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匆匆,一晃便是二月初二日,楚王登極六年了,而小殿下瓏兒也滿六周歲了。群臣紛紛上表慶賀。是日,楚王頒詔,闡明策立王后之事。
楚王欲立王長子之母、閻氏妃為王后。百官之中立時群情洶涌。
“主上,歷代王后均為名門閨秀。主中宮者,須賢良淑德,知書達禮,方能統領后宮,母儀天下。請主上三思!”
“主上,閻妃為主上誕下長子,此乃大功。雖說母憑子貴,但閻妃出身寒微,不足以為六宮之首。封閻氏妃為皇貴妃足矣。”
“主上,淑貴妃乃王上元配,系出名門,入宮多年,賢良淑德,深得太后信任。而且,淑貴妃之前也曾身懷龍胎,比閻妃更適合王后之位。”
“主上,大殿下在民間多年,為何閻妃隱瞞不報?此乃欺君大罪,理該重罰。如今大殿下既然平安回朝,閻妃可將功贖罪。怎么能立為王后?請主上明斷。”
“主上,大殿下流落民間多年,未曾得到圣賢的教誨,只恐沾染了民間的不良習氣,臣以為,請大殿下拜在賀貴妃膝下教養,以不負王上和臣等厚望。”
“主上,臣復議,閻氏妃出身寒微,實不宜擔當撫育王長子的重任,請將大殿下交與賀貴妃撫養!”
“主上,臣等請立賀貴妃為王后,封閻氏妃為貴妃!”
……
楚王大怒:“放肆!你們統統都給孤王住口!”他滿腔怒火,恨恨地瞪著腳下跪著的一地的人。除了幾位尚書大人,大部分的大臣都跪下來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封素素為王后之事竟會受到被群臣所反對。
賀章林默默地站著,他沒有說話,他也不能說話。賀章林早就明白了,他的女兒永遠也無法成為王后。
那天,宮中傳來消息,淑貴妃難產,胎死腹中。賀夫人極度悲傷,一方面是心痛好不容易得到的外孫忽然沒有了,另一方面是心痛女兒受了那么多罪。
賀之榮聞訊匆匆過來拜見父親,他想懇請父親去求太后恩準賀之瑩回娘家休養。當時賀章林正處于極度憤怒與痛心之中,他的寶貝女兒難產,而那個混賬女婿卻不知在外面的哪個地方風流快活呢!
“司馬浩云,那個混蛋!他不知道應該留在宮里陪著待產的妻子的嗎?怎么可以到處亂跑?”賀章林暴怒著。
“父親大人,請息怒!”賀之榮難過地說,他當然明白司馬浩云為何不會留在宮中,特別是這個時候。
“你,你這個孽障,從來就不會為父為憂,如今又跑來這里做什么?”賀章林把怒氣轉到兒子身上。
“父親大人,兒子是為了妹妹小瑩而來的。”
“哼,說得好聽!你的心里還有你的妹妹嗎?”
“父親大人,兒子懇請父親大人和母親大人,如果希望小瑩能安好,那么請立即進宮懇請太后娘娘,請太后娘娘準許小瑩回家養病!”
“什么?你這是何意?”賀章林愕然了,后妃怎么可以隨便回娘家?
“父親大人,兒子不敢胡說,但是,請在王上回宮之前,懇請太后娘娘,憑著母親與太后娘娘的關系,請讓小瑩回家吧!否則……”
“榮兒,你可是聽到了什么事了?”賀章林目露寒光,難道淑貴妃此次難產并非天意而是人為?
“父親大人,兒子并非是聽到了什么事,兒子,兒子確是知道了一些事情,所以,小瑩實在不能再留在宮里了。”
“榮兒,你到底知道了什么?是不是那司馬浩云對瑩兒做了什么對不起她的事?”
賀之榮悲哀地看著父親,他不知道應該怎么說才好。在他看來,司馬浩云至今仍容許賀之瑩安然地留在宮里已是極罕見之事了!
