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的日子,楊啟源和李公麟每日都沉浸在游玩的快樂中。楊啟源又領著李公麟前往繩金塔。塔身古樸,歷經歲月滄桑卻依舊屹立不倒。塔下,香客往來,煙火繚繞。楊啟源虔誠地在塔前祈福,李公麟則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被這濃厚的宗教氛圍和獨特的建筑風格深深吸引。“這繩金塔已有數百年歷史,小時候長輩們常說,繞著塔走幾圈,能保平安順遂。”楊啟源解釋道。兩人繞著塔漫步,感受著歷史與信仰的交織。
接著,他們來到了佑民寺。古寺紅墻黛瓦,莊嚴肅穆,梵音裊裊。剛踏入寺門,一陣檀香撲面而來。
“公麟,佑民寺可是南昌城內極為靈驗的寺廟,我小時候,每逢初一十五,家人都會帶我來上香祈福。”楊啟源一邊說著,一邊拉著李公麟走向大雄寶殿。
殿內,金身佛像慈悲莊嚴,信徒們虔誠跪拜。楊啟源和李公麟也一同上香,許下心愿。隨后,他們在寺內的庭院中漫步,參天的古樹下,有幾位僧人正靜靜地清掃著落葉。
“如此清幽之地,真是能讓人忘卻塵世煩惱。”李公麟感慨道。
“是啊,我以往遇到煩心事,就會來這里坐坐,心中便能平靜許多。”楊啟源回應道。
可就在他們沉醉于寺廟的寧靜時,京城派來的密探已經悄然潛入南昌。這些密探喬裝打扮成商販、路人,在城中四處打聽楊啟源的下落。
一日,楊啟源和李公麟在街頭的茶館喝茶,鄰桌幾個陌生人的交談引起了楊啟源的警覺。“聽說上頭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找到那個叫楊啟源的人,活要見人,死要見尸。”“是啊,也不知道這楊啟源到底犯了什么大事,驚動了官家。”
楊啟源心中一驚,與李公麟對視一眼,兩人不動聲色地結了賬,匆匆離開茶館。回到暫居的客棧,楊啟源面色凝重:“伯時,怕是官家已經有所行動,派人來抓我了。”
李公麟皺緊眉頭:“看來我們不能再繼續留在南昌了,得趕緊想辦法離開。”
兩人商議一番后,決定趁著夜色出城,往梅嶺方向躲避。收拾好簡單的行囊,他們趁著客棧眾人熟睡,悄悄從后門離開。
月色如水,兩人在寂靜的街道上疾行。可剛走到城門口,就看到幾個手持兵器的士兵正在盤查過往行人。楊啟源和李公麟連忙轉身,躲進一條小巷。
“這可如何是好,城門被封,我們怕是難以出城了。”李公麟焦急地說道。
楊啟源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記得城西有一處坍塌的城墻,位置隱蔽,鮮有人知,我們可以從那里出城,然后直往梅嶺。小時候我貪玩,和伙伴從那偷溜出去過。”
來不及多想,兩人立刻朝著城西奔去。在一處荒草叢生的地方,找到了那段坍塌的城墻。他們小心翼翼地攀爬過去,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出城后,兩人馬不停蹄地朝著梅嶺進發。梅嶺層巒疊嶂,山路崎嶇。當第一縷晨曦灑在山林間時,他們終于踏入了梅嶺的深處。四周古木參天,鳥鳴婉轉,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可算暫時安全了。”李公麟長舒一口氣。
楊啟源卻不敢放松警惕:“此處雖隱蔽,但官家的人未必找不到,我們可以與他們在梅嶺轉圈圈,讓他們累到,再做打算。”
他們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途中發現了一處廢棄的山屋。山屋雖破舊,卻能遮風擋雨。簡單收拾后,便將此處作為臨時的藏身之所。
然而,還沒等他們喘口氣,遠處傳來了隱隱約約的搜山聲。原來是密探追蹤而至,正沿著他們的蹤跡搜山。楊啟源和李公麟又悄悄在山上迂回,帶著密探轉來轉去,那些密探果然中計,沿著他們的蹤跡走過來又走過去,沒多久體力不支,個個累到只想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