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樣躲著不見君主,您家沒教嗎?”呂夷簡問。
“我家人都離散了。”楊啟源回答道:“我就在這飄著,也飄習慣了。”
楊啟源話音剛落,所有的大臣用同情的眼光看著她。
一個年齡不大,又非常聰明的小姑娘,她的身世這么可憐,也就不在乎她的立場是否改革還是守舊了,只要能活著就行。
至于沒有孔教三綱,小姑娘沒家不懂。而且,之前是宮女,官家都沒教好的人,就不要提再高的要求。
“如果還想學的話,可以到我家去。”晏殊給楊啟源遞了臺階。
“可以。”楊啟源會意。
在場的大臣都沒意見,畢竟晏殊作為官家的老師能這樣說,表明是替官家承擔一些事。
等呂夷簡家聚會散了之后,楊啟源隨晏殊回去。
等到晏殊家,晏殊問楊啟源:“你怎么做到在宮里一年多,官家不認識你?”
“我有意躲官家、皇后和張娘子。”
“躲?”
“像我這樣的宮女,就算剛開始在別的娘子那做事,沒過多久,也會被要走。”
晏殊表示:“你這樣被要走是遲早的事,特別是官家身邊。能在苗娘子那一年多,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見不到他們,主要除了我自己有意躲他們以外,苗娘子和福康公主是幫了好大的忙,在宮城里配合自己到處玩捉迷藏游戲;要不是那天,官家突然架臨儀鳳閣,他依然見不到正在儀鳳閣整理書籍的我。”
“難怪官家這段時間向我抱怨,福康公主會在莫名其妙的場景中突然出現,合得是你教的。”
“福康公主現在最喜歡聽故事和玩游戲,只要在這兩方面引起她的興趣來即可,我最喜歡講故事了。”
“那她們不想你嗎?”
“我告訴過她們,不打算再進宮。萬一哪天進宮,一定是被官家關起來。
像我做這么多事,處死我不太可能,畢竟西夏沒了,還有遼國。”晏殊想插嘴,楊啟源用手擋住,暗示先別說,然后繼續說道:“流放,我還真希望是這條路,畢竟天高皇帝遠,自由些;但官家,怕是不這樣想。
關起來,開封府是一個地方,官家不會讓我這么好過;很大可能是宮里,既不讓我好過,又能時時看著我。”
晏殊說:“那你看著真通透,官家還真會這樣。”
“那我真弄不懂,梳頭夫人干涉朝政趕出宮去,為什么我就不行,非得抓我?”楊啟源氣鼓鼓道。
晏殊分析道:“官家作為大宋天子,十分看重皇權的威嚴與正統性。你身為宮女,私自出宮參與國家大事,這在官家眼中是嚴重的僭越行為。即便你所做之事客觀上可能對國家有利,但無視宮廷規矩和等級秩序,不見皇帝卻先見大臣,挑戰了天子的權威和地位,讓他覺得自己的統治受到了輕視,所以要抓你回宮以維護皇權的尊嚴;而且,作為天子,習慣被眾人尊崇。你對他明顯的不喜,還在行動上表現為回宮后先見大臣卻避開他,讓他覺得自己的權威遭到了公然挑戰。出于維護帝王尊嚴,決心將她抓回宮,當面質問,讓你正視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而梳頭夫人,只是在一些日常事務中發表不當言論或有一些輕微的違規行為,如對朝政發表不滿等,雖然也屬于干政范疇,但相較于你,其行為的性質和影響要小得多,所以官家選擇將她趕出宮去既能起到警示作用,又不會引起過多的政治風波。”
楊啟源苦笑:“看來,朝堂上沒卷進我這件事來得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