“榮兒,你應該知道,瑩兒身為淑貴妃,她必須留在宮里侍候王上,不能擅離。更何況如今王上不在宮里,后妃更不能離宮。否則,她將來不僅不能回去,而且還可能會擔負罵名的。”賀章林嚴厲地盯著兒子。
賀之榮悲哀地看著父親:“父親大人,孩兒認為,小瑩不能回宮就是最好的結果。”
“榮兒,難道你認為司馬浩云膽敢對瑩兒不利嗎?”賀章林喝道。
賀之榮一咬牙,低聲道:“父親大人,如果母親大人背叛了您,您會原諒母親大人嗎?”
賀章林渾身一震:“混賬,你在胡說什么?”
“父親大人,孩兒沒有胡說。小瑩肚子里的……不是他的。”賀之榮艱難地說。
賀章林驚呆了!怎么可能?如果不是他的,那又是誰的?
“父親大人,如果想保全小瑩,還請母親去懇求太后,放小瑩回家吧!”
-------------------
此刻,賀章林看著司馬浩云氣得變了形的臉,心里覺得特別痛快:臭小子!你這混蛋欺負我家瑩兒也久了,如今也讓你知道,這個楚國朝堂并不是你為所欲為的地方!他想起寶貝女兒在那深宮之中孤單寂寞的身影,又不禁無比心痛。
這時,又有大臣奏道:“啟奏王上,大殿下回京已多日,臣等一直未能得見大殿下真容。臣懇請王上恩準臣等與大殿下相見。”
關于突然冒出來的王長子及其母妃,坊間有種種傳聞。
據說,數年前,當時太子在永州為鎮南大將軍之時,閻氏在永州侍候太子。后來,太子回朝,閻氏沒有同行,而是回鄉了。閻氏回鄉之時并不知道已懷了龍胎,于是便在其家鄉生下王長子,獨自撫養。直到去年,楚王微服出巡,才發現了王長子的存在,因而接回京城。
又有傳聞,幾年前,太子病重,多得閻氏在宮中悉心照顧,太子才恢復健康。而閻氏也是那時得到太子的寵幸。后來,太子康健,閻氏因為不能為太子妃所容,便離開了京城,其時已懷了龍胎,后來在家鄉生下王長子。然后,去年楚王微服出巡,才發現了王長子的存在,因而得以一起接回京城。
然而,不管是哪一個傳聞,其后面那一段傳聞卻頗耐人尋味。如果當時閻氏侍候太子有功,為何不順理成章地帶回京城或留在宮中?為何卻又送回家里去了?而即使回到鄉間,閻氏既發現有喜,為何不馬上報告,卻隱在鄉間,直到生下王子,也匿而不報,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再者,楚王微服出巡,居然能偶遇小王子,那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小王子整天在大路上等著偶遇他的父親大人的?就算真的是路上遇到的,又怎么能證明這是楚王的骨肉?這一切倒象是特別安排好的。
百官們滿肚疑團。是的,他們有理由懷疑這所謂的王長子是楚王特意“安排”出來的。
賀氏一派認為,楚王趕在賀貴妃臨產之前出巡,“偶遇王長子”,分明是早有安排,至于那位“王長子”是否真的是王上親骨肉,不得而知,但重點是為了阻止立賀貴妃為后。因為不知道賀貴妃產下的是男是女,所以預先安排了“王長子”,那么,即使賀貴妃生下男孩,也是次子,賀妃就未必能被立為王后了。
非賀氏一派(另有打算)的大臣認為,賀貴妃暫時已無立后的希望,楚王也不能隨便找一個女人出來說是王長子之母,王長子的身份本就存疑,更不必說王長子之母了。楚王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出此下策,百官也不能隨便買賬。楚王可以另選貴女為妃,直至真正生下王子再立王后也不遲。
中立派(即其實并不在乎王后是誰家)的大臣則認為,策立王后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絕不能是隨便一個女人為楚王生下兒子就可以認為具備成為王后的資格了。難道隨便一個侍寢的小宮女生下王子就可以母儀天下成為楚國的至尊王后了嗎?這也太隨便太兒戲了。況且,這個傳說中的“王長子”從未現身,而且在太平盛世,居然還要隱匿在鄉間多年,這件事本身就讓人懷疑。這個傳說中的小殿下,真的是楚王的親骨肉嗎?
