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郁禾在半夢半醒間輾轉反側,腦海里,洱海那如夢如幻的景致與前公司雜亂無章的場面不斷交織、碰撞,攪得她心緒煩亂。
天還未破曉,她便早早從床上起身,望向窗外依舊被黑暗籠罩的世界,心中的糾結如亂麻般愈發難解。
一方面,大理于她而言,宛如一片全新的希望之地。洱海之行恰似一扇通往美好與寧靜的大門,一旦錯過,她深恐自己會抱憾終生。
蕭逸塵的熱忱好客,以及大理那令人心醉神迷的風光,讓她重拾起久違的輕松與愉悅,內心深處強烈渴望能在此尋回生活的本真。
可另一方面,前公司打來的那通電話,卻似一道無形的枷鎖,將她與過去尚未了卻的麻煩緊緊捆綁。
盡管她已然離職,但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下,她又憂心項目會因自己的不管不顧而功虧一簣,從而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留下難以抹去的污點。
蘇郁禾輕輕推開客棧的門,清晨的大理透著絲絲涼意,街道上行人寥寥無幾,唯有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打破這萬籟俱寂的氛圍。
她通過馬路,來到了還沒有蘇醒的大理古城里。
她漫無目的地在古城里漫步,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一個小廣場。
蘇郁禾在廣場的長椅上緩緩坐下,凝視著天邊漸漸泛起的魚肚白,思緒也隨之飄蕩。
她憶起在都市中那些日夜顛倒的忙碌日子,無休止的加班、激烈的職場競爭,以及同事的背叛,讓她身心俱疲。
而來到大理后,蕭逸塵的真誠相待,大理的絕美風光與淳樸民風,都如同一束束溫暖的光,照進她原本黑暗的世界。
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再被過去的陰霾所桎梏,此次來到大理,就是為了掙脫都市的重重煩惱,重新找尋真正的自我。
前公司的問題并非她一人之過,況且她在職時已竭盡全力完成工作,至于客戶的百般刁難,公司理應有能力妥善應對與解決。
想到此處,蘇郁禾如釋重負,深吸一口氣,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當蘇郁禾返回客棧時,蕭逸塵早已在庭院中忙碌開來,正悉心給花草澆水,見蘇郁禾回來,他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說道:“蘇小姐,早啊!見您出去了,我還擔心您是不是有急事兒要忙,提前走了呢。”
蘇郁禾也報以微笑,回應道:“早,我去古城里轉了轉,透透氣。我想好了,前公司的事兒我不想管了,你帶我去洱海轉轉吧。”
蕭逸塵眼中閃過驚喜的光芒,興奮地說:“太好了!我就知道您會做出這個決定。那咱們一會兒就出發,今天這天氣,去洱海再合適不過啦!我跟您說,洱海不同時候有不同的美,今天您肯定能大飽眼福,我之前也碰到過些事兒,一開始愁得不行,后來干脆放下,沒想到最后也都迎刃而解了。”
簡單用過早餐,兩人便踏上行程。
蕭逸塵騎著一輛摩托車,蘇郁禾穩穩坐在后座,微微攥著蕭逸塵的衣角。
摩托車沿著公路風馳電掣,微風輕輕拂過臉頰,帶來絲絲涼意,沿途的景色如同一幅靈動的畫卷,在眼前徐徐鋪展。
遠處的蒼山在陽光的輕撫下,輪廓愈發清晰明朗,山頂的皚皚積雪閃耀著熠熠光芒,恰似大自然精心鑲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路邊的田野里,金黃的油菜花隨風翩翩起舞,散發出陣陣馥郁的清香,那香氣絲絲縷縷鉆進蘇郁禾的鼻腔,讓她心曠神怡。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洱海邊上。
蘇郁禾迫不及待地跳下摩托車,眼前的美景令她不禁屏住了呼吸。
湛藍如寶石般的洱海一望無際,湖水在陽光的親吻下波光粼粼,仿佛無數顆晶瑩剔透的鉆石在水面上歡快跳躍。
遠處,如雪的海鷗在空中自在盤旋,時而如離弦之箭俯沖入水,時而又振翅高飛,發出清脆的鳴叫,仿佛在熱情歡迎他們的到來。
湖邊的垂柳依依,嫩綠的枝條隨風輕舞,宛如大自然這位鬼斧神工的藝術家精心布置的裝飾。
“太美了。”蘇郁禾不禁脫口贊嘆。
蕭逸塵微笑著走到蘇郁禾身旁,說道:“洱海的美,只有你親身來了才能領略到,走吧,咱們去租輛自行車。”
二人來到租車點,租下一輛雙人自行車。
蕭逸塵動作嫻熟地調整好座位,蘇郁禾略帶緊張地在后座落座。
“蘇小姐,別緊張,要是途中覺得累了,你就跟我說聲,咱就停下來歇歇腳。”蕭逸塵輕聲安慰。
隨著蕭逸塵有力地踩踏,自行車緩緩前行。
起初,蘇郁禾還有些不太適應,但漸漸地,她緊繃的神經徹底放松下來,全身心沉浸在這美妙的旅程之中。
