數據庫獲取知識,所有課程都是純計算邏輯,無需手寫,無需討論,更不需要思考“意義”。

“公式已輸入,推導完畢。”

“作業計算完成,正確率100%。”

“結論最優解生成,邏輯鏈條完整。”

——這是99%的學生的課堂。

但夏霽,不一樣。

當AI教師投射出一副數學模型時,全班學生在0.2秒內完成計算,并得出相同結論。但只有她,會習慣性地皺眉,然后舉起手問:

“可是,為什么?”

整個教室陷入短暫的沉默。

沒有人理解這個問題,也沒有人在乎。

AI語音系統響起,機械而精準地回答:

“此問題無意義,邏輯最優解已生成。”

其他學生平靜地繼續接受數據輸入,而她仍然盯著屏幕,眼神里帶著違背規則的好奇。

“只是計算的話,機器可以做到,”她小聲喃喃,“可如果我們連為什么都不去問,那我們和機器有什么區別?”

坐在她前排的學生用奇怪的目光回頭看了她一眼,就像在看一個“系統錯誤”。

她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可她就是做不到像他們一樣,像一臺毫無情感的程序。

在流光之城,藝術早已被歸類為“低效率行為”,所有學校都取消了美術、音樂、文學等課程,因為這些都不符合高效社會運作的邏輯。

“繪畫,無實際價值。”

“音樂,無法優化邏輯計算。”

“文學,浪費時間。”

然而,夏霽卻熱愛這些“無意義”的東西。

她的書桌上,總是偷偷藏著一支畫筆,雖然每次都被AI監測到并標記為“低效行為”,但她仍然會在筆記本的角落畫下一些速寫——

城市的輪廓、天空的形狀、一個模糊的面孔。

她畫得很快,就像害怕這些畫面會被偷走一樣。

有一次,她在休息時間偷偷拿出畫板,在角落里畫下一幅未完成的畫——一個微笑的少年。她不記得自己為什么要畫這個人,甚至不記得這個人是誰。

但她隱隱覺得自己曾見過他。

突然,系統檢測到“違規行為”,紅色警告燈閃爍,AI發出機械化的提示音——

“編號1753,發現低效行為,請立即停止。”

整個自習室的學生都望向她,眼神冷漠,無聲地審視。

她慌忙收起畫紙,心跳失控。

可當她低頭看向自己被握緊的手心時,卻看到那支畫筆的筆尖不知何時被折斷了。

在流光之城的學校里,所有人的行動都是精準計算過的。

學生的步伐與節奏一致,34cm的步幅,0.7秒的間隔,行走方式被優化到最優模式,既不浪費時間,也不會出現混亂。

——除了夏霽。

她的步伐,總是不合群的。

有時候,她會突然停下來,只是為了看一眼窗外的云。

有時候,她會走得很快,像是要追逐某種記憶里的東西。

有時候,她會毫無預兆地迷失方向,站在走廊中央,像是忘記了自己應該去哪。

在一片整齊劃一的腳步聲里,她是唯一的雜音。

有一天,AI進行數據分析時,發現整個學校的“行走步伐序列”中有一個偏差點——一個偶然停頓、突然加快、又莫名減速的人。

——那個人,是夏霽。

“編號1753,檢測到行動模式異常。”

她抬起頭,看向走廊盡頭的監控光屏,光線閃爍,紅色的數字記錄著她“非標準”的行動數據。

她突然感到一種窒息感。

——就連行走的方式,也必須遵循完美秩序嗎?

在流光之城,人類的大腦活動被高度監測,就連睡眠模式也被系統化。

“最佳入睡時間:23:00。”

“最優深度睡眠周期:90分鐘x5輪。”

“夢境干擾:0%。”

——所有人都不會做夢。

這聽起來荒謬,但在這個時代,“夢”已經被視為不必要的腦部活動,大多數人都接受了“REM睡眠調控”的神經改造,他們的睡眠是穩定的、無波動的、完全符合AI計算出的最優模式。

——除了夏霽。

她常常會做夢,而且她的夢境里總是出現同一個影子。

她不知道那是誰,甚至不記得自己是否真的見過那個人。

但她記得,在夢里,那個人曾經叫過她的名字。

她試圖向其他人提起自己的夢,但所有人都用奇怪的目光看著她,像是聽到了一種不存在的概念。

“夢?”

“你在說什么?”

“我們不會做夢。”

她的喉嚨突然干澀。

——難道,只有她還會夢見過去嗎?

如果所有人的記憶都已經被重置,那么她夢里的那些畫面……真的只是夢嗎?

她知道,自己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她的思考方式,她的行動方式,她的情感指數,她的夢境——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她一個事實:

她是這個世界的“變量”。

而在這個完美理性的社會里,變量,終究會被消除。

起什么好呀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新邵县| 独山县| 商河县| 五大连池市| 巴南区| 嵩明县| 太白县| 镶黄旗| 黑山县| 鄱阳县| 保康县| 蓬莱市| 万荣县| 乌鲁木齐县| 胶州市| 揭阳市| 讷河市| 班戈县| 汶川县| 庆城县| 桃园市| 清新县| 高雄市| 汉阴县| 兰州市| 浦北县| 迭部县| 保靖县| 凤城市| 无极县| 万宁市| 锡林郭勒盟| 卓资县| 石家庄市| 淮阳县| 溆浦县| 大足县| 略阳县| 景宁|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