楚王靜靜地看著他們,然后重重地點了點頭:“好吧,是孤王疏忽了,明日就讓小殿下上朝與眾卿相見吧。”他小時候跟在父親身邊,經常被那些老頭子們“騷擾”,令他很不愉快,所以,他并不想讓瓏兒小小年紀就開始面對這些難纏的家伙。但如今看來,瓏兒也只能勉為其難,現身給他們見上一見了。
閻素素和瓏兒如今仍是住在越王府中,并沒有進宮。除了景陽宮正在大改,以滿足楚王要與王后一起居住的要求,因此暫時不能入住以外,更重要的是,司馬浩云希望素素是以王后的身份正式入宮的。因此,素素入宮的日子就是封后大典那天。
次日早朝,百官排班立在階前,司禮監唱禮:“升——朝!”
眾臣魚貫而入,跪在座前,楚王升座,百官三呼萬歲,禮畢,起立。百官才發現,楚王跟前多了一個精致的小人兒。但見他身穿精美的杏黃色云龍紋外袍,內穿寶藍色內袍,腳蹬黑色云紋小靴,粉白的小臉上,一雙精靈的大眼睛正靜靜地看著眾臣,粉雕玉琢,俊秀可愛。
“瓏兒,見過各位大人。”楚王慢慢說道。
瓏兒微微皺著眉頭,一雙小手合抱作揖,向下行禮,口中說道:“瓏兒見過各位叔叔伯伯大人。”他的聲音嬌嫩,清脆悅耳。
大臣們驟見這么粉雕玉琢的小小司馬浩云已是高興得有點不知所措,再看到他那作揖的可愛模樣,竟然都不知如何應對了。
大殿上一片安靜,瓏兒有點不知所措地扭著小手指,咬著嘴唇,眉頭也皺得更緊了。
司馬浩云環視四周,也不禁皺了眉頭,這幫家伙哭著喊著要見王長子,如今王長子就在眼前了,卻忽然一個個象啞了一般,這是要故意給瓏兒一個下馬威么?他皺著眉頭問:“怎么了?各位見到小殿下了,可有什么高見么?”
他們父子都皺著眉頭,而且,都是左邊眉心擰著微微挑起,而右邊眉頭卻是平的,連神情都幾乎一模一樣,活脫脫是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百官都目瞪口呆了,還能有誰會懷疑這個可愛的小人兒不是當今楚王的親骨肉?任他們誰在路上碰到這么一個小人兒也一定會懷疑他和楚王的關系的。
忽然,有大臣高聲唱道:“臣恭喜大殿下回朝!”馬上,大臣們紛紛表達恭賀的熱烈心情。
司馬浩云只是淡淡地哼了一聲,看看已經渾身不自在的瓏兒,正打算讓他離開大殿,別讓這幫家伙煩擾了。瓏兒卻回過頭來,看著他爹,似有話想說。于是,司馬浩云俯身靠近兒子,低聲問道:“瓏兒,怎么了?”
“爹爹,”瓏兒還是不習慣呼喚“父王”這個稱謂,他靠在父親的耳邊低聲說,“瓏兒看到那個卷胡子爺爺了。”
“卷胡子爺爺?”司馬浩云有點愕然,這大殿上的老家伙幾乎都有胡子,瓏兒說的是誰?
“是呀,爹爹,瓏兒可不可以過去跟他說句話?”瓏兒懇求地看著父親。
“哦,當然可以。”司馬浩云也很好奇,兒子究竟看中了誰的胡子了?
瓏兒高興地笑了,他轉身跑下玉座前的臺階,走到大殿上,徑直向文官那邊走去。眾大臣都驚訝地看著小殿下,不知道這可愛小人兒想干什么。
瓏兒走到戶部尚書面前,抬起頭來,脆脆地說道:“卷胡子爺爺,瓏兒可不可以摸一摸您的胡子?”
司馬浩云一看,對啊,上官大人的那兩撇胡子果然是向兩邊卷起來的,瓏兒是怎么注意到的?
戶部尚書上官英杰愣了愣,那雙天真的大眼睛正殷切地看著自己,于是才醒悟到這個孩子在跟自己說話呢,他便單膝蹲跪下來,溫和地看著孩子,微笑道:“如果小殿下喜歡,當然可以。”
瓏兒大喜,伸出小手,小心地摸了摸上官大人那兩撇胡子。他那認真的表情讓上官英杰覺得很好玩,于是便笑問:“小殿下,你是如何注意到下官的這撇胡子的?”
