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源食指曲起抵住下巴,垂眸思忖片刻后抬眼看向范仲淹:“不過想要辯論順利開展,可能還需要一些種子,去北方的書院帶動風氣。我們還得去白鹿洞書院找周老師商量一下。”
“那是自然。”范仲淹點點頭:“我接到飛鴿傳書,官家已回到京城。之前交給晏殊的信中只言“公務已畢,不日返京”,字里行間刻意透出歸心,連落款都用了汴京府邸的印鑒。而今,官家回京城不見我,不知會怎么想?”
“還能怎么想?”楊啟源分析:“除了心情不美麗以外,會四處打聽您在哪里?不過,他只能打聽到您偶遇一個叫梅蘇的公子,兩人相談甚歡,只是梅蘇不喜歡汴京,故沒一同回去。”
“要不是在岳陽樓的密室里,你當著我的面戴貼膚面具,連我都認為你是超然脫俗的公子呢。”范仲淹笑著回應。
此時此刻的福寧殿,氣氛相當壓抑,官家趙禎回京后才發現,范仲淹不知何去,而密探人手不足,無法同時查兩個人的行蹤,于是決定暫停查楊啟源的,轉而查范仲淹的行蹤。
趙猛將范仲淹的行蹤信息告知趙禎,立馬被官家捕捉信息:“梅蘇,他們現在在哪里?”
“還在荊湖南路。”趙猛小聲說:“但不知在哪個地方。”
“什么?”官家猛著站起來:“范希文走了十來天,爬都要爬到汴京附近,現在還留在荊湖南路,看來這梅蘇公子的魅力不小了,有他的畫像嗎?朕也要好好欣賞一下。”
趙猛只好將梅蘇的形象描繪,讓畫師將其畫下來,然后交給官家趙禎。
印入趙禎眼簾是一位容顏雖俊美,但眉宇間總隱著憂郁沉思的文弱書生,面色蒼白如紙,低眉淺笑,雙眸深處藏著堅毅,舉止優雅從容,周身也散發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趙禎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麟之趾》這首詩歌,他來自《詩經》里《風》篇的《周南.麟之趾》,麟,指麒麟,麒麟是我國古代瑞獸之一,同鳳凰一樣,麒麟二字也是雌雄同體,但實際上雄為麒,雌為麟。古人認為,麒麟出沒之處,必有祥瑞,也用來比喻才能杰出的人。趾,指爪子或者足。振振,唐朝柳宗元在《道州文宣王廟碑》有:“振振薛公,惟德之造”之句,所以這里聯系全詩應解釋為誠實仁厚。公子,先秦時代公子指君王或諸侯之子,無論男女都稱為公子。于嗟,于嗟表示悲嘆或者贊嘆,聯系全詩這里解釋為贊嘆。
麒麟代表了尊貴、祥瑞、莊嚴、才能卓著等一系列美好的詞匯,麒麟同龍、鳳凰一樣,都是華夏民族的古老圖騰,對麒麟的尊敬不亞于龍和鳳。
不僅如此,麒麟還是周代周天子姬姓一脈的圖騰,周天子一脈起源于黃帝,而黃帝以應龍為圖騰。根據《淮南子》記載“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是應龍的孫輩,周天子一脈用麒麟作為圖騰正是表示了自己是黃帝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