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林老爺的書房里還還透出微微的燭光,林老爺望著書房里“書香傳家”的牌匾出了神。
林老爺是光緒二十六中的貢士,林老爺自幼聰慧,習得經史子集,一路過關斬將,通過童試、鄉試、會試、殿試、最終得了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最終得了一個縣學教諭的官位,回成都赴職。
“書香傳家”的牌匾便是回成都后四川總督所贈,林老爺格外珍視。縣學教諭雖說沒有什么實權,倒也是格外受人敬重,開始時林老爺在成都的日子到是過的格外逍遙快樂。奈何時局變遷,林老爺的崗位沒幾年就廢除了,大清朝廷的統治也變得岌岌可危,風雨飄渺。
林老爺空懷一腔抱負,帶著裝滿“四書五經”“禮儀春秋”的才識回到了戎州城的老宅。林家世代經營糖坊,林老爺又讀過書,見識了外面的世界,接手林家的糖坊也算是得心應手,游刃有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林家的糖坊發展的頗當規模,遠見聞名。
林老爺雖然在官場上過的很不如意,但對讀書明理還是很看重的。林老爺的三個兒子雖然也上過學堂念過書,雖未謀得一官半職,協助林老爺打理林家生意也算井井有條。林老爺一次送糖去成都時,遇到了為官時的故交劉瑜。劉瑜之前在成都的一戶大戶人家做私塾先生,這戶人家要舉家搬遷,私塾自然就不得不關掉了。林老爺向來賞識劉瑜的學識,現在林家糖坊的生意越做越大,財力蒸蒸日上。自是有實力為孫輩們開私塾,請先生的。于是便與劉瑜簽訂了契約,聘請他前往林家開立私塾。
林家與蔣家有婚約在,林老爺的思想開化,不再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思想,認為女子多讀書對于家族的發展尤為重要。于是便與蔣家商量著接未來孫媳婦慧君到林家念書。一來有婚約在,二來想著能讓女兒多讀書,便同意了。
時間來到了第二天晌午,慧君一行人的轎子來到了林宅的大門前。林誠的夫人早早的就等在了門口,林大夫現在有映輝、映和、佩文三兄妹。林大夫人為人善良和藹,前兩年見過一次和蔣夫人進城置辦年貨的慧君,對這個未來兒媳很是喜歡。自然是早早的等在了門口,一看是林家的轎子回來,遠遠的就迎了上去。攙著小小的慧君,下了轎子,入了林宅。
林家的宅子極大,林大夫人為慧君安排了西院的一處客房,置辦了新的床褥被套,安排丫鬟將慧君的隨身行李安頓好。林大夫人安排完這堆瑣事后,拉著懵懂,不知所措的慧君說道:“慧君呀,從今天起這里就是你的家了,希望你在這里過的很好,你要是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告訴林阿娘。你先休息,過年天成都來的先生到了以后,你們就要正式念書了。”“對了,慧君你還沒有見過你未來的丈夫映輝吧,你想見見他嗎?”小小的慧君聽的似懂非懂的,只知道昨天匆匆的離開了自己的家,離開了父母兄弟,搖搖晃晃的到了這個陌生的地方,見到了這個陌生的大娘,她讓慧君喚她為林阿娘。還問她想不想見見未來的丈夫,什么叫丈夫?慧君小小的腦袋里充滿了大大的問號???又想到見不到爹娘,眼淚在眼眶里轉了又轉,看著眼前這個寬厚的女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一時間林大夫人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