瓏兒天真地說:“是娘親跟瓏兒說的。”司馬浩云苦笑,心想:糟了!素素都跟兒子說了些什么?
全場百官愕然,這孩子的娘親?閻氏妃?她怎么會知道上官大人有著這樣的胡子?這是怎么回事?
上官英杰驚奇地問:“不知小殿下的娘親是如何說到下官的?”
瓏兒有點躊躇,便回頭看了看父親,他爹給了他一個溫柔的微笑。其實司馬浩云很想開口阻止這件事,但是他知道這樣做是很不明智的,他只能看著,心中暗暗著急。
于是瓏兒很天真地說:“娘親說,卷胡子爺爺大人是一位很能干的大人,大人曾經說過要讓娘親回京之后到他那里去幫忙做事的,但是,娘親如今是不能去了,娘親覺得很可惜呢,娘親也很想跟著大人學習呢。娘親說,如果瓏兒看到卷胡子爺爺了,讓瓏兒替娘親給大人行個禮呢,請大人多多包涵了。”說著,瓏兒又認認真真地向戶部尚書作了個揖。
所有人都驚呆了,這是什么亂七八糟的事?戶部尚書怎么可能會要求楚王之妃到他那里去做事?這個孩子是不是個傻子?但他說話如此清楚明了,卻又不象是個白癡兒啊!
司馬浩云暗暗叫苦:糟了,戶部尚書可能要識穿“閻氏妃”的身份了!他記得當年,上官英杰同意閻肅離京回永州之時,曾說過,待他日回京,希望閻肅來戶部供職。司馬浩云當時一口答應了。
上官英杰驚愕地看著眼前天真的孩子,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似曾相識。他忽然想起數年前的那件事,他難得地主動跟那個俊秀的青年人說,他希望能招募其到戶部效勞。但是很可惜,六年前,那個年青人卻“英年早逝”了!當時他聞訊后還感到很惋惜。突然之間,一切便豁然開朗了。難道竟是“他”?怪不得“他”突然之間就不能來了!原來是因為眼前這個小家伙啊!
上官英杰凝神看著小殿下,沉思片刻,忽然,他認真地對小殿下說道:“小殿下,請代下官上稟娘娘,臣也深感可惜!但是,臣卻為王上能有如此英明賢良的王后娘娘而高興!”然后,他又面向王座跪下,大聲說道:“臣上官英杰,恭喜王上!臣恭迎王后娘娘與大殿下回朝!”
殿上眾臣都傻眼了,這是怎么回事?這個小毛孩的區區幾句莫名其妙的童稚之語,上官英杰竟然突然向楚王表明態度,公開支持立閻妃為王后了!那就意味著,中間派的絕大部分人站到了閻妃的那一邊了,因為上官英杰就是中間派力量的重要代表啊!
司馬浩云終于微笑了,素兒,你真是一個特別的小仙子,你怎么知道上官老頭會支持你的?
退朝之后,兵部尚書劉震與上官英杰并肩而行,慢慢走出大殿。
“上官大人,本官可否請教一個問題?”劉震一面走一面慢慢說道。
“劉大人可是想問,本官為何突然支持立閻氏娘娘為王后么?”上官英杰淡淡地說。
“正是,本官甚是不解。為何小殿下幾句話,就讓上官大人改變了態度?”
“哈哈,劉大人,本官本來并不在意王后娘娘是誰,但既然王上有意立閻娘娘,而小殿下又是如此聰慧過人,本官覺得,能生下如此聰敏的小殿下,并能在民間把小殿下撫養得如此高貴大方的女人,也定能母儀天下。因此,本官支持王上立閻娘娘為王后。不知劉大人又有何高見呢?”上官英杰不慌不忙地說。
劉震默默無言。其實,光是從小殿下剛才的表現,他都可以從中看出,那小殿下的母親絕不是一個普通的民間女子。但是,他和賀章林是多年老友,他必然是站在賀貴妃那邊的,雖然他也覺得賀貴妃要立為王后的事情只怕是不可能了。但是,那個莫名其妙地冒出來的女子,要想母憑子貴,順利坐上王后的寶座也絕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