洱海的湖水輕柔地拍打著岸邊,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響,仿佛在低吟淺唱著一首歡迎他們的優美樂章。
岸邊的蘆葦叢中,不時傳來陣陣蟲鳴聲,與湖水的拍岸聲交織在一起,宛如奏響了一曲大自然的和諧交響樂。
然而,騎行沒多久,自行車突然發出“嘎吱”一聲怪響,隨后便有些不聽使喚。
蘇郁禾心中一驚,下意識抓緊了蕭逸塵的衣服。
蕭逸塵趕忙停下自行車,安撫道:“蘇小姐,別怕,估計是車出了點小毛病,我看看。”
說著,他蹲下身子,仔細檢查起來。
只見他眉頭微皺,熟練地擺弄著車鏈和車輪,一邊檢查一邊說道:“沒事兒,就是車鏈有點松了,我調整一下就好,不過這工具不太全,可能得費點時間。”
蘇郁禾也蹲下身來,有些焦急地問:“需要我幫忙嗎?”
蕭逸塵抬頭笑笑說:“你幫我遞一下我包里的扳手就行,蘇小姐,你別著急,這種情況出門偶爾會遇到,在大理,很多事兒都急不得,慢慢來反而更有樂趣。”
蘇郁禾看著蕭逸塵專注修車的樣子,心中的焦急漸漸消散,遞過扳手說:“看你這么熟練,以前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呀?”
蕭逸塵接過扳手,一邊修理一邊回答:“是啊,我平時喜歡四處騎行,自行車就像我的老朋友,偶爾鬧點小脾氣,每次修好它,感覺又和它親近了幾分。”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自行車很快修好了。
蕭逸塵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塵,笑著說:“好啦,咱們繼續出發,前面的風景更美。”
再次踏上行程,蘇郁禾似乎對這段旅程有了別樣的感受,她覺得和蕭逸塵之間的距離也更近了一些。
騎行途中,他們路過桃源村。
桃源村位于洱海西岸,有著獨特的韻味。
村子里的房屋沿湖而建,錯落有致,白族傳統建筑風格鮮明,墻壁上繪制著精美的壁畫,講述著古老的傳說和故事。
湖邊停靠了許多小船,隨著湖水輕輕搖曳,幾位漁民正忙碌地修補著漁網,準備著下一次的出航。
蕭逸塵停下自行車,對蘇郁禾說道:“這個桃源村可是個好地方,不僅風景美,還有著濃厚的漁家文化,咱們進去轉轉,怎么樣?”
蘇郁禾欣然點頭,兩人將自行車停好,漫步走進村子。
狹窄的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特色小店,有賣手工制作的魚簍、漁具的,有展示白族特色刺繡手帕和披肩的,還有飄出誘人香味的小吃攤,售賣著炸小魚、烤乳扇等美食。
蘇郁禾被一家擺滿木雕工藝品的小店吸引,走進店內,琳瑯滿目的木雕作品讓她目不暇接。
她的目光在一件件作品上停留,最終落在一個木雕小魚上。
小魚的眼睛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正靈動地望著她。
她輕輕拿起小魚,感受著木質的溫潤,小魚身上細膩的紋理仿佛在訴說著工匠的用心,她決定將它買下,留作這段美好旅程的紀念。
蘇郁禾一邊輕撫著木雕小魚,一邊陷入沉思。
這條小魚就如同此刻的自己,在生活的洪流中努力前行,在大理,她似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寧靜水域。
她想著,嘴角不自覺泛起微笑,對未來也多了幾分期許。
離開小店后,他們繼續在村子里悠然漫步。
蕭逸塵和一位正在修補漁網的老漁民聊了起來,老漁民熱情地給他們講述著洱海的變遷和村里的故事。
蘇郁禾在一旁靜靜聽著,感受著這份獨特的漁家文化。
交談結束后,蕭逸塵對蘇郁禾說道:“這里的漁民們,祖祖輩輩都靠著洱海生活,他們的故事就像這洱海的水一樣,源遠流長。”
就在兩人準備離開之際,遠處突然傳來一陣熱鬧的鑼鼓聲。
蕭逸塵眼睛一亮,說道:“好像是村里在舉行本主祭祀活動,這可是白族重要的傳統活動,很難得碰到,咱們快去看看。”
蘇郁禾滿心好奇,跟著蕭逸塵匆匆趕去。
只見村子中央的空地上,居民們身著色彩斑斕的傳統服飾,男子們穿著白色對襟衣,外套黑色領褂,女子們則身著繡花的大襟短衣,系著彩色的圍裙,頭戴精巧的頭飾,上面鑲嵌著各種銀飾,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
場地中央,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身著特制的祭祀長袍,手持法器,那法器是一根雕刻著神秘圖案的法杖,頂端鑲嵌著象征吉祥的玉石。
長者口中念念有詞,念誦的是傳承千年的古老祝詞,祈求本主保佑村子風調雨順、漁業豐收、人畜興旺。
周圍的居民們神情莊重,按照長幼順序整齊排列,虔誠地跟著長者的節奏祈禱。
他們手中捧著精心準備的祭品,有新鮮的水果、自家釀造的美酒,還有象征豐收的谷物。
