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猛領命后,立即著手調查謠言的源頭。他派出大批密探,在京城和廬山附近展開細致入微的排查。密探們喬裝打扮,深入茶樓酒肆、文人雅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
然而,周敦頤和范仲淹等人早有防備。他們安排的傳播者在散播謠言時,言辭間多以“聽人說”“偶然聽聞”等模糊表述,且刻意在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中以零散的方式傳播,使得密探們即便聽到諸多版本,也難以追溯到具體的起始之人。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謠言如蒲公英的種子,被風一吹,便四處飄散,難以捕捉其根源。
得知這一消息,趙禎另想辦法,“晏殊,尋常辦法怕不能讓楊啟源現身,朕想多管齊下,”趙禎看似隨意地把玩著玉佩,話卻是對晏殊說的:“你說若是朕以這文章為契機,開科取士,會如何?”
晏殊聽后笑了笑:“現在已經成為趨勢,連保守派不好反對,那學子們自然會涌躍參加。”
“如此一來,”官家眼眸中閃過些許自得,放下玉佩負手而立,語氣中滿是胸有成竹:“那真正的作者想要隱藏自己,可就難了。”
晏殊聽到這,立刻下結論:“楊啟源不會參加。”
“朕自然知道她不會參加,”神色從容地走到窗邊,雙眸打量著窗外的雪景,聲音悠悠傳來:“但那些讀過這文章的學子,怕是不會錯過。”
晏殊想了一下:“通過他們找作者。”
“晏殊果然聰慧。”欣慰一笑,眼眸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指尖輕輕敲擊桌面:“學子們讀過文章,若能領悟其中精髓,便可知作者一二。”
“到時候,”緩緩踱步至晏殊的身旁,聲音不大卻沉穩有力,帶著讓人難以拒絕的威嚴:“朕再親自面試這些學子……”
“離楊啟源關系好的學子自然逃不掉。”
“正是。”龍袍下的手攥緊又松開,似是想到了什么,眉峰微蹙:“若真有與她關系匪淺的學子,那楊啟源……也該坐不住了。”
晏殊想了一下:“她那時也已經猜出官家的想法,現身不太可能。”
”嗯,”雙手背后微微頷首,神色凝重,沉吟片刻后緩緩開口:“她心思縝密,應當不會輕易現身……但暗中相助,卻極有可能。只要她有所行動,”眼眸微瞇,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仿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朕便有辦法揪出她來。”
“要是她暗中也不動。”
“那也無妨。”神色淡然,語氣中透著自信,似是早已料到各種情況:“此番開科取士,于我朝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再說,朕還有辦法同時進行。”
“哦?”晏殊好奇地問:“什么辦法?”
“自然是讓尋美人這謠言再‘熱鬧’些,朕打算添上一把火。故作沉思地踱步,忽地轉身眸含笑意望向晏殊:“不如就著這謠言,順勢就在廬山尋幾個美人入宮,堵住悠悠眾口,如何?”
“您還真為‘美人顏’。”晏殊忍不住吐槽一句:“這美人其中也包括楊啟源吧。”
官家瞧晏殊較真的模樣忍俊不禁:“朕只是借坡下驢,堵住那些個說閑話的大臣之口罷了,莫要當真。再說,楊啟源做了那么多事,想不進宮,由不得她了。”