祭祀開始時,先是由幾位年輕力壯的男子抬著本主的神像巡游村子,讓本主“巡視”自己的領地。
神像制作精美,面容慈祥而威嚴,身著華麗的服飾,頭戴鳳冠或冕旒。
巡游隊伍一路敲鑼打鼓,鑼聲、鼓聲和人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響徹整個村子。
蘇郁禾好奇地張望著,卻因不太了解當地習俗,差點誤闖祭祀場地。
蕭逸塵趕忙伸手輕輕拉住她,低聲解釋道:“蘇小姐,這祭祀儀式有嚴格的規矩和場地,咱們在旁邊看著就行,在白族文化里,本主是村落的保護神,這場祭祀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容不得半點馬虎。”
蘇郁禾恍然大悟,心中不禁對這獨特的文化充滿敬畏。
她和蕭逸塵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這場充滿神秘色彩的儀式,感受著白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祭祀活動結束后,居民們開始分享祭祀用的食物,據說吃了這些食物能得到本主的庇佑。
蕭逸塵和蘇郁禾也受到了居民們熱情的邀請,蘇郁禾品嘗著香甜的米酒,感受著居民們的質樸與熱情。
隨后,蘇郁禾和蕭逸塵邊走邊聊。
蘇郁禾感慨道:“感覺這種傳統儀式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少見了,真擔心它們會慢慢消失。”
蕭逸塵點點頭,神情有些凝重:“是啊,現在時代發展快,很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對這些傳統關注越來越少,但這些文化是大理的根,我一直在想辦法讓它們傳承下去,比如通過旅游,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說不定能讓年輕一代重新重視起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對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變遷展開了深入討論,彼此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不知不覺,太陽漸漸西斜,天邊染上了一抹如詩如畫的絢麗晚霞。
蕭逸塵和蘇郁禾這才意識到時間不早,決定踏上返程。
坐在摩托車后座上,蘇郁禾戀戀不舍地回望漸漸遠去的洱海,心中滿是眷戀。
這一天的洱海之行,讓她徹底忘卻了所有煩惱,盡情領略到了生活的美好與寧靜。
回到客棧時,夜幕已然完全降臨。
客棧里燈火通明,庭院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
蘇郁禾和蕭逸塵走進客棧,一位身材中等、頭發灰白的老人迎了上來,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他便是周伯。
周伯是土生土長的大理人,自客棧開業起就一直在這里幫忙,對客棧的一草一木、每一位客人都關懷備至。
他不僅燒得一手好菜,熟知大理各種特色美食的做法,還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總能在客人迷茫時給出溫暖而睿智的建議,在客棧里就像大家長一般的存在,深受眾人尊敬和喜愛。
“你們回來啦,今天玩得怎么樣?”周伯笑著問道,眼神中滿是關切。
“太開心了,洱海美得讓人陶醉,還見識了好多有趣的事兒。”蘇郁禾興奮地說道。
“開心就好,玩了一天也累壞了吧,快去餐廳吃飯,我特意給你們準備了幾道拿手的大理特色菜,保準讓你們吃得滿意。”周伯笑著說道。
蘇郁禾和蕭逸塵來到餐廳,餐桌上擺滿了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飯菜。
經過一天的游玩,蘇郁禾早已饑腸轆轆,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頤起來,每一口都吃得格外滿足。
晚餐過后,蘇郁禾回到房間。
她靜靜地坐在窗前,細細回味著今天的點點滴滴,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這一天,她不僅飽覽了洱海的絕美風光,深入體驗了大理的風土人情。
在這個陌生卻充滿溫暖的地方,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與滿足。
帶著這份美好的回憶,蘇郁禾